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杂谈]世上其实只有一个巴菲特 _顶尖财经网

[投资杂谈]世上其实只有一个巴菲特

加入日期:2010-11-16 13:49:18

  巴菲特作为一名世所罕见的伟大的投资大师,近几年来在中国投资风靡,以至于他在中国的“粉丝”多过他的美国老家。巴老的财富观无疑是世上所有富人的楷模,也是我辈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不过据我个人的观察,国内对此尊敬的人多,学习的人少,而大家最喜欢讨论的是巴菲特的巨额财富所源自的“价值投资”法则。可惜从自有股市以来,真正的大师仿佛古典的绝世美女,似乎都只能模仿(稍不留意就落下东施效颦的结局),而无法复制。 1984年在庆祝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一书发行50周年纪念大会上,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投资课上做了著名的题为“格雷厄姆-多德村落的超级投资者们”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谈到了多位以“价值投资”而大获成功的投资人。然而,大家似乎只注意到了这些人骄傲的投资业绩,却似乎对巴老演讲中不可或缺的一句总结视而不见: “截至目前我们所观察的记录,(这些成功的价值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在整个观察期间都几乎没有重叠。他们根据价格与价值间的差异来选股,但选择的标的截然不同。” 想想看吧,巴菲特所认可的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与中国许多言必称巴菲特的公、私募经理抱团取暖的做法有多么大的差异!而或许是出于懒惰的原因,在国内更为被神化的“长线投资”,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人将“等待孙子来解套”也误读为“价值投资”。 在《雷曼投资者的覆车之鉴》(参见第43期《红周刊》)一文中,我曾经提道: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的核心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原则上的:第一,不要赔钱;第二,不要赔钱;第三,牢记前两条。我对巴菲特的理解是:他是一位在美国稳定金融法规下,通过多个长期成功的价格投机,形成财富效应的价值投资者。如果巴菲特没有价格投机的成功在前,他是绝对不会有之后价值投资的结果。也就是说,任何成功的价值投资者都是从成功的价格投机者开始的。巴菲特早期就是个成功的价格投机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最终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价值投资专家。他的长期价值发现成功是基于价格和价值落差在产业中是有起死回生的前提下出手的;他更是一名顶级的实业投资家,二级市场股票交易只是他财富增长中的很少的一部分。 假设当巴老拥有300亿元可供投资的话,他的蓝图就是用10个30亿元介入他所发现的不同的低估资产标,每个标投入的30亿元对地球人来说是很大的数字,可对他来说就是10%左右的资产。这也是新近出版的巴菲特传《滚雪球》一书中所解释的“湿雪”,做巴菲特,首先得有足额的、能陪伴你长期增长的资金。没有这个前提,把身家押宝似的押在某一只股票上,这样的做法无异于祈求老天开眼,把六合彩中在你身上。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以中国特色的股市现状,很难想象巴菲特似的人物能够在此复制。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连小巴菲特都没有出现过,难道美国没有比我们更勤奋去模仿巴菲特的人吗?很难想象如果巴菲特知道他在中国的超级“粉丝”们在中国平安、万科A和贵州茅台的投资中已经损失了50%以上的跌幅,他老人家会做何反应。 近日不少国内朋友和我讨论巴菲特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赚到了80亿美元的问题。据悉这个消息来自于最新一期的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所公布的“美国富豪400强榜”。报道称,巴菲特个人净资产在33天内增加80亿美元,击败比尔·盖茨,重登世界首富宝座。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巴菲特持有的伯克希尔公司最近大半年的股价走势图吧。相信这张和巴菲特财富休戚相关的图,可以让投资者明白,《福布斯》是如何偷换了财富增值概念的。 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是资金的避风港,但它不是靠资本积累价值兑现的广大投资者所选择的目标,因为在如此稀少的成交量下,要靠资本增值兑现来实现“让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之方针的您,如何能够兑现呢? 从伯克希尔股票从2003年美国股灾底部开始计算后的5年周K线来分析,你会发现,伯克希尔内部股东也并不是不卖出兑    

  现的。图2显示,从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有9名内部大股东对波克夏股票进行了交易,其中7名卖出,只有2名是买入,用中国A股的语言解释,就是伯克希尔公司的“大小非”们主要在卖出。在图2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自2008年10月3日~10月9日,伯克希尔股价从140000美元跌到109000美元左右,跌幅约为22%。与同期标普500指数25%跌幅相比,显示出了跑赢指数3个百分点的较好抗跌性。 那真的是伯克希尔的股价抗跌吗?真正的原因是,该股每天只有1000多股的成交量(2个多月前每天成交量只有几百股,半年前每天才400股左右),想卖的大户无法大量兑现,而小户也买不起这样的股票。伯克希尔的股东都是美国的有钱人,他们的收入原本就非常高,一般情况下,在兑现上是不迫切的,因为他们不缺这点资产增长,而是把钱投资在巴菲特这个德才兼备人的信誉、品性和价值观上。如果说他们投资的是伯克希尔的成长性,还不如说他们把巴菲特公司的流通股作为资产避风港。但对广大的中国中小投资者来说,如果您的总资产一共才只有1股伯克希尔股票的价值,这家公司的股价上升是您惟一的财产性收入的来源的时候,您能承受得起这25%的下跌幅度吗? 从伯克希尔8年来的走势图可以看到,从2000~2008年,巴菲特所持有的伯克希尔股份的财富增值为200%多,但是美国很多股票从2002年底股灾结束后的短短6年内,价格上升了1000%,也就是增值10倍以上,这样的股票最少有30只左右。伯克希尔的股价月K线足以说明,这只股票只是富人资金的避风港,并不是增值成长后易于兑现的选择标的,也不是中小散户渴求的资金“爆米花机”。2000年初伯克希尔股价最低在45000美元左右,随着网络泡沫破灭、熊市开始,在股灾中富人把大量的资产不断买入成交量稀少的伯克希尔股票作为避风港,8年中这个接力棒游戏不断。 国内机构曾有种观点就是把贵州茅台做成巴菲特在国内的样板。从基金抱团取暖的做法来说,茅台股倒是有些像伯克希尔投资者的做法。可是想把贵州茅台变成超级成长股的“中国小巴菲特们”没明白,贵州茅台的股票结构与伯克希尔完全不同。如果茅台的总股本只有100万股,每股高达100000元,每天成交低于1000股,那几个大基金自己能扛。只要其流通股股东中超过50只基金,在股灾发生的时候,股价是扛不住的,伯克希尔最近的股价走势也说明了这点。不少股东在140000美元的价位上开始兑现,造成该股成交量上升以及股价下跌。当然巴菲特的名声在外,他的公司股票还是相对稳定的。 我个人认为,理解巴菲特成功的核心需要结合个人价值观、文化环境、国情特点和市场机缘等多方面因素,绝不能“窥一斑”而就自以为“见全豹”,更不能陷入到狂热的“造神运动”中,既害己,又误人。 (作者为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总裁、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