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增长强劲,但CPI也达到最近25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同时,有许多因素可能推动通胀风险进一步上升。从各方面情况考虑,货币政策应适时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在促进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有所侧重,究竟选择哪个目标作为重点,取决于哪方面的问题更突出。
2007年底,中央根据当年投资和信贷增速较快、CPI涨幅较高的实际,决定从2008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势头,四季度GDP增速仅6.8%。同时,CPI高位回落,12月份跌至1.2%。在这种情况下,“保增长”取代“防通胀”,成为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年多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而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目前已经基本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0.6%,比2009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CPI涨幅也不断攀升,10月份同比上涨4.4%,达到两年内的新高。尤其是,目前存在多种不利因素:一是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一方面,这一政策将导致美元继续走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势必显著上涨,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增加。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连续上涨,11月11日达到每桶87美元左右,创两年来的新高;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下,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很可能以“游资”形式大量涌入,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造成巨大压力。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005亿美元,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二是上游价格向下游价格传导。10月份,PPI同比上涨5.0%,涨幅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如果企业通过涨价化解成本压力,必然进一步推高CPI。三是居民通胀预期强烈。由于实际利率已连续多月为负,居民存款意愿持续降低,导致10月份全国住户存款锐减7003亿元。
上述情况表明,抑制通货膨胀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再次面临转换:即中央银行必须对通胀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及时作出政策响应。10月份以来,人民银行已经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为什么应适时转向“稳健”
这里的“稳健”,与2008年之前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内涵有所不同。2008年之前的稳健货币政策,内涵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1998~2002年间,强调适当扩张货币以应对通货紧缩,并强调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2002年以后,主要是针对流动性过剩情况,适当收回流动性,适当紧缩银根。而本文所说的“稳健”,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具体讲,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
一是维护当前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需要。过去两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而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的较快增长发挥了巨大支撑作用。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5.9万亿元,占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的85%以上。由于目前仍有大量在建项目,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这些项目的后续资金问题,否则许多项目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成为烂尾工程。同时,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旺盛,民间投资活跃,出口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逐步恢复,但恢复时间还比较短。为此,也需要保持货币信贷供应基本稳定。
二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变得十分紧迫。而无论是鼓励自主创新,还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有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低成本、大规模的融资。
三是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软着陆”的需要。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0.2%,而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9月份大幅下降11.2%,销售金额下降7.7%,出现了价涨量跌现象,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了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既要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剩资金加速退出,转而涌向消费品市场,形成新的CPI上涨动力,又要防止开发商大范围出现资金链断裂,危及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为此,货币政策必须在宽松与紧缩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是要适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四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需要。宏观审慎管理本质上是宏观流动性管理,要求不仅关注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还要考察整体流动性状况以及流动性在各部门之间的分布和流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但国内复杂的通胀形势和流动性现状提出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在当前情况下,货币政策适时转向“稳健”,既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又能够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逆周期调节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主要是为了避免货币政策出现过分陡峭的“拐点”,引起经济金融运行发展的较大波动,从而增加政策调整的成本。1998年以后,除了两次金融危机形成意外冲击,迫使货币政策必须迅速应对之外,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整总体都是渐进的,平滑经济波动的效果很好。从这方面看,“稳健”应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常态。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一举多得
首先,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当前,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强烈,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通胀预期的形成,与近年来尤其是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有关。因此,及时宣布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可以明确宣示中央银行反通胀的决心,弱化公众通胀预期,阻止通胀在预期作用下自我循环、自我加强。
其次,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要着眼于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是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标志。美国实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其国内的高失业率问题,而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通胀和调结构。如果我国货币政策跟随美国一起宽松,将使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不可收拾,调结构的任务也难以完成。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提出了“池子”理论,我理解这里所谓的“池子”也就是中央银行为流动性修建的“水库”。当流动性泛滥时,可以通过这一水库“吸洪”,以防止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而当流动性不足时,则可通过水库“放水”。央行“吸洪”或“放水”的手段,就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等政策。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共识,因此,应发挥“池子”的“蓄水”作用。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树立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过去10多年来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政策获得了国际间的普遍赞誉,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次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虽可解决美国的高失业率问题,但对国际经济的副作用很大,是典型的“以邻为壑”政策。我国把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而不是与美国针锋相对,有助于避免所谓的“货币战争”成为现实。无论从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看,这都是一种理性选择。
(作者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报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