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被否 A股仍处大调整周期?_顶尖财经网

牛市被否 A股仍处大调整周期?

加入日期:2010-11-22 19:17:2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华生:股市仍处大调整周期
  近期市场的连续下跌,给不久前还高唱牛市来了的部分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那么,如何客观看待市场的快速调整?对此,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要对市场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具备相对清醒的头脑。
  华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当前市场仍处于2007年泡沫之后的大调整周期中,目前尚不具备全面牛市的基础。
  股市仍处大调整周期
  对于当前股市仍处于大调整周期这一观点,华生的判断基于以下两个理由。
  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仍处于非常缓慢的复苏过程中,四万亿刺激计划尽管带来了短期牛市,但由于用药过猛,留下很多后遗症,未来道路并不平坦;另一方面,在经历三十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面临转型考验,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支点仍存不确定性。
  对于这轮市场的调整还需多长时间,华生判断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总体而言,华生对中国股市的未来还是持乐观态度,他相信中国股市未来具有产生大牛市的可能性,理由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实现城市化,经济发展还有巨大潜力。
  对于当前资本市场上受追捧的新能源概念,华生持冷静态度。他认为:我们现在消耗的90%以上仍是传统能源,而且短期内尚看不到代替传统能源的迹象,要把正在尝试并努力的方向与目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的主体区分开来。
  华生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寻找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新动力,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目前也有需要解决的课题,如股权分置改革至今,央企还没有真正实现全流通,创业板的高估值,国际板的有待推出等,都会对市场构成挑战和压力。
  收入分配存在统计误区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从1978年的2.57倍扩大到2008年的3.33倍。但华生却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实际上不但没有扩大,反而在缩小。
  在他看来,城乡差距有多大取决于城乡如何划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这一结论源于现行统计分类的不合理--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大量记为城镇人口,而将留守在农村的低收入人口划入农村人口,城乡差距自然会越来越大。
  华生认为,产生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财产性鸿沟,城市化的成本直线上升,这才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转型的主要障碍,也是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不得不面对的主要难题。他认为,如果错失主攻方向,城乡差距的缩小不可能取得真正突破。
  对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过低这一问题,华生认为按国际同比口径,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远超发展中国家,在金砖四国和中等发达国家中也位居前列,从纵向比也在持续上升。
  华生告诉记者,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必须走出众多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才能触及问题的真正要害。
  房产税难遏制投机需求
  对于现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华生认为当务之急是打击、抑制投机需求,而当前市场上热议的房产税,他认为不能解决投机问题。
  在他看来,所谓投机,就是短期买进卖出,因此房产税的税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我国房产交易的营业税税率为5%,尚且不能打击投机,房产税的税率更低得多,又是按保有时间收,怎能起到打击投机的作用?
  谈到如何从根本上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华生认为要有的放矢,击中要害,投机投资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牟利。因此,所得类税收可以精确打击,而且完全合理合法,同时操作简便,难以转嫁。而楼市调控直到今天,连阴阳合同这个征税的基础问题都没触动,出台的措施多为隔靴搔痒,房价当然调不下来。
  房地产市场改革关系到今后几十年的城市化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谋定而后动。华生称。

 

  陶冬:本轮通胀将超市场当前预期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0期货机构投资者峰会上,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表示,本轮通胀程度一定会超出目前市场及政府的想象,明年CPI可能达到6.3%,并引发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
  陶冬表示,2011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通货膨胀,中国已经错过了控制通货膨胀的最佳时机,通胀预期已经大幅度上升,这将无可避免推动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上扬。除了供应、需求因素外,流动性和预期是影响物价的另外两大因素。现在大家对通胀预期出现了根本改变,农民开始囤积,消费者开始抢购,这反馈回来会拉动新的一轮通胀。
  据他估计,中国今年、明年通货膨胀平均为5%,明年年中甚至可能达到6.3%,而之后再做通胀的判断要看明年夏粮收成情况,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和商品价格走势。但总体上,本轮通货膨胀程度一定会超出目前市场及政府的想象,并会带来一轮手忙脚乱的货币政策紧缩。
  陶冬认为,近期央行准备金上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信在今后一年内,中国至少上调利率150个基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0个基点。10月份储蓄大量搬家,表明货币环境正常化已到了不可不做的地步。

 

  券商:明年通胀前高后低 政策偏向中性
  物价、加息是眼下市场人士最关心的两个名词。在21日举办的资本市场20年20人论坛上,多位机构的首席研究人士谈及2011年的经济走势时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物价长期上涨的重要原因,明年的通胀形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
  关注劳动力成本上升
  把脉物价难题,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李锋用12个字概括明年总体情况:经济回稳,通胀回落,转型加速。他认为,今年的通胀之所以超出预期,是部分农产品减产、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救赎经济超发货币等因素共振结果。受上述因素影响,明年上半年通胀问题暂时难以改观。民生证券预计,明年上半年CPI均会超过3%,其中1、2月份甚至继续高于4%。6月份过后,随着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因素作用,及经济回暖方能逐步回落。
  与李锋观点相似,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亦认为部分农产品减产及货币泛滥是造成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但除此之外,他提醒投资者注意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显著性影响。未来劳动力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不可小觑。他预计,明年GDP增速可能在9%左右,如果不考虑成本推动因素,CPI高点可能出现在明年六、七月份。只要政府控制炒作和控制流动性等手段奏效,加上成本因素,明年通货膨胀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局面。
  货币政策趋向稳健
  国务院公布的稳定物价多项举措中没有涉及到货币政策。法国巴黎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指出,目前稳定物价的多项举措仅仅是一个短期之举。一是保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减低农产品的生产流动费用。第二对因通货膨胀导致的损失做补偿。他认为,正在收紧的货币政策主旨并非稳定物价。
  曹远征预计,明年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调将从宽松变为稳健,财政政策还会维持积极的态势,但积极的程度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明年的政策偏向中性,或者中性偏紧。
  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许维鸿表示,眼下的香港遍地是钱,无论美元、英镑还是其他货币,均驻扎香港,随时等待中国加息后进入中国套利。他预计:2011年是一个两头热的行情,一方面外资流入,另一方面推动价格改革、进口增速提高,中国内需旺盛。面对通胀,政府将不得不从明年开始真正大幅度加息进行抑制,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出现的概率极大。

 

  年内突破3478点的希望渺茫
  自1008井喷行情发动以来,投资者构筑了无数幻想,突破3478点就是幻想中的第一步。落袋始终坚持,本轮行情不具备突破3478点所需的要素。距离年底只有一个多月了,指数回落到2900点之下,年内突破3478点的希望越发渺茫。
   突破3478点、到达4000点,目前来说依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景。那么,要实现这个愿景,仅就技术面而言,需要什么条件,即技术面必须满足何种结构形态呢?
   可以突破3478点的技术形态不止一种,如八浪循环或超级延伸浪。但这两者均需要外力支持,落袋说一种技术上最简单的。
   也就是说,如要突破3478点甚至4000点,就要把2319点至3187点划分为一浪,那么自3187点以来的调整就应该是针对2319点后的上升进行的。按照黄金分割计算,0.382回调位置已经跌破;按0.5算,大约2750点(节后第二个缺口);以0.618计,约2650点(节后第三个缺口)。如果走这种技术形态,前提是跌破2800点。
   由于3187点后的调整是陡直的,所以即使点位空间完成了,调整时间也没有完成。大盘需要进入另一个调整结构,时间以月度计算。而后启动的行情,方有可能成为突破3478点、乃至4000点的主升浪。如果明年初无法发动主升浪,大盘会在随后的补充调整结构中击破2319点。那样的话,时间将延长至少半年。
   读到这里,投资者应该能够理解,落袋之前判断大盘年内不可能突破3478点的依据。
   综上所述,要突破3478点,单纯从技术面分析,难度就很大,何况还有全球博弈的复杂背景及各方势力的动物凶猛。3478点何时到达、如何到达,时间自会给我们答案。现阶段还是着眼于结构性行情的把握,踏准热点,精选个股。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