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谢国忠:动荡年代 金融市场虚假繁荣
曹中铭:牛市论害人不浅
叶檀:美元牵住人民币牛鼻子 中国应向美国学习
桂浩明:商品价格不会长时间主导股价
上证报:缩量是介入的好时机
索罗斯:国际动荡寻求黄金避险
金岩石:房地产仍有投资品性质
澳 报:中国模式影响力与日俱增
工行复牌将成股市从底部复苏的重大契机
谢国忠:动荡年代 金融市场虚假繁荣
一旦金融市场受挫,各国央行又会旧戏重演。但这种虚假繁荣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全球政治都已进入动荡年代。在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主要经济体几乎不可能解决所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都坚信这些问题应该而且能够通过货币政策解决。他们造成了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而这些假象被误认为是经济复苏的迹象,不过只会转瞬消失殆尽而已。一旦金融市场受挫,各国央行又会旧戏重演。但这种虚假繁荣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一旦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受到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感染,这个过程将立即结束。老故事结束,新故事开始,其标志为美国国债市场出现严重下跌。
美联储刚刚宣布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该政策的理由是,对美国经济的再刺激可能会鼓励商业和家庭部门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进而消费。美国经济随后可能会进入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辩护是说不通的。美国家庭部门杠杆化率过高,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50%。现在还不到新一轮借贷和消费狂欢的时候。美国的大公司坐拥2万亿美元现金。他们正在投资,只是未投在美国。他们会因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转而在美国投资和雇佣劳动力吗?我对此表示怀疑。美国的中小型企业雇用大部分劳动力,且的确需要信贷。但传统上为他们服务的小银行实力太弱,无法给他们更多帮助。
美国的问题就是需求不足,这个看法有很大缺陷。美国贸易逆差惊人,这通常是供不应求的迹象。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世界,在相当长时间内,美国经济只有持续疲软,才能减少其贸易逆差。盖特纳和伯南克的看法是,贸易逆差问题应通过美元贬值解决。美元贬值幅度越大,对美国经济越有利。
然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将导致另一轮金融投机。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前后,全球股市飙升,大宗商品价格飞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只是另一轮投机浪潮的开始。
美联储认为,经济疲软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因此,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可以通过大量发钞而提振信心。如上所述,这一点也不会奏效。相反,它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过去20年,美联储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巨大的流动性过剩。它导致了纯属心理影响引起的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一旦受到坏消息的打击,它会造成深深的心理恐慌。结果,资产价格崩溃,放大了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而一旦它相信有政策将拯救世界经济,又会使市场持乐观态度。金融市场已成为经济波动的放大器,而不是指导性经济指标。
世界正经历深刻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挑战极其棘手,对发达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全球化、技术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这三股势力,短期和长期内都将影响世界。现代跨国公司是21世纪的部落,再过两个世纪,它们将成为民族国家的严重挑战。
跨国公司是一张全球网络。这张网络把所有的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如果有政府试图抵制全球化,他们会发现其实很难,因为负面影响将通过多种渠道迅速反弹。
跨国公司和信息技术领导全球化进程,为世界各地的劳动力市场设立公平竞争的标准。优越的生活水平已不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第一世界或第三世界也不再是描述民族国家的概念。在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大部分人口过的是第三世界的生活。而在中国和印度,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平堪比第一世界。
由于法规限制,发达国家生活成本高,压力更重。为了减轻社会压力,他们需要降低低收入工人的生活费用。沃尔玛就是这种力量的代表。它用第三世界的工资雇人,又以第三世界的价格出售商品。选择这种方式的社会,必须建立完善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使得那些领取第三世界工资的人,能够负担第一世界的生活成本。
欧洲属于这个阵营。其政策是一致的。通过公司福利,日本也进入了这一阵营。美国希望其低收入人口,即大部分人口,享受第一世界的生活标准,但又不具备实现的手段或政策。于是,它尝试刺激经济增长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是否愿意付给工人第一世界的工资。实际上他们并不愿意。美国决策者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需求问题,所以,采取近乎疯狂的政策,令全世界惊恐万状。
许多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持者说,政策是有效的。这太奇怪了。货币政策变化和经济影响之间的滞后期约为18个月。他们怎能知道政策是否有效?原因是他们看到股市上涨,并认为这是一个指导性指标。但是,2007年金融危机前,股市也曾暴涨。他们怎么能够确保这次和上次不一样呢?在我看来,这是另一轮投机行为。当经济未能如预计得那样有所改善,他们还将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随着共和党在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美国政府未来两年内不可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但是,美联储无论如何都会背负振兴经济的重任。它只能做一件事情:印钞票。美联储就像一个玩火的孩子,会不停玩下去,直到出事。坏事是通胀抬头,美国国债市场崩盘,或许还有美元。许多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倡导者说,不存在通胀。那就看看石油和食品价格吧。这些人怎么能证明他们的观点?美国大多数人都穷得很。汽油和食品消费占了他们支出的一大部分。过不了多久,价格上涨的情况就能在加油站和超市看出来了。过去一直就是这样。这次为什么就会不一样呢?当然,有人可以在核心通胀问题上做文章,因为核心通胀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但不久,成本上涨也将蔓延至核心通胀。这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的决策者没有透过21世纪的棱镜看待当前的挑战,而是再次抓住曾经失败的凯恩斯主义这根救命稻草。现实情况是,跨国公司将在全球经济中变得更强大。他们会挑战民族国家,成为另一个权力中心。他们将在多国设立总部,在多个市场上市,并相应地扩大他们的领导,这只是时间问题。任何国家,即使像美国一样强大,想要打破这一现实,必将陷入困境。
美国的政策思想家往往认为欧洲和日本是失败的案例。他们应该三思。欧日现在适应新世界比以前好得多。西方人嘲笑日本不愿意花钱。他们认为这主要是缘于通缩预期,又是出于心理作用,相应的政策失败。但是,现在日本人到亚洲旅游,发现其他亚洲人只赚日本人十分之一的工资,却在做和日本人同样的工作。他们的收入预期因此将相应调整。因此,他们认为如今的薪水水平难以为继。这种预计合理吗?恐怕是这样。美国人总是期待明天会更好。并非总是如此。盖特纳和伯南克等人的出发点就不对。
欧洲使人感到惊讶。尽管公众普遍抗议,但法国成功地将退休年龄延长了两年。法国正试图解决老龄化的成本问题,而这个问题是21世纪第二大挑战。德国此前采取过同样的措施,并已大大削减了其公司部门的成本。德国公司正全力接受全球化进程。跨国公司正在德国公司萌芽,并将在未来几年走向繁荣。英国正着手削减成本。英国正朝正确方向迈进。但英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被掏空了。它现在比大香港好不了多少,核心业务仅为金融投机。除了削减成本,英国需要重塑经济。
发达经济体的最佳策略是:保持经济缓慢增长,保值财富;实施收入再分配,维护社会稳定。美国仍然认为,解决失业和收入微薄问题的最终办法就是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美国在拥有庞大的经常项目赤字的情况下,仍继续实施刺激政策。
美国试图通过操纵汇率解决赤字问题。有些人只是自以为了不起。恐怕盖特纳和伯南克就是这种人。如果美国国债市场急剧下跌,游戏就该结束了。
曹中铭:牛市论害人不浅
上周三又遇下跌。上证指数下跌55.68点,跌幅近2%,深成指下跌299.78点,跌幅达2.45%。沪深两市有50家左右的个股跌停,上涨个股为232家(包括三只当天挂牌的新股),两市成交量也缩水至3000亿以下。
这是自11月12日以来的第三次大跌。11月12日,上证指数暴跌5.16%,深成指暴跌7%,创出2009年8月3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沪深两市成交金额继11月2日之后,再次超越5000亿元的大关。在经历了小幅反弹之后,上周二,上证指数再次大跌119.87点,幅度达3.98%,深成指大跌590.82点,幅度高达4.61%,两市成交超过4000亿元。
如果从此波行情的最高点3186.72点算起,短短几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超过360点,幅度超过11%。显然,此次的暴跌,堪与国庆长假后的暴涨相媲美。
国庆长假后的行情,由于股指涨势凌厉,再加上市场成交量同步放大,牛市论一时甚嚣尘上,更有人在媒体上大谈什么N论大牛市已经启动。甚至于在11月12日暴跌后,还有市场人士认为急跌慢涨是牛市的主要特征,并呼吁投资者逢低建仓;另有人鼓吹,大跌是建仓的最好时机,目前的下跌,只不过是牛市行情的一次回调。
如果说对于11月12日的暴跌,市场还存在侥幸心理的话,那么上周二的再次暴跌,投资者应该彻底清醒了。一厢情愿的大牛市并没有来临,10月份的大涨,顶多不过是流通性泛滥的一次井喷而已。
大牛市来临了吗?看看宏观面的状况,看看持续上升的CPI与通胀压力,看看境外市场的情形,看看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其实并不难作出回答。事实上,对于股指10月初的大幅上涨,也曾让笔者有大掉眼镜之嫌。事后看来,此前笔者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股指的走势已经证明了一切。
目前高层关注的最大焦点无疑是防通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就是为了吸收市场的流通性。而货币政策的转向,说明股市将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这对资金推动型的A股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更何况,美联储启动印钞机的举措,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的通胀风险。
但是,在牛市论的影响下,诸多投资者跑步进场。A股开户数持续上升,场内资金积极做多,最终在股市的暴跌中,沦为套牢一簇。
A股市场中,总有那么些专家对于股市的走势品头论足,股指涨跌点位、支持压力位往往能被其说得非常的精准。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但是,众多信徒却成为牺牲品。
股市投资讲究的是顺势而为,当今资本市场上,也仅仅只有巴菲特被尊为股神。但股神巴菲特从来不预测指数的涨跌与点位,其奉行的是价值投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巴菲特的投资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典范与楷模。
从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以及投资者盛行投机的本性来看,中国目前还出不了巴菲特。虽然在上一轮牛市中也有投资者被称为中国股神,但随着近几年的偃旗息鼓,中国股神的光环早已褪色。
牛市论的鼓吹者应该清醒了。
叶檀:美元牵住人民币牛鼻子 中国应向美国学习
几发炮弹让美元指数开始上升,截至北京时间晚上10点20分,美元指数上涨0.56%,达到79.19。这就是美元的力量所在,虽然美元贬值遭到其他美元持有国痛恨,但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美元就成为避风港。
美元牵住了人民币的牛鼻子。
首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动摇。遭遇全球舆论阻击,没有让美国放弃与邻为壑的做法,美联储主席与美国财长发表各自的辩解书。
本月初,伯南克在一个经济学课堂上演讲时表示,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通过人为压低本币汇率,正在放任其经济走向过热,使贸易失衡得不到调整,并造成了他所谓的冷热不均的双速复苏,而这样的复苏是不可持续的。他警告说,它们的汇率低估策略对于自身和整个世界经济来说都构成了 重大不利。伯南克回击国内批评者,表示如果美联储不采取行动,失业率可能会继续上升,而通胀率过低,并且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11月16日,盖特纳表示,人民币升值会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关键作用,相反则将导致严重后果。他解释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允许人民币升值,那么所有使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经济压力,将变成以通货膨胀的后果收场,最后将出现资产和价格泡沫,对经济体自身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10月19日,世行发表报告显示,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人民币实际汇率上行约8%,地区他国汇率升幅则达10%到15%。自6月中国决定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仅升2.4%;按实际汇率计算,1月迄今人民币升幅逾4%,但通胀走高影响迄今已经超过人民币升值。这说明,对内通胀与对外名义汇率升值联合构成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
希望于年底卸任的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全球体系如何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将是75年后书写的历史。对历史长河的观察显示,快速转变的全球体系之中,快速转变的经济体所创造的历史并不总是让人愉快的;我们的智慧,他们的智慧,以及我们打交道的方式将最为重要。
中国等国家反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争夺话语权的必然之举。但就此认为美国会改弦更张,过于天真。
其次,人民币在紧缩的过程中,但货币发行量没有减缓的趋势。
由于我国的基础货币主要由外汇占款形成,从1993年到2009年5月,我国外汇占款已达157638.26亿元,是1993年(875.5亿元)的180倍,占货币供给量M2的28.75%。今年外汇占款呈逐月大幅攀升态势,7、8、9月份分别新增外汇占款1709.51亿元、2429.77亿元、2895.65亿元。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0月贸易顺差额创年内第二高,为271.5亿美元。而据媒体援引专家观点称,10月外汇占款可能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而且民间涌动的热钱还没有包括在内。事实上,我国的外汇储备远远不能说明包括民间在内的外汇占款。
央行疲于奔命,用各种手段对冲越来越多的流动性,但不能解决长期货币增发的痼疾,目前我国的广义货币发行量占据世界第一就是明显的例证。
第三,我国要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等问题,迄今为止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让企业与个人不断地上缴各种费用;二是不断地进行国有资产盘活套现,这将导致中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多数投资者受通胀之害,分享红利的机会不多。
所谓中国货币之谜就是超发的货币没有形成恶性通胀,除了M2的构成与美国不同外,中国的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吸纳了无数的货币,不停套现的资产与货币之间形成表面均衡。只要危险的均衡维持下去,只要中国有无数资产需要套现,只要没有强大的改革压力,目前的货币发行机制就不会有根本性改革。
美国虽然与邻为壑,对国民却信守承诺。伯南克向国内承诺表示,决心要把通胀率保持在2%左右。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美联储学习,对国民的承诺、保障国民的实际生活,维持对内的公平,比什么都重要。中国唯一的办法是在货币上暂别美元,放缓资本项目开放,在国内强力抑制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