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4.4%和环比0.7%的涨幅,且食品类价格10.1%的同比涨幅和非食品类价格1.6%的同比涨幅,直接把CPI带入了全局式联姻上涨之态势,当前通胀呈现出加速扩散之势。
金融脱媒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正为通胀扩张聚敛能力,很可能到年底直接把通胀提高或超过5%。10月M2和M1的同比增长比上月分别加快0.3和1.2个百分点。而10月份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11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7003亿元。鉴于M1传导时效为3~9个月,M1同比增长22.1%让通胀压力更大。而居民存款巨额下降反映储蓄负利率正加速金融脱媒,并把居民储蓄推向商品和金融市场。
这已经是结构性通胀的说法所无法解释。目前物价上涨就是通胀,通胀之结构性特征是由于不同经济部门的价格敏感度、需求弹性等的异质性,使货币进入市场呈非均匀性特征,从而通胀以结构性特征呈现而出。 无须讳言,美联储出台6000亿美元QE2,不仅加速美元贬值、激活美元套利交易和热钱流窜炒作,而且将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加剧国内通胀压力。但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通胀,这一传导机制源自人民币汇率偏离其均衡状态,使美元贬值下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几乎毫无阻力地转变成中国通胀。
10月份的宏观数据揭示出,用通胀保增长的可持续性正在把经济推向滞涨。当前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在持续回落。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9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且从39个大类的细项看,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来自于重工业,如通用设备业同比增长18.8%等。同时,前10月份固产同比增长24.4%,比前9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且地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5.9%,这些都反映当前经济增长依然来自政府刺激和国企负债式扩张的投入效应,而非市场需求效应。
当前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授信收紧,银行酝酿对地方政府负债实现每半年还本付息一次的政策等,意味着银行不仅收紧了对地方政府的新增信贷支持,而且对地方负债存量实现每半年还本付息必将增加地方政府投资的流动性压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因流动性财务指标逼仄而形成不良贷款风险。
而当前消费增速回落态势也业已确立。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6%,比9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这是在通胀高达4.4%下实现的,简易剔除通胀的实际消费增长要比9月份低1个百分点。显示消费总额呈回落态势。同时,消费额增长最快的如粮油食品增长27.3%,其价格上涨10.1%也是最快的。这显示消费增长是价格现象而非增量消费。另外,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同比增长29.6%,反映支撑消费增长的是非居民消费。
由此可见,当前宏观经济所凸显而出的滞涨之新景观,以充足的理据警示那些持有“用通胀保增长观点”的人士,放弃不切实际的增长幻觉。殊不知,主动释放出的通胀猛虎不仅不会合乎指向地带来经济增长,相反将使通胀吞噬和耗损掉本以聚敛起来却仍很脆弱的向上的经济增长力量。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出加息、升值和数量型工具的货币组合拳,并给市场形成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背水之战的气势,扭转通胀快速蹿升之势。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