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国祥:应对农产品涨价供方需方都得补贴_顶尖财经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国祥:应对农产品涨价供方需方都得补贴

加入日期:2010-11-20 2:14:18

  农产品(000061)涨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引发关注,从年初的大蒜、绿豆等单个农产品品种的大涨,到年中以来的农产品全面上涨,10月份数据显示,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

  居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已经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不少市民成为“海囤”;而政府也频频出手,或放储增供、或严禁炒作、或直接干预价格。

  “供求关系、周期性理论,都已经无法解释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李国祥称,从长期来看,国内生产的农产品成本费用总体上趋于上升,这必然带来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但综合来看,由货币宽松因素引发的我国农产品价格短期上涨压力大于长期上涨压力。

  “目前解决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途径只有一条,货币紧缩,降低涨价的心理预期,让价格机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李国祥建言。

  长期是成本推动,短期是货币因素

  《21世纪》: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令居民和政府忧心忡忡。此轮上涨,市场曾有天灾论、种植成本上涨论、货币通胀论、围观炒作论、国际价格传导论等解释,不一而足。此轮农产品上涨到底原因何在?

  李国祥:从历史上来看,农产品价格在2004-2005年价格涨过一轮,2006-2007年也涨过一轮,现在又开始涨。但现在的情况是,不仅农产品价格涨,工资也涨,农资也涨,短期看这显然是货币因素在起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长期的结构因素。农产品价格涨幅跟农村劳动力成本呈正相关,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拉到了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是成本推动的长期结构因素在起作用。

  成本推动可以解释2002年到2020年农产品价格总体长期上涨的趋势,但短期个别品种价格暴涨无法用成本推动来解释。某些游资和商贩利用了农产品供求偏紧形势和涨价预期借机炒作,扩大了效果。

  《21世纪》:从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的角度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趋势会怎样?

  李国祥: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仍然会存在着周期性变化,反映到市场上必然会呈现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的农产品成本费用总体上趋于上升,这必然带来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货币供给量增长趋于稳定可能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中性特点。

  从短期来看,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可能趋紧,其价格仍将进一步走高;国内生产的不同农产品的投入要素价格短期内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方向,成本推动性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仍然会显现出来;2009年明显加速的货币供给会在1~2年的滞后期助推农产品价格上涨。综合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短期上涨压力大于长期上涨压力,但是总体上趋于上涨的势头不会改变。

  《21世纪》:这些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李国祥:这要按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细分。从我调查的情况看,某些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租金已经从200元一亩涨到500元,有些甚至到了700元,而在山东等经济作物产区,每亩土地租金已达2000元左右。

  根据成本推动理论,农业投入要素价格上涨会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业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农业投入要素的重新配置。在农业产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重新配置后的农业投入无法完全消化因其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上涨,这时农业投入成本费用的增加,最终必然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如何参与国际定价话语权

  《21世纪》:价格上涨除了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外,还有部分属于输入型通胀,尤其是对外依存度高的农产品?

  李国祥:部分农产品对外依赖度确实越来越高,特别是大豆和食用油。我算了一下,2009年,我们进口的大豆、油菜籽和食用油加一块折算起来需要用耕地9亿亩,而2009年国内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才2亿亩,两相对比,很可怕的数字啊。

  高度依赖不是问题,因为某些农产品从资源禀赋讲我们确实没有比较优势,它本身是可以实现一个多赢互利的结局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某些农产品的消费大国,但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没有话语权,这是我们的可悲之处。

  中国要参与定价话语权,有几条路,一是大的涉农企业要走出去,在国外买地、租地,与当地农协建立广泛的关系,直接签订购销合同,绕开美国的期货市场。第二,要利用WTO、FAO等机构和多边机制,建立国际粮食市场管制炒作的规则,对交易主体资质进行严格的鉴定。第三,可以尝试绕开美元建立另外一个国际农产品市场,同时对大宗农产品的标价尝试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或一篮子货币,避免受美元的波动影响。

  《21世纪》:政府未来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价格的直接管制和干预,二是补贴,包括对生产者和消费的补贴。哪种方式更适合我们国情?

  李国祥:价格调控直接干预危害性比较大,商人囤积了商品,你不让他涨价,他就不卖,这样市场上这种商品会更加紧缺,供求越紧张,价格越会上涨。间接地政府通过大企业去稳定价格还比较可行。

  至于补贴这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补贴要同时进行,生产者这块我建议实行差额补贴,设立一个目标价格,当市场价低于此价格时,按照差额来补贴,这样可以稳定价格。政府也在尝试,但目前操作起来还有困难。

  消费者这块,目前的货币补贴存在漏洞,例如有些人开着车去领低保,如果实行食物券制度,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城市中可开设一些凭券购物的窗口,有券的人都去排队领食物,因为它的交易成本较高,一般富人懒得去排队。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