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利空齐袭A股_顶尖财经网

五大利空齐袭A股

加入日期:2010-11-17 18:00:1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A股再暴跌背后:国务院拟抑物价 宏调加速转向

  有市场人士担忧,决策层面同时采用行政化手段和市场化手段控制物价,或许表明整个宏观调控基调已经提前转向“防通胀”。

  在一系列收紧流动性的实质动作后,上证综指近三个交易日内连续跌穿3100点、3000点和2900点关口,昨日收报2894点。而加上昨日的暴跌,近三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已有两天跌幅超百点,“这在历史上都很罕见。”

  一位国内大型券商首席分析师甚至在昨日收盘后严肃说道, “”中期牛市“的一致预期是否会扭转,确实需要密切跟踪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连日来的暴跌?对此,昨日多位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直言,大盘暴跌背后显示的是近期决策层面对于通胀形势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宏观调控似乎正全面转向打压通胀。

  “我们担忧的是,决策层是否会同时使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打压通胀。”一位市场人士称,这意味着前期市场大涨的“通胀”基础有所动摇,自然需要暂时出场观望。

  而就在昨日晚间,中国政府网挂出来的一条新闻稿显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昨日在广州市考察时表示,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这是最高层面首度明确正在制定措施,抑制价格上涨。

  多部委齐吁治通胀

  现在的问题是:一边是散户为了跑赢通胀而纷纷踏入股市,但另外一方面机构却仓皇不顾、加速出逃,到底为何会出现如此“背离”的现象?

  对此,一位券商资管部基金经理对早报记者直言,前期市场因“通胀”而大涨的基本面或许已经根本改变,因为“现在的通胀情势绝不是2006、2007年的复制。非常明显的就是,决策层近期的动作表明其对通胀的治理已经上升到了采用市场化和行政化同步的手段,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恐慌。”

  显见的是,就在昨日,官方多个部门同时发声,称要动用行政手段严控物价。

  首先是昨日早间有媒体报道,包括国家发改委等在内的几大部委纷纷酝酿出台物价调控措施。根据知情人士的透露,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进出台一揽子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具体可能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居奇等,尤其加大对炒作棉花和玉米行为的惩罚力度。 (编注:据经济观察网昨日晚间报道,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官员昨晚表示,国家发改委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很关心物价问题,也已经开始研究部署防范通胀和管理通胀预期的相关措施,但这些措施需要更清楚的判断价格上涨形势和原因来有针对性的采取。“而不是马上采取严格的价格管制,即便是对某些存在炒作投机等行为的商品实行价格管制,也会根据价格法来。”上述官员又称,的确在考虑防止通胀的相关措施。)

  紧接着,临近中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表示,除柴油等个别商品外,国内各主要商品的市场供应都是充足的,“商务部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至午饭时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某论坛上的讲话又传出。周小川当天再次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面临着一定的资本流入风险,同时价格上行压力需引起各方关注。”

  而压轴的大戏在昨日晚间。中国政府网挂出来的一条新闻稿显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昨日在广州市考察时表示,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他叮嘱地方有关负责人要千方百计保持供货渠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上述多方同一天密集发声,此前并不多见。而且最高层面首度明确正在制定系列抑通胀措施,也可谓为连日来的通胀担忧一锤定音。

  “最近决策层面频频出手,触动了机构们再次集体出货的神经。”一券商首席经济学家直言不讳。

  可查的资料显示,从以往的市场表现看,一旦中央动用行政手段治理通胀,国内股市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近十年来,国家发改委曾在2004年4月15日和2008年1月15日宣布过《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央行和银监会曾在2007年10月和2010年1月动用过严厉的信贷额度控制。

  上证指数从2004年4月15日持续下跌,足足历经了约一年的熊市后,上证指数探于2005年6月6日探低至998点后才开始上涨,期间跌幅39.05%;2008年1月15日后上涨指数走势更为惨烈,从当天的5503.93点下跌至2008年11月4日的1664点后开始回复元气,期间跌幅68.96%。2007年10月和2010年1月后,市场也是持续走熊。

  整体宏调思路或已转变

  事实上,一系列调控物价的动作仍然只是表象。机构们真正担忧的是,一系列整治物价举措的背后,是决策层面整体宏调思路的彻底改变。

  “我们是从上周四早上开始减仓。”一大中型券商资管部基金经理说道。他告诉记者,上周三晚间,央行突然宣布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时我们的思维就彻底扭转。”

  在这之前,他曾经告诉记者,进入加息通道对股市是有利的,“就像2006、2007年的时候,进入加息周期,引致海外热钱流入,增加市场流动性,从而推高人民币资产。”

  但昨日他则表示,股市虽然不畏惧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化手段,但货币手段加上行政干预,则会对市场发生极大利空作用。“因为市场化手段的效力是滞后的,比如从2006年下半年就开始持续加息,显效却是从2007年年中才开始的。但如果加上政府干预,那么流动性回收产生的效应将大幅提前。”

  “综合判断,这可能意味着,在通胀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宏调政策已从之前的”保增长“转向了”抗通胀“。”一位业内人士说。

  显见的是,按照惯例,为第二年经济政策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会在每年12月召开。而目前诸多专家都预测,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将会给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副主任范建军在内的诸多专家都对早报记者表示,预计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把2011年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或“中性”。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决策层面会从“暗控”实现到“明调”的转变,届时,明确收紧流动性的举措,也将动摇美国适度宽松政策给中国股市带来的流动性乐观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亦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早报记者人士指出,“想想看,最近股市为什么跌,这是不是为了防止过剩的流动性呢?”在这位分析人士看来,股市下调本身或许就是为了防止热钱和通胀的手段之一。

  “年底前我基本不会大举进仓了,除非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明年信贷投放额度超出预期。”私募人士常士杉昨日便如是说。(东方早报)

  周小川强调“有效性” 推高加息预期

  央行行长周小川16日在“中国全球债务资本市场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价格上行的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央行将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

  周小川说,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时出现,发达经济体复苏有所放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但面临一定的资本流入的压力。而国内的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是需求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民生增长动力还需要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任务依然艰巨,价格上行的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翻阅央行2009年下半年至今发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只提到了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于“有效性”却没有特别提及。

  而开始提及“有效性”的是今年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周小川此次强调政策的“有效性”很容易让人联系到,三季度以来,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后,央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率较上半年加快,力度加大。除了日常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外,央行于11月普遍性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和11月针对部分银行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两次;并针对日益加大的通胀压力,于10月19日宣布近三年来的首度加息。

  当前随着物价水平的节节走高,“价格上行的压力”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市场对于央行年内二次加息的预期也日趋浓厚。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国内通胀压力在持续上升,11月CPI指数会较10月份进一步上升,增加了年底前再加息的可能性。(上海证券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