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真相调查 基金减仓应付巨额赎回_顶尖财经网

暴跌真相调查 基金减仓应付巨额赎回

加入日期:2010-11-15 8:01:4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基金高仓位魔咒显灵?
  上周五,沪深两市遭遇一年多以来的最大跌幅,两市分别大幅下挫5.18%以及7.00%,沪市收盘失守3000点大关,一日内抹平本月以来的全部升幅。
  除了通胀等宏观经济因素外,基金高仓位的市场魔咒被广为诟病。多家研究机构监测数据显示,基金11月第一周的股票仓位继续走高,接近或达到历史高位88%。
  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11月第一周股票型、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股票仓位已经进一步提升至88.89%,创2006年以来仓位新高。
  同时,多数高仓位基金主动小幅调低仓位,中高仓位基金小幅主动增仓,低仓位基金则继续积极加仓,七成以上集中在高仓位水平,近四成偏股型基金满仓运作。
  其中股票型基金由于前期整体仓位较高,近三成基金10月底处于满仓,高仓位股票型基金选择主动小幅降低仓位控制短期风险,但总体仓位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
  卖方分析师信达证券刘明军指出,由于配置比例限制,88%的仓位意味着基金可能面临被迫减仓的尴尬。年底又是基金追求排名关注收益率的时段,出于这方面考虑,基金可能会对那些本身涨幅挺高的股票进行一定的调整。
  其实,处于高仓临界线的不仅仅是公募基金.
  据好买基金10月份的调研,有85%的私募仓位在七成以上,和9月份相比重仓私募比例大幅上升。
  相较国内基金,QFII的运作则更为激进。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吴先兴表示,根据彭博10月底的数据监测结果,QFII的股票仓位大幅提升并接近满仓运作。10月底,投资中国A股的QFII基金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仓位提升至98.37%。其中JF、摩根士丹利、景顺资产、日兴资产等的仓位已经达到100%。
  基金高仓位魔咒
  全景基金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中主动投资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屡成可供参考的典型反向指标,特别是在其最高仓位或最低仓位之时,参考作用极其明显。
  2007年三季度后大牛市转折,出现了连跌五个季度的大熊市。而当下调开始时,基金经理群体却继续保持重仓,特别是在下跌的第二个季度末(2007年年底),还刷新其仓位的历史最高纪录,达到78.96%持仓水平,就在这信心膨胀之时,大盘后一季度跌去了34%。
  当2009年二季末基金加仓至82.55%新高时,大盘却出现6.08%的季度回调;紧接着,基金降低了仓位至80%之下,而大盘后一季度涨了17.91%;重燃热情的基金经理,2009年年底把仓位推至历史新高点,平均持仓高达84.72%,后一季度大盘却跌了5.13%;2010年一季度末,基金经理仍然较高仓位持股,二季度大盘又跌去22.86%。
  据上述统计,主动投资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在过去五年内中等偏高仓位(平均仓位75%~80%之间)出现7次,较高仓位(平均仓位80%~85%之间)出现3次,之后大盘后一季度无一次收阳以回报基金经理重仓持股。
  根据好买的基金三季报统计,三季度末342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1.17%,达到牛市水平,其中,18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6.39%,154只标准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4.81%。共有88只偏股型基金仓位超过90%。
  11月以来部分基金主动小幅减仓
  基金仓位整体居于高位的同时,部分基金在11月之后也悄悄采取了主动小幅减仓。
  综合浙商证券、信达证券等多家基金研究机构的测算结果,11月第一周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中,广发、博时、易方达三家基金公司出现主动减仓痕迹,中小型基金中国海富兰克林、民生加银和新华等旗下偏股型基金有主动减仓的动作。
  据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监测,上周市场整体有近八成股混型基金进行主动减仓,比重分别为82.83%和68.94%。基金主动减仓主要集中在5%以内,占减仓基金的95%左右。
  从基金公司来看,超半数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进行主动减仓。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中除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外,其余公司仓位均不同程度缩水。其中,华夏基金仓位缩水最多,领衔减仓基金公司。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吴先兴向记者表示:整体来看,近一周市场震荡上行,股混型基金仓位继上期创历史新高后进行小幅调整,七成左右基金上周选择主动小幅减仓主要是为了控制短期风险,但整体仓位仍处于历史高点,显示出基金对后市中长期较为乐观的情绪。(.第.一.财.经.日.报)


  近七成 自购基金到期 公司称尚无赎回打算
  基金公司今年自购58只基金,有49只今年取得正收益,诺安、广发、兴业全球(340006)三家基金公司自购基金今年回报率最高
  上周末的股市大跌让包括基金在内的投资人折损良多。不过,《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注意到,各基金公司的自购基金仍有84.48%保持着正收益。
  值得投资人注意的是,目前有29只基金公司的自购基金六个月锁定期期满,涉及金额17.18亿元,占全部自购资金的69.02%,这些基金随时都有赎回可能。不过,上周末,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的部分基金公司称,目前尚无赎回打算。
  基金公司四季度自购1.43亿元
  10月以来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明显,基金公司按捺不住开始频频自购自家基金。据Wind数据统计,10月份以来有5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自购金额共计超过1.43亿元。和之前自购不同的是,近期基金公司自购对象多为基金公司旗下老偏股基金和货币基金,而不像过往会时常申购一些新基金。
  具体来看,申购基金金额最大的是南方基金公司,该公司通过代销机构在10月21日赎回南方中证500指数基金4999.67万份,并于赎回款到账当日全额申购南方沪深300指数(202015)基金;此外,该公司于10月21日申购3000万元南方深成ETF联接基金。两者相加,南方基金申购旗下基金总额逼近1亿元。而万家基金公司的申购动作则最为频繁,该公司在10月13日通过代销机构申购万家公用基金700万元,申购万家180(519180)基金800万元,还拟于11月4日通过代销机构申购万家精选基金600万元。另外,华泰柏瑞基金、中邮基金和申万巴黎基金均宣布自购了旗下基金,其中申万巴黎基金10月份以来2次申购旗下货币市场基金。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将今年以来进行自购的基金逐一,并对其回报率进行对比,发现有84.48%自购基金赢得了正回报。
  然而,上周五股市的大跌,让新近自购基金的基金公司很受伤。如万家基金自购的万家公用(161903)事业、万家180指数、万家精选股票当天净值分别下降5.47%、5.53%、6.1%。
  历史上,基金成群自购多被看做市场转向的积极信号,但机构集体错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3月末4月初,当大盘徘徊在3000点附近时,配合阶段筑底观点的推出,不少基金出现了一次成规模的自购潮。可股指依旧一路向下跌至2500点,基金的越抄越低证明,运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产品已明显浮亏。
  24.89亿元自购58只基金
  49只基金今年取得正收益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及Wind资讯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共对58只基金自购,在今年的股指的u型走势中,有49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达到84.48%,包括32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
  华商盛世成长(630002)是今年以来回报率最高的自购基金,早在2010年1月6日,公司申购该基金520.11万份,交易金额900万元,至今仍未赎回;今年以来,华商盛世(630002)成长基金净值回报率达37.56%,超基准指数收益39%。估值进取选紧随其后,今年2月2日,国泰基金申购1000.04万份,交易金额1000.09万元,至今仍未赎回;今年以来,国泰估值进取选基金净值回报率达29.1%。诺安中小盘精选也是一只高收益的自购基金,今年4月23日诺安基金申购该基金2000万元,今年以来回报率达27.87%。
  除上述3只表现突出的自购基金外,还有添富民营(公司自购5000万元)、中邮核心主题(公司自购1500万元),今年以来两基金回报率分别为21.2%、20.97%;富国通胀通缩主题、南方优选、华安行业轮动、东吴新创业等10只自购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10%。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诺安、广发、兴业全球三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均自购旗下三只基金,且均获得较高的正收益。
  诺安今年以来申购了自家的三只偏股基金,分别是诺安中小盘精选、诺安灵活配置(320006)、诺安成长(320007),其中4月23日自购诺安中小盘精选2000万元,4月14日自购诺安灵活配置12000万元,同日申购诺安成长3000万股。可喜的是,这三只基金今年以来分别获得27.87%、16.38%、12.6%的高回报率,这与同期上证指数-8.9%回报率相比形成鲜明对比。而该公司今年赎回的基金均负收益,其中4月8日赎回诺安平衡(320001)1408万元,赎回诺安股票(320003)15672.38万元,今年以来两只基金回报率分别为-1.53%、-1.5%。
  广发基金今年以来申购了广发聚瑞、广发小盘、广发内需3只偏股基金,其中3月2日自购了5000万元广发聚瑞、自购5000万元广发小盘(162703)成长,4月9日自购5000万元广发内需增长。今年以来,3只自购基金分别获得10.61%、7.01%、12.17%的回报率。
  兴业全球今年以来申购了兴业合润、兴业全球视野(340006)、兴业有机增长(340008)3只偏股基金,申购额分别为1300万元、2500万元、2500万元,其中兴业全球视野被晨星评为五星级基金。三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不俗,兴业合润分级、兴业有机增长净值回报率均超过8%,兴业全球视野回报率也在3%左右。
  29只基金锁定期已满
  基金尚无赎回打算
  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观察,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自购的基金共有29只锁定期已满,涉及申购资金17.18亿元。从理论上看这些基金随时可以赎回,但自购基金明确表示,由于中期市场攀升,尚无赎回自家基金的打算。
  诺安基金在今年4月中旬自购旗下诺安成长、诺安中小盘精选、诺安灵活配置三只基金,申购额合计17000万元,自4月中旬以来,三只基金均取得高额回报,其中诺安中小盘精选净值增长率高达27%。诺安基金认为,11月12日的下跌是获利回吐的真实反映;由于实体经济基本面向好,市场下跌空间有限,可继续适度看多市场。可见,赎回自购资金尚无理由。
  基金自购行为的动机复杂,一般情况下,老基金的自购行为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可,在提升公司运营效益的同时,也显示出公司对证券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而新基金的自购行为则是一种营销手段,在博取投资者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对资金的引导。银河证券基金策略分析师李楠对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作出这样的分析。
  股市的突然逆转也让基金经理心里发慌,尤其是投资股票型基金已经超过6个月的,很有可能出于对后市的谨慎判断,有可能采取落袋为安之策。一基金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就目前来看,基金公司赎回自家基金的概率不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自购基金已经深度套牢,不情愿赎回,二是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是大概率事件,不需要急于赎回。当记者提及四季度以来已经有南方中证500、国泰纳斯达克100净赎回近亿元时,该分析人士分析道,基金公司赎回自购偏股型基金并非完全出于看空后市的原因,与基金公司现金流状况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证.券.日.报 )


  基金借解禁之机增仓中国石油事出有因
  中国石油(601857)上周一巨量限售股解禁,基金反而全周增持5.91亿元
  基金借解禁之机增仓中国石油事出有因
  上周五,A股突然经历了逾160点的暴跌,不少股票跌停收尾,中国石油却独善其身,经历反复拉锯后仅小幅下挫1.57%。与此同时,基金继前一交易日增仓3.35亿元后,周五当天继续率领其他机构增仓2.39亿元。
  公司基本面不错,各方面的条件都支撑其估值上移,首先是近段时间传出的柴油荒,还有天然气目前也处于紧缺状态;从长远来看,资源类个股肯定会受到重视。平安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杜志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从抗通胀的角度来看,双雄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煤炭、有色板块前期涨幅较大,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600028)涨幅较小,因此在估值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分析人士表示,此前石化双雄滞涨已久,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在市场估值洼地纷纷被填平之后,中国石油很容易变成机构下一个填海目标。
  基金上周增持中石油
  集中在最后两个交易日
  其实,中国石油上周一恰逢大股东巨量限售股解禁,但显然机构并未将其放在眼里。根据机构密码数据显示,上周机构合计增持了5.91亿元;其中,周四、周五两天各增仓3.35亿元和2.39亿元。此前一周(11月1日至11月5日)机构累计增持3.44亿元。
  然而,基金此前对中国石油却并不感冒,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在中国石油上的配置并不太多。WIND数据显示,2010年9月末,仅有8只基金持仓该股,合计持有22986.84万股,占其流通盘比重的5.74%;其中包括5只重仓基金,后者总共持有该公司13985.33万股,占流通盘的3.27%,环比二季度减少了1322.99万股。
  根据WIND数据统计,9月末持仓该股的基金包括了添富上证、长盛同庆A、华夏上证50(510050)ETF、易方达50、沪深300、华宝兴业动力组合(240004)、富国天鼎、大成中证红利,分别持有5771.51万股、5711.98万股、3974.52万股、3548.21万股、2378.78万股、789.99万股、407.8万股和404.05万股。除了长盛同庆A和华宝兴业动力组合以外,其余6只均是指数类基金。
  机构增仓近6亿元
  中石油惊魂两日
  四季度以后,A股出现一波持续的反弹行情,基金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加仓之旅,不过,中国石油显然不在其首批增仓名单之列。根据机构密码数据,整个10月份,机构仅增持了该公司2亿元筹码。尽管如此,当月,中国石油的股价仍然累计上扬了9.92%,仅跑输大盘2.15个百分点。
  迈入11月份,市场不少估值洼地都被填平之后,基金终于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石油。据统计,11月第一周(11月1日至11月5日),基金等机构合计增持了该公司3.43亿元筹码,带动其股价上扬7.15%,超越上证综指约2个百分点。
  上周一,中国石油巨量解禁股并未吓退机构。11月8日,中国石油大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持的1575.22亿股收复原股东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尽管如此,解禁当天该股在机构帮忙下最终轻松过关。根据机构密码数据,当天,公司股价小幅上扬了1.25%,机构相应净买入4859.7万元。
  此后两天,机构对中国石油的态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周二,机构小幅抽走9818.87万元,促使其股价下挫2.64%;周三,机构掉头增仓6611.2万元,带动股价上扬0.08%。
  上周四,变化突如其来。当天最后一个小时交易时间,中国石油突然暴走,一度冲至涨停,虽然收盘时候冲高回落,但全天仍然上扬7.69%。机构密码数据显示,基金等机构当天大举增持了该公司3.35亿元筹码。
  周五,A股惊现暴跌行情,全天跌幅达到5.16%,但中国石油股价却受到机构强大买盘的支持,表现异常坚挺,仅小幅下跌1.57%。根据机构密码,机构当天再次增仓2.39亿元。
  巨量解禁激活中石油股性
  券商预期天然气涨价
  对于中国石油此番爆发,中邮证券分析师邵明慧表示,巨量限售股解禁以后,中国石油一跃成为沪深300第一大流通股,股性有所激活。该人士还认为石化板块后续仍有支撑。
  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强,目前已接近90 美元/桶,对石化板块整体造成支撑。另一方面,虽然10 月底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过上调,但市场上柴油短缺现象无明显好转,相反,柴油荒面积越来越大。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市场上再次出现成品油价格上调的预期。邵明慧强调。
  杜志强也认为,近期柴油荒、国际油价连番走高加上天然气在需求高峰尚未来临之际,已经开始处于紧缺状态,这些因素均对中石油形成利好。
  同样看好该股的还有王伟纲。按照他的观点,去年天然气供应紧缺,今年情况可能难以出现大的改善,政府会提高重视,不排除提高价格。从长远来看,通胀背景下,资源股会持续受到市场关注,中石油是抗通胀的不错选择,另外,该股此前表现机会不多,考虑到其他板块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中石油后市可能会得到更多资金青睐。
  事实上,不少券商认为天然气价格目前仍存在上涨空间。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价格仍然有继续上调的空间,中国石油是国内天然气产量最大的公司,今年的可销售天然气量为680 亿立方米,天然气每上调1 毛钱,年度业绩上涨0.025 元。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在报告中指出。
  国信证券分析师严蓓娜也认为,虽然中国石油三季度业绩表现平淡,但四季度有利因素来自于:(1)天然气产销两旺,四季度是天然气供给的高峰之一,在提价后天然气的盈利将持续上升;天然气管线盈利也将环比提高,今年冬季的天然气商品量将同比增加8%。但西二线的价格低于进口价,可能会有所亏损。(2)化工产品随油价走高的情况下,化工板块存在库存收益。
  中石油201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0480.99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净利润 1000 亿元,同比增长23%,折合每股收益0.55 元。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33.02亿元,同比增长35.69%;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6.99亿元,同比增长12.58%,每股收益为0.19 元。(.证.券.日.报 )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