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四大政策措施稳定消费价格_顶尖财经网

国务院:四大政策措施稳定消费价格

加入日期:2010-11-17 17:56:2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温家宝总理表态 多部委已开始热身
  山雨欲来风满楼。种种迹象显示,一场针对通胀的阻击战已经打响,货币、财政、行政调控等政策组合拳正箭在弦上。
  中国政府网昨晚(11月16日)发布消息,11月11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位于广州市区繁华闹市的百佳超市时表示,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他同时表示,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叮嘱地方有关负责人要千方百计保持供货渠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
  在10月CPI增速创出4.4%的新高后,抗通胀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心。昨日有消息传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几大部委酝酿联手出台物价调控措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多个部委是否联手管控物价的关键取决于对物价持续走高的判断。而有关专家表示,2008年曾使用过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或将再度登台。
  多部委已开始热身
  昨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市场关于多部委联手控制物价的传闻有失实之处,但他强调将会通过多种手段对持续走高的物价进行管控。
  事实上,为控通胀,各部委已经在热身。
  此前在多个场合,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都强调只要粮食、生猪等农产品和基本的消费品供应能够保障,应对通货膨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透露,商务部将利用省、地、县和中央多层级的储备制度,发挥储备调控作用,同时做好市场监测。而工信部则对受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危害的行业进行政策补贴。
  与此同时,各地各级物价部门与各级地方政府配合,平抑当地价格高企的商品并使低收入群体获得相应补贴。
  记者昨日从接近发改委决策层人士处获悉,多个部委是否联手管控物价的关键在于对物价持续走高的判断,因为一旦全方位对通胀发动阻击战,就要确保成功。
  近日部分地区价格监测部门公布的信息显示:江苏省粮油价格继续上扬,肉禽蛋价格小幅攀升,蔬菜价格涨跌互现,食糖价格涨幅回落;广东东莞不少蔬菜价格与上月相比有些许回落,但部分涨幅仍颇高;四川各类农产品目前涨幅已不大。
  专家:行政手段或最有效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曾宣布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干预的品种均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当年,临时价格干预起到了有效平抑价格的作用,不到半年,物价应声回落。
  对此,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与2008年价格上涨过快源于经济过热相比,当前国内物价上涨因素更加复杂。
  找准调控着力点相当重要,他表示,货币的流动性过大和输入性因素是此番物价上涨过快的主谋。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持相似看法。
  庄健认为,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曾使用的九大手段是目前控制通胀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行政手段--临时价格干预。
  总体来说增加供给总数量是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庄健进一步分析道。
  此外,他还表示,改进和完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方式、适当增加国内紧缺重要消费品进口;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开展监督检查;各地公布零售参考价;以及防止出现轮番涨价等宏调配套手段应该全部上阵。(每日经济新闻 宛霞)


  物价高企尽显民生百态 高层密集表态拟抑制通胀
  中新网11月17日电(杨威) 由于农产品价格面临成本上升、游资炒作、通胀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食品接力涨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百姓为应对物价高企不断出现菜奴、海豚(囤)族等各类生活方式背后,中央高层近日密集表态,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CPI已连续四个月上涨,10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4.4%。CPI已连续9个月高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负利率持续背景下钱越来越不值钱了。10月份以来,民用天然气、柴油等或涨价、或短缺更是将通胀预期推向更高程度。
  高层密集表态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11月11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位于广州市区繁华闹市的百佳超市,了解市场供应情况。在蔬菜、水果等柜台前,温家宝向销售人员了解价格和供销情况。一位售货员告诉总理:今年9月份以来价格上涨。但是我们通过长期采购控制成本,保证了供应。温家宝说,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他叮嘱地方有关负责人要千方百计保持供货渠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中国全球债务资本市场研讨会时表示,当前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价格上行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他强调,面对上述形势,央行将继续做好宏观调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灵活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同日,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近期物价上涨有所加快,商务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商品市场的供应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据悉,商务部最近已经对蔬菜和猪肉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为满足群众肉类消费需求、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将于近期向全国市场投放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此外,商务部还联手农业部推动今冬明春的蔬菜产销衔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蔬菜的紧急调运,对一部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费、运输费给予适当补贴。
  此外,据媒体援引权威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进出台一揽子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具体可能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居奇等,尤其加大对炒作棉花和玉米行为的惩罚力度。
  上述人士透露,价格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是当前国家经济形势中最主要的问题,此次研究出台的措施核心意图是要尽快遏制住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并将采取包括多种价格调控手段在内的组合拳方式,随后由各相关部委拿出具体方案,并由各地政府落实。
  粮食方面,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秋粮收购的监管,多主体收购推高粮价的情况将得到控制。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9日表示,有关中央粮食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重要意义,带头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确保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物价高企下的民生百态
  今年以来,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涨,从房奴、卡奴、孩奴诞生出菜奴,从投资、炒房涌现出海豚族,反映着百姓在物价高企下关心钱袋子的人生百态。
  --购物潮倒挂:上海白领香港打酱油
  从北上扫货到南下血拼,沪港间的购物潮不仅出现流向变化,在人民币与港币汇率倒挂、内地CPI上涨等诸多因素作用下,此间赴港扫货一族的出行方式、购物清单上也彻底改头换面。
  据粗略统计,目前香港比内地便宜的消费品包括奢侈品、电子产品、品牌衣服鞋子以及部分日用产品等,虽然在住房、交通以及在就餐等方面的消费仍高于内地,但汇率倒挂抵消了部分心理预期,反而刺激了消费冲动。
  --菜奴应对物价上涨 现实版开心农场
  房前种菜、阳台摘豆、花盆栽葱……在各种农副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涨价潮中,西安一些市民开始在家里、社区里种植蔬菜,让网络版的开心农场走入都市生活。
  许多老年顾客表示,年轻人当的是房奴、卡奴和孩奴,如今老人则成为菜奴,随便逛趟菜市场,大多是10多元人民币一公斤的蔬菜。退休在家闲着没事种点菜,也算补贴家用。
  --涨价潮下涌现海豚族
  为了应对车轮战般的涨价潮,太原市民不少人开始大量囤积农副食品,此一族还被网友戏称为海豚族。居住在金刚里路的张女士担忧农副食品持续涨价,不仅一次性在超市购买了5桶食用油,还对过冬蔬菜进行了囤积,胡萝卜、大白菜、土豆、大葱每样一麻袋,预计用到明年初,这样如果年内再涨价,她就可以节省近数百元的费用。
  此外,不少80后小夫妻也积极加入到了海豚族行列。83年出生的王小姐随着涨价潮的持续,不仅像爸妈那样大量囤积农副食品,同时也开始学习起了父辈们记帐的吝啬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不少市民利用超市特价、商场返券、店庆酬宾以及非高峰时段购买机会,花最少的钱买更多东西;海口上班族到高校食堂蹭便宜饭;团购风盛行,团购目标已从最初家具、家电等大件扩展到衣食住行诸多方面。
   专家建议双管齐下治通胀
  由于四季度CPI逐步回落的期望可能落空,通胀压力可能将持续至明年,加息预期再次升温。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此前曾表态不会放任通胀。这意味着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有效治理。面对来势凶猛的通胀,加息很可能再次提上央行的议事日程。业内专家指出,不排除未来几周内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
  10月19日,央行时隔三年首次上调利率。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年内仍有加息可能。由于以往央行多选择在20日左右或周五加息,分析人士认为,11月19日可能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
  如何治理当前的通胀,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11月、12月我国CPI仍将维持高位,发改委对物价的调控应该着重在保障供应层面,只有在供需平衡之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诸项产品价格才能得到稳定。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则建议,发改委应当直接通过行政手段管制大宗商品、棉花等价格,严格稳定价格上限。 (中国新闻网)


  农产品成房地产第二 中国全方位调控山雨欲来
  路透社报道,房地产调控的消息,在过去半年占据了中国各报纸的头版.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而后者所引起的政策猜测,更深深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不管你觉得有道理还是没道理.
  从官方媒体报导发改委等在研究出台政策控制食品价格,到同一天公开总理温家宝的讲话证实国务院正拟定平抑物价的措施,中国政府这次的反应之快有点出乎市场人士意料.高通胀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政府的高调似乎预示着加息等收紧措施呼之欲出.
   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农产品,流动性过度充裕是根源.业内专家指出,预计政府会多渠道下手,如同2007年打压物价的战斗一样,在收紧流动性的同时,动用各种行政和财政手段.
  单一的政策是没有用的...要出台一些严厉的手段,加息、控制贷款的增长等.同时,通过一些临时限制性手段把这种涨价的思想,报复性连环调价的行为给遏制住.渣打银行宏观分析师李炜说.
  亦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对房地产的打压产生挤出效应,使得一部分流动性逃离房市,转而投资炒作小宗农产品,为小宗农产品的本轮涨势推波助澜.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就称,今年以来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主要是因为筹码易于搜集,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不在国家监测范围内,背后是通胀预期和货币流动性充足.
  今年以来,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表现可谓疯狂,被戏称为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价格飞涨.棉花价格3-4个月内价格涨了一倍,而大豆及豆油、豆柏、玉米、糖价也涨了五成左右.
  新华社周二稍晚引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广州考察时称,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并称要千方百计保持供货渠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业界认为,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可能出台一系列遏制物价组合拳、财政补贴、打击投机炒作.在2007年上一轮通胀的时髦用语米袋子、菜篮子等有望再现.
  中国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CPI的食品价格中的成分商品绝大部分都是农产品.央行此前已宣布三年来首次加息,今年以来连续四次调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有所调整.
  出于对中国货币收紧以及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担心,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反应.美国股市周二下挫近2%,大宗商品亦受到冲击,其中美国原油期货触及两周低位,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重挫逾2%,全球基本金属价格亦大跌逾5%.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沪综指上周五和本周二分别出现一百多点的下挫,周三早盘续挫1.2%,大宗商品期货继续下行.
  
**全方位调控山雨欲来**

  中国政府此前发布四季度工作安排明确表示,未来通胀压力仍大,防范通胀风险将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回顾上一轮通胀时的2007年,当时一波接一波的价格轮番上攻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宗农副产品主导整个物价走势的,猪肉、食用油、牛奶……其背景有真实的供给短缺作支撑.中国政府当年采取了行政手段并配合央行的六次加息.
  而今年的情况与三年前不同,这次是流动性过度泛滥,并非2007年的基本面供给不足.但在调控手段上,恐怕仍与2007年相似.
  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77亿元;上月底的广义货币(M2)馀额为69.98万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多.
  中国证券报周二援引权威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出台一揽子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具体可能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居奇等,尤其加大对炒作棉花和玉米行为的惩罚力度.
  再度加息的传闻频繁扰动市场,并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最大风险.分析人士期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于稍晚能传递出更多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详情.
  价格上涨一定要控制住,不然一旦这种循环涨价一轮又一轮的趋势形成的话,对中国是很难承受的.李炜称,源头并不是食品价格领涨.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则建议,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抵御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副作用,一方面对城市低保家庭进行收入补贴,免费发放收入券;另一方面对于种植主粮作物的农户提高直贴标准.
  允许适度的农产品涨价,并通过物价补贴的方式平抑涨价带给人们的痛苦.郑风田称.
  
**主粮作物涨价是长期趋势**

  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主粮作物--小麦、玉米和籼稻的价格长期稳定,相对其它国家严重低估,未来以主粮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称,对于CPI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已无法继续以所谓的气候因素来解释,主要受到成本推动和需求拉上的双重推动.
  从成本推动的角度来看,务农人口收入、在城镇务工收入、城镇最低工资指导线、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拉动成本持续上升;从需求拉上的角度看,则是主要指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从吃饱向更加注重膳食平衡的吃好转变,由此直接造成了今年以来各类杂粮的轮番大幅上涨.
  分析自1985年以来的城镇家庭人均全年购买食品数量,其中购买粮食的数量下降约50%,而鲜奶、水果、家禽、水产品、食用植物油和鲜蛋则大幅增加约一倍左右.人们的饮食结构在向着更加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对粮食直接消费量的降低,以及间接消费量的更大幅度增加.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上周表示,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会是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
  除了个别品种情况特殊,比如绿豆、棉花等涨价和减产相关,总的来看,今年农价的整体上涨,和供求没有关系...放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背景中来看,各种要素都在涨,凭什么不让农产品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稍早亦对媒体说. (.路.透.社)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