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员工股减持的靴子终于落地了,这一次,市场的反应依然强烈。
10月26日,平安员工持股公司林芝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披露减持公告,平安股价应声而跌,当天大跌4.2%,第二天继续跌了4.28%。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股东减持不改平安基本面,且此事早在预期之中,市场或许反应过度。
深圳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李驰对此事的评论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低价不卖,高价不来。
减持启动
10月26日,中国平安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告显示,本次股份变动之前,林芝新豪时持有中国平安3.89亿股A股股份,均为流通股,占平安总股本76.4亿股的5.1%。截至公告日,林芝新豪时已出售中国平安1282万股A股股份,占平安总股本的0.17%。每股出售价格介于58.19元和65.81元之间。
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应声而跌。
其实,早在今年2月23日,中国平安即公告称,接获股东新豪时、景傲实业、江南实业的书面通知,从3月1日起,将在未来5年内以在二级市场公开出售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持,每年减持的股份将分别不超过各自持股总量的30%。
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潘洪文表示,从减持价格58.19元-65.81元来看,减持时间在最近2周内,此前并无减持。
由于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分别持有中国平安3.31亿股和1.39亿股,分别占总股本的4.51%和1.89%,因此,即便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在解禁后发生减持也并不需要发布公告。关于其他两家公司是否减持,新豪时发言人表示并不清楚。
不过有意思的是,景傲实业也和新豪时一样,9月份刚刚完成注册地从深圳到林芝的变更。潘洪文分析称,新豪时注册地由深圳变更为西藏林芝,有可能是出于税收优惠考虑。据专家粗略估算,两家公司在迁址后减持平安股权,有望减少上百亿元的企业所得税。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平安员工股减持税收问题或许因此得到解决。
耐人寻味的是,三季报显示,平安高管持股平台江南实业此次不在更名、迁址之列。分析人士称,这说明持有平安1.89%股权的高管团队在暗示短期内没有减持计划,旨在稳定市场情绪。
股价冲击
因股东减持而来的股价冲击,对平安来说已经有过多次。
2月23日平安公告减持消息后,当天大幅下挫,于9点45分被打到跌停,此后全天基本维持在7%-9%的跌幅区间内波动,最终收跌8.88%,报收于44.72元,当日共成交73.27亿元,创下除上市首日外的新高。
显然,机构资金在平安的减持和增持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根据当天收盘后公布的龙虎榜数据,前五大卖出席位,全部为机构所占有,卖出金额合计高达11亿元。与它们的外逃形成鲜明对比,同一天,有大资金在大量买进中国平安的股票。据统计,前五大席位当天买入金额达到9亿元。而事实上,尽管当天平安大跌,但资金对该股是净流入的,合计净流入8.29亿元。其中成交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大单净流入为5.5亿元,表明更多的机构在抄底中国平安。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5月和9月。5月13日上午10点左右,刚开盘不久的中国平安便在H股中被录得三笔共计1.6亿股,涉及资金98亿港元的交叉盘。事后证实原来是新桥委托高盛卖出了其因出售深发展而刚刚获得的1.6亿股平安H股,号称“史上最大规模大非减持”。由于遭到新桥如此巨额的减持,5月17日平安在A股市场中低开1.5%,随后一直跳水,截至收盘大跌5.81%。5月21日和5月25日,平安A股和H股分别触及短期底部。
9月2日的一份销售文件显示,在摩根士丹利的安排下,当天新桥出售了手中剩余的价值90.4亿港元的中国平安股份,至此新桥已经出售持有的所有平安H股。不过新桥这一次“清仓”的举动未影响平安的股价表现,9月3日平安H股上涨5.45%,报收于69.7港元,接着走出了一轮上攻行情。
“每一次平安有类似举措就会引起股价的风吹草动,真是太巧了。”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笑言,“目前已进入加息周期,且平安持有的资产在这一轮上涨行情中获益匪浅,A股比H股还有较大折让,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卖出的理由。”
刚刚公布的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在主营业务上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其中,盈利能力较强的个人寿险新业务实现规模保费339.89亿元,同比增长40.7%;产险实现规模和品质双飞跃,保费收入457.59亿元,大幅增长57.7%,综合成本率降低至94.3%;银行实现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幅达73.1%,其中深发展贡献利润6.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