通胀让我们学会追问_顶尖财经网

通胀让我们学会追问

加入日期:2010-11-25 9:45:54

  昨日,本报《“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50%》的报道,揭开了菜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从报道中看出,从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环节,蔬菜价格抬升的幅度尤其惊人。物价的全面上涨逼得民众钻研起了消费和理财知识,甚至是经济学的知识。这篇报道就让我们了解了蔬菜的生产流通知识。学会追问,是通胀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副产品,虽然苦涩,但也并非坏事,这是对自身财富负责,还可以让我们为政府调控物价更好地建言献策。

  眼下,国务院已经发出了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指令,各地政府也开始了行动。然而,以数字表现出来的价格,其实是各种能够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角力的结果。花力气管“结果”无法长期奏效,要让价格顺从人意,还得找准原因顺势而为。每种商品价格的背后都有许多成因,更何况上涨商品数量如此之众,实有必要集合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以此次对菜价上涨的追问为例,如何降低“最后一公里”的流通成本,应是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既然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成本这么高,最能见效的办法当然是对这一环节直接干预。在香港,就有这么一个专职机构成立于1946年9月的蔬菜统营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有效率及系统化的经销制度,批发新鲜、安全的蔬菜供市民食用。统营处管理着香港最大的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这个市场除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卸货和称重服务外,甚至还配有冷藏车队,以订单合约形式向各大酒店、酒楼及超级市场供货。统营处的非营利性质以及它简化流通环节的作用,让香港菜价运行平稳。要知道,香港的蔬菜90%以上从内地进口,流通成本远甚内地,但菜价并未引起民怨,值得深思。

  再比如,为了保证卫生条件和改善销售环境,城市管理者往往倾向于菜档环境升级和农贸市场改超市的做法。尤其是那些美轮美奂的城市中心区,高昂的租金让农贸市场无法立足,如此一来,改造成本自然也会反映到菜价中,同时也让居民只能忍受高价菜。城市规划中,应当考虑菜市场布点的均匀问题。香港中环、铜锣湾、上环一带,相信其土地价格要高过内地城市,但照样有不少被香港人称为“街市”的肉菜市场藏身其间,而且并不让人觉得环境脏乱差,说到底,规范管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升级改造。

  此次菜价猛涨也让人们重新重视起“菜篮子”工程。从1988年至今,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已连续提了22年,然而在地方上,这一制度早已逐渐被弱化。由于城市扩张问题,“菜监子”越变越小,使得城市蔬菜自给率越变越低,调运外地蔬菜救急当然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追问的真正目标是为了补漏,没有补漏的追问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追问的不仅是菜价“最后一公里”问题,更要追问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好价格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蔬菜生产是个充分竞争的产业,生产周期又短,应该较易调节供需、平抑价格,但为什么控制蔬菜价格眼下变成了一个最急迫的问题?原因恐怕在于政府对市场机制疏于日常维护,当市场能够解决蔬菜问题时,便放下了维护“菜篮子”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又遏制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对批发环节放任不管、对零售渠道多样化又进行行政干预。当市场发生问题并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时,政府才开始着手处理,为时已晚。

  对于价格已经涨起来的事关民生的商品,相信会被政府列入调控名单。但那些蓄势待涨的商品呢?有消息说,土豆价格加入了“豆你玩”行列。如果以管价格的方式来调控,政府将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而学会管理市场、维护市场,才能真正驾驭价格。
(责任编辑:王瑾)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