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抑制物价
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16条政策详细盘点
上海七大措施稳物价
我国社保待遇标准将逐步与物价挂钩
中国打出稳定物价组合拳 必要时实施价格临时干预
各地积极出台稳定物价相关措施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内防通胀、外防热钱 将成下阶段宏观调控重点
白菜价格同比上涨208% 吉林长春市紧急平抑菜价
陕西补贴高校食堂6000万 要求1元菜不少于10%
全国主要蔬菜品种价格回落
农业部要求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
影响
中央决心稳定物价 年底CPI或小幅回落
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满月 专家:物价成是否再加主因
A股影响
政策紧缩战通胀 资产配置需新思路
价格上涨压力依旧 资源股有望卷土重来
服装板块:涨声响起来 四季度业绩或有惊喜
中信证券:积极防通胀 增仓农业股
中信证券:买超市股 抗击通胀
涨价概念股投资三条路径(附股)
通胀预期升温 价格涨升助推三类个股
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 五上市公司存机会
原材料涨价传至终端 通胀预期促消费板块启动
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流动性推动结构性牛市 看好通胀受益板块
基金视点:通胀受益板块仍是市场热点
浙商证券:通胀预期行情还将延续
部分通胀受益个股一览
通胀预期受益股投资策略
相关新闻
专家热议:物价上涨下 老百姓工资应该怎么涨?
桂浩明:通胀预期并非洪水猛兽
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20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通知》指出,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和稳定市场价格工作。
上述16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南方省区和有关蔬菜主产区要抓好冬季蔬菜的生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给予必要的支持;各地尤其是城市人民政府要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加强冬季粮油生产田间管理。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稳定榨糖企业生产。
为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通知》要求各地区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握好中央储备粮、油、糖投放和轮换的节奏、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城市人民政府要提前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和越冬蔬菜等农副产品储备工作,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提前做好粮食、食用油、蔬菜等应急保障预案。铁路部门要做好新疆棉花调运工作。
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通知》决定,自今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少量混装其他农产品以及超载幅度在合理计量误差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整车合法装载车辆执行;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各地区要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通知》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按照隶属关系,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切实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通知》强调,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通知》要求尽快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抓紧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强化价格监管力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
有关部门将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澄清不实报道,稳定社会预期。
《通知》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今年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组织督察组赴各地调查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市场物价情况。
16条政策详细盘点:涵盖生产流通监管补贴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南方省区和有关蔬菜主产区要抓好冬季蔬菜的生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给予必要的支持;各地尤其是城市人民政府要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加强冬季粮油生产田间管理。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稳定榨糖企业生产。
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各地区要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握好中央储备粮、油、糖投放和轮换的节奏、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城市人民政府要提前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和越冬蔬菜等农副产品储备工作,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提前做好粮食、食用油、蔬菜等应急保障预案。铁路部门要做好新疆棉花调运工作。
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自2010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少量混装其他农产品以及超载幅度在合理计量误差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整车合法装载车辆执行;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各地区要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保障化肥生产供应
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不得对化肥企业拉闸限电。控制化肥出口,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和淡旺季划分时段。切实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计划安排。
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
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搞好运力衔接,确保冬春季能源供应。煤炭主产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好煤炭生产,尤其是安排好元旦、春节两节期间的生产,不得干预煤炭外运。煤电双方要衔接好2011年度电煤供需合同,煤炭行业要加强自律,保持价格稳定。石油企业要采取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负荷,增加柴油产量,保障市场需求。各地区要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电力供应,不得随意拉闸限电。
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按照隶属关系,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切实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
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各地区要根据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
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对各级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
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落实经营者最高库存量的规定,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
管;取缔无证照收购加工棉花的行为。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
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研究制定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清理整顿电子交易市场,取缔非法交易。
健全价格监管法规
尽快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抓紧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
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强化价格监管力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
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澄清不实报道,稳定社会预期。
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各地区要把稳定价格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研究制定价格应急预案,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
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国务院确定的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东.方.早.报)
中央决心稳定物价 年底CPI或小幅回落
自7月以来CPI屡创新高,且运行于目标值之上,10月份已达4.4%。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同时,三季度和10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运行平稳。由此,防通胀压倒增长成为目前政府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可以断言,在国务院协调下,各大部委联合平抑物价的组合拳呼之欲出。
本次调控态度坚决、手段复合性强,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会议中提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可以看出中央稳定物价的决心。从历史来看,行政手段在短期内对平抑物价比较有效。尤为关键的是,行政手段会对通胀预期产生重大影响。
对CPI后续走势的预判,不排除11月再度冲高的可能性,但幅度较10月会减小,年底会小幅回落至3.8%-4%附近。(方正证券)
政策紧缩战通胀 资产配置需新思路
今年以来,CPI涨幅呈现逐季上涨态势,消费价格快速上涨,通胀压力愈演愈烈。对此,央行采取加息及多次上调存准率以抑制通胀,国务院18日更是部署四大措施稳定物价,紧缩政策的舆论正在形成。这将对A股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后续热点会否有所演变呢?
紧缩政策预期或带来连锁反应
众所周知,支撑本轮A股市场涨升的基础就是流动性泛滥的预期。而紧缩的舆论则将减少甚至改变流动性泛滥的格局,进而意味着A股市场的涨升基础将出现松动的迹象。而且,紧缩政策的预期还会产生连锁反应,那就是对高估值小盘股等品种产生较强的杀跌能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货币紧缩政策一旦真的出现,那么,A股市场的资金面就面临着较大的考验,进而会影响到那些高估值的小盘股的股价走势。毕竟小盘股高估值的基础就是在于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充沛资金。随之,创业板50、60倍的动态市盈率的参考系将由此改变,进而使得创业板个股出现持续下跌的压力。所以,一旦成交量下滑,受伤的将不仅仅是大盘股,也包括高估值的小盘股,尤其是那些成长性欠缺的小盘股。
二是会改变市场的预期。以往经验显示,A股市场资金面充沛,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乐观的情绪,甚至对一些不佳的信息也会出现选择性的失明。但资金面一旦收紧,那么,就会放大一些不佳信息所带来的做空压力。如近期有舆论开始讨论基金仓位88%魔咒重现的信息,甚至有观点称基金仓位堰塞湖高悬于A股。由此可见,一旦紧缩政策收紧的预期愈发强烈,那么,连锁反应就将发生,基金重仓的一些成长性与其高估值不相匹配的品种将进入调整趋势中。
以高行业景气应对不确定短线趋势
正因为如此,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渐趋恶劣,尤其是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已形成了间断式的下跌态势,这从经典的技术分析理论来看,是一个典型的中短线头部形成。只不过,由于美元持续反弹后可能会出现调整的态势,从而为资源股等品种的反弹提供了做多能量。所以,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背景略复杂一些。但只要紧缩预期开始形成,大盘的活跃度将明显降温,短线走势趋于谨慎。
因此,在操作中尽量不宜盲动,短线爱好者也需要控制仓位,将资金主要配置在那些行业景气非常乐观的品种,如近期较为活跃的水泥股,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减少,限电因素使得产品价格大涨,水泥产业股的生存环境趋于乐观,故江西水泥、尖峰集团、福建水泥、华新水泥、海螺水泥等华东水泥股可跟踪。再如新产业热点持续涌现的品种,其中触摸屏产业链的超声电子、长信科技、莱宝高科等品种就是如此。另外,下游需求旺盛的风电配套股的海得控制、川润股份等品种以及水电设备、核电设备的浙富股份、南风股份等品种也可跟踪。(秦洪金百灵投资 )
专家热议:物价上涨下 老百姓工资应该怎么涨?
物价上涨已经让百姓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提高收入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通胀的压力之下,提高收入也许是增强百姓信心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收入是不是就靠发补贴和涨工资?在当前的情况之下,补贴到底该怎么发?工资到底该怎么涨?请看CCTV2《今日观察》:
文跃然:政府应让利和减税通过企业的手让工资涨上去
如今,物价的上涨,生活成本的提高,已经让百姓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面对着物价上涨,提高收入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通胀的压力之下,提高收入也许是增强百姓信心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收入是不是就靠发补贴和涨工资?在当前的情况之下,补贴到底该怎么发?工资到底该怎么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邀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文跃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共同评论。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政策措施,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媒体、专家热议。
市民:面对物价上涨
各地纷纷出台补贴措施
(福州市民)
上海青现在才一块一啊,原先要两块,两块五一斤,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相当好的一个待遇。
袁钢明:发放补贴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发放补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人们最大的冲击就是生活成本上升了,人们觉得钱不够花了,收入不够了,特别是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首先自己钱包就不够,收入就不够,那么心理承受力也就特别弱,所以在这种弱的情况下,他会把很多的问题都集中在这一点上,那么我们在通货膨胀或者物价上涨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要减缓人们受到的冲击。
文跃然:物价上涨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物价上涨,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物价就是通过补贴来弥补老百姓所受的损失,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涨工资,一个是发补贴。各有各的好处,对低收入群体发补贴比涨工资要更好一些,对于一些强势群体涨工资比发补贴要好一些。
袁钢明:国家的收入分配要合理要向劳动者或者普通居民倾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一点,让他们的收入更多一些,方法很多。大家生活在各个单位里,以为加工资是由单位来做,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宏观经济上来说,国家的收入分配要合理,要向劳动者或者普通居民倾斜些。现在在国家掌握很大财力的情况下,特别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用于老百姓收入的,比如我们是公共事业单位,甚至一些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的养老,都是由国家财政拨出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劳动者收入,国家财政收入首先要做出表率,做出正确的安排来,要向老百姓增加老百姓的支出,或者收入方面要做出倾斜和安排。还有,地方财政还要靠中央的转移支出,也应该安排,这样中央的财政支出在一个总的盘子上重新划分一下,使劳动者的收入更多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文跃然:涨工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政府减税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现在全国都在喊工资要涨,但是就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工资从哪里涨起?钱从哪里来?涨工资口号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把钱的问题解决了,这大概有几个途径:第一个途径就是政府减税,政府应该作为主导;第二个途径就是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让外国人买单,这是比较好的渠道;第三个就是通过让劳动者有更多的权利来跟企业去谈判,去协商,用制度的方式来保证工资的增长。除了这三个方面之外,政府、法律方面的支持,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四个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减税。
袁钢明:工资标准要通过国家行政的规定来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工资的水平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标准,如果低于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水平,那就不符合这个标准,这种社会的标准要通过国家行政的规定来实现。比如我国实际上既制订了最低工资法,还制定了最低生活补贴标准,后来还推行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也有最低的工资标准,又要准备筹划出台工资法,工资法里有一个规定,就是工资要在一定程度上上涨多少。
文跃然:政府应让利和减税
通过企业的手让工资涨上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这个地方有一个大的问题,有个结。据我了解,大多数企业都是善良的,愿意替员工涨工资,但是他没有钱,比如他原来赚的利润是5%,你还让他拿出2%去涨工资,这其实对他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如果国家减税能减个5%,或者减个10%,里面的80%让企业去涨工资,一般企业都会接受这种安排,所以核心还是在于政府让利,政府减税,然后通过企业的手让工资涨上去。
平抑物价,稳定社会预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如何稳步前行?
袁钢明: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现在是最佳时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实际上这就是矛盾表现,物价稍微上涨一点,老百姓就承受不了了,特别是广大的中低收入者,这就说明长期以来,老百姓收入增长太慢了,而且是过低了。如果收入增长的很快,大家的腰包很鼓,物价上涨一点不算什么。比如现在的高收入者就不害怕,但我们的低收入者太多了,这就是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一个重要点,这次暴露出来了,那么正好通过这个机会改变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太慢、太低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文跃然:控制通货膨胀和保证充分就业增长老百姓的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有两个矛盾是比较大的。第一,大家都知道要增长收入,政府、企业。学者、老百姓都这样说,但最大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最大的矛盾;第二,就是结构平衡会被打破,比方说每个人拿三千块钱一个月,大白菜是两块钱一斤,但是收入涨到六千块钱之后,大白菜可能是六块,这不是一倍的增长了,那么这个收入增长对老百姓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怎么样保证在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时候,物价不要增长,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和日本的工资是一直在涨的,物价也在涨,但是有三高就平衡了:一个是高工资;一个是高物价;一个是高生活质量。怎么样去保证三高?政府的设计,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他通过提高生产力,改进整个经济的环境,让生产力得到提高之后,提高一点点收入,企业不觉得吃亏,这也就是工资增长快于生产力增长,就是让企业有加薪的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二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其他的宏观调节政策,保证收入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物价增长的速度,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的目标,控制通货膨胀,保证充分就业,让老百姓的收入上去。
袁钢明:加薪的钱从政府手里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加薪的钱从哪来?其实我们国家有足够的钱给企业,因为政府现在的财政收入是7万多亿,而且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是20%多,居民收入增长只有10%以下,那就是政府的钱远远要比老百姓多得多。
文跃然:要让老百姓富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算过一个帐,从2008年算到2020年,我们收入增长的空间大概有3倍左右。其实道理很简单,把GDP增长的部分,就是把该给老百姓的部分拿出来,涨十年,我们的工资大概就能涨2到3倍,要让老百姓富起来。
贾康:在企业涨工资方面
政府应给出的是最低工资水平
(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在企业涨工资方面,政府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最低工资标准适当的提高,这体现了政府对现在的就业人员收入水平的关注,但政府不能直接规定企业要给这些劳动岗位上的从业者一个具体的工资水平,政府给出的是最低工资水平,这个最低工资水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也根据现在大家关心的物价环境等等,适当的有一个提高。前面一段时间,各地已经纷纷在采取措施。现在,从总体来说,中小企业在税收方面,实际上已经有了优惠,未来,可以考虑继续执行这样的优惠措施。
张车伟:提高最低工资
增强整体劳动者和资方对等的工资决定的谈判能力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总的来看,从收入分配来讲,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收入差距比较大,低收入群体应对物价变动的能力比较弱,抵抗价格波动的风险承担能力比较差。首先,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怎么来提高?最低工资是一个办法,同时,还要增强整体劳动者和资方对等的工资决定的谈判能力,这是一种长期的机制建设,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有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安排,才能够去实现这样的目标。
袁钢明:涨工资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因为大家生活在具体的企业里,所以更重要的是企业和单位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能光从自己的效率或者是利润的角度来考虑。实际上,我国现在企业中的分配方案不合理,过多的考虑了投资,过多的考虑生产的投入,但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必要收入。我国现在在经济增长或者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你为什么不能承受一种高收入或者收入增长比较快的企业的安排呢?如果按照这种安排,你的企业劳动者的经营数字更高,或者是跟你会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一种积极性,而且整个宏观经济也是这样。如果老百姓全体收入都提高,其实国民经济运行的会更加和谐,会更加有效率,所以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上都应该考虑从效率角度出发,可以提高工资,不一定非是法治的或者是用最低的压力来压你,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文跃然:让收入增长高过物价增长是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有两个观点:一个是工资应该涨,也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一个是涨工资的核心不在喊口号,而在拿出真金白银,拿出真金白银的主要途径是政府减税。物价涨了,工资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能体现出政府的管理水平,一般发达国家的做法就是用很好的控制手段,让收入的增长高过物价的增长,这是政府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艺术。(央视《今日观察》)
上海七大措施稳物价
昨天,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重要情况通报会,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当前物价走势和保障商品供应情况的通报。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农委有关负责人分别在会上通报了关于上海价格形势和价格工作、近期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情况等。下阶段,有关部门将重点维护粮、油、肉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秩序。
据介绍,今年以来,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价格运行总体保持基本平稳。但从当前形势来看,价格上涨压力逐步加大,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主副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下一阶段有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昨天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围绕物价变化和保障商品供应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并就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建议。大家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和政策措施,深入分析价格变动原因,通过有力的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手段,保障充足供给;坚定不移地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重点确保市场供应量,对流通领域的恶意炒作、囤积等违法行为应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抓紧研究制定稳妥的应对措施,防止进行一刀切式的价格干预,采取灵活有效的帮扶、补贴等措施,切实关心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完善价格工作的预警机制和长效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袁以星委员昨天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有关价格信息的舆论引导,并重视调节手段,确保本市主要农产品的保有量。财经委副主任张载养委员指出,目前种植蔬菜获得的各类政府补贴相对于粮食作物要少,不利于保护种植积极性,应加大对于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补贴力度。 (.东.方.早.报 .俞.立.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