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顶尖财经网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0-11-11 8:22:0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重启加息后3周 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
  10月份经济数据今日发布 各方预测CPI或将突破4%
  G20首尔峰会今日开幕 汇率等多个议题受关注

  二、主力动向曝光
  连续两季大举增持 险资青睐金融关注重组
  王亚伟年末再演绝地反击
  游资机构兴致不减 热炒环保新贵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深高速、天虹商场、东华软件


一、重要新闻点评

重启加息后3周 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

  11月10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算上1个月前对6家银行所进行的差别化上调存准率,这已是央行今年来对主要商业银行存准率的第五次上调。至此,相关银行准备金率将达到18%的历史高位。2008年6月7日后,金融机构存准率曾达到17.5%。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将冻结约3500亿元的资金。
  早在本周二,市场便传言存准率将上调;昨日下午,部分银行被差别上调存准率的消息再度传出,但央行公告最终揭开谜底。
  今日即将公布的10月份CPI数据很可能继续高企,且预测新增信贷数据大幅增长,外汇占款持续走高,被认为是央行在加息3周之后再度使用数量工具回笼流动性的主要原因。10月20日,在时隔34个月后,央行首度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
  业内人士预计,11月中下旬起,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方向可能会越来越清晰,数量型工具可能将被频繁使用。多数专家则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正向适度宽松走向中性。
  外汇占款持续走高新增信贷或远超预期
  我认为,央行在这个时候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现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太快,而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增大;其次是中国的通胀预期在增加。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此前市场普遍预期10月份CPI将达到4%的增幅外,渣打银行全球研究经济师李炜认为,此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另一个原因即是10月份新增信贷会再超市场预期,达到5000亿元左右。
  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伍永刚对记者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对流动性的回收。央行目前对银行信贷的监管,是希望其月度投放保持均衡。
  与此同时,10月份外汇占款增量和8月份以来的财政支出回升加快亦使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增大,成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又一原因。
  数据显示,周三公布的10月份贸易顺差271.5亿美元,创3个月新高。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主要触发因素为10月份外汇占款突破3000亿元。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立峰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央行在此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限制其外汇过度扩张带来的流动性增加。简单地说,就是对冲热钱、回收流动性。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按照周三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6.6337计算,10月份贸易顺差为1800亿元。公开市场方面,10月份央票和正回购到期规模为5720亿元,央行回笼资金4890亿元,合计10月份向公开市场注入资金830亿元。以不考虑外汇占款的保守估计来看,10月份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至少为2630亿元。央行通过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将回笼资金3582亿元。
  数量工具或频繁使用年内加息尚存争议
  央行在重启加息之后3周内又再度上调存准率,是否意味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从而会有紧缩的趋势?对此,专家观点普遍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正在从适度宽松走向中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对冲外汇占款后经济中被注入的净头寸到底有多少,这是货币松紧的尺度。他认为,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不能够用从紧来形容,而应该是转向中性。周春生也表示,货币政策正在走向中性。
  对于年内是否会再度加息,则有不同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年底之前应该加息。货币环境如果过于宽松,将推升资产价格,这才是吸引热钱最主要的原因,套利性的资金在中国并不是很多。加息就是为了抑制可能的资产泡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周春生也认为,加息的可能性在增加,中国目前输入型通胀的成分较大,央行对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物价上涨的趋势。而加不加息将要看10月以及11月份的CPI数据。
  不过,刘煜辉并不赞同加息。他认为,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用一个池子将热钱圈住,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主要的方向还是以控制为主。只有数量控制,才能够将进来的钱圈住。加息形成周期的可能性较小。
  招商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也表示,后续加息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在年底之前还有可能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他认为,我国后续的货币政策仍要看美国发行货币的力度,但是这种对冲不会改变目前市场流动性泛滥的现状。
  对此,中国社科院投资系博士付立春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的使用可能会更频繁。
  G20峰会和美国汇率报告之后,来自国际的外部压力会下降,届时国内通胀对监管层的影响力将会大大上升。上海一货币政策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政策周期紧缩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显著。业内人士表示,11月中下旬起,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方向可能会越来越清晰。
  中财简评:政府实施了加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组合,从抑制通胀来看,尽管有加息的必要性,但从经济增长的情况上看,还是面临一定压力,因此,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一方面,通过加息来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同时,用提高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加息对经济的更大负面影响。
  

10月份经济数据今日发布 各方预测CPI或将突破4%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发布日程显示,今日上午将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包括GDP、CPI、PPI等主要数据将逐一披露。8、9月的CPI已经处于高点,今后物价走势、能否完成年内3.5%的预期目标等都成为关注的焦点。综合此前分析显示,10月份的CPI环比继续上行,同比增速或超4%,通胀压力可能将持续至明年,加息忧虑再次升温。
  各方预测CPI或破4% 加息忧虑升温
  就在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全年CPI涨幅可能超3%,仍然符合年初预期价格调控目标。他表示,现在来看全年CPI涨幅要比3%要高一点,但也高不了多少,这样仍然符合年初预期价格调控目标,我们说是达到3%左右,可能就多一点点。怎么判断当前的价格形势,应该说10月、11月、12月价格仍然会高运行,10月和11月会高一些,12月份随着翘尾因素的消失,涨幅可能会低一些,全年只会比3%多一点点而已。周望军说。
  而综合其他各方的预测,10月份CPI同比增速将达到4.0%的两年新高,远高于9月份的3.6%。鉴于央行此前在9月份CPI公布前两日宣布加息措施,因此市场担心10月份加速增长的通胀压力将刺激央行再度加息。
  与此同时,央行近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320亿元一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调高5.24个基点至2.3437%。鉴于一年期央票利率是银行利率调整的风向标,因此此举进一步加剧市场忧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日前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而通胀压力将加大,通货膨胀率应该不低于4%,物价涨得最快的时期应该在明年前三个月。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10月份的通胀水平如达到4%,央行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提高。他预计到明年年中前,中国将会有至少3次的连续加息,非对称加息的可能性较高。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10月CPI同比可能冲破4.0%,达到4.2%,较上月上涨0.6%。鲁政委预计,10月份PPI会出现年内的首次反弹,同比预计增长5.0%左右,较上月上涨0.7%。
  交通银行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2010年10月份CPI再次创出年内新高,2010年全年CPI涨幅为3.1%左右。而2011年上半年物价可能重回上涨通道,明年上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
  渣打银行11月5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年底前或再次加息。而世界银行也于上周表示,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中国需进一步上调利率。在此之前,瑞信引述央行的季度政策报告指出,中国央行明年可能放弃适度宽松立场,转而以中性立场取代。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专家:年内仍要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10日晚间公布最新消息指出,将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访问时指出,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为控制信贷进而控制通胀,并预计年内至少还有一次加息。
  郭田勇表示,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控制银行信贷,进而来控制通胀。因为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比较大,特别是美国实行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后,国内通胀预期又在不断增强。
  对于年内是否还会加息,郭田勇表示,11日公布的10月宏观经济数据预计CPI会创出年内新高,很可能达到4%及以上,所以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加息幅度可能是存款利率上调25到50个基点,可能同步上调,也可能是非对称加息,如果采取非对称加息则可能存款利率会有更大幅度上调。
  他预计,年内至少还有一次加息,现在还要观察11月经济数据,如果通胀水平继续上行,也不排除年内还会加两次息。
  货币政策向稳健过渡新增贷款规模将缩小
  伴随着加息呼声的日渐高涨,业内认为货币政策正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过渡。今年全年信贷投放目标为7.5万亿元,1-9月已实现信贷投放近6.3万亿元,余下3个月的投放额度降至月均4000亿元。但经济学家与机构对信贷预测仍然较高,最高达到6500亿元,平均数也有4800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称,目前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已在上升。要防范这一风险,应在实体经济健康恢复的前提下,将货币政策由积极、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甚至于谨慎或者从紧,并严格监管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高度谨慎地推动资本账户的开放。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近期的加息主要反映了政府对国内经济势头保持强劲的信心,并非标志着货币政策全面紧缩的开始。预计政府会维持今年7.5万亿的新增贷款额度不变,并为2011年设定7万亿元左右的新增贷款目标,但会使利率水平逐步正常化,会加息三次。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信贷额度控制、准备金率上调会使10月新增信贷减少。三季度经济增长稳健、物价涨幅较高以及9月新增贷款规模较大,会促使监管部门加强信贷控制。预计年内新增贷款平稳,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招商银行分析,虽然受到非对称上调准备金及加息的影响,10月份信贷市场呈现出较为平稳的态势。预计当月信贷投放4500亿元,带动M2 同比增加19.31%,M1 同比增加20.67%。
  中财简评:通胀正在升温,否则央行也不会急着调高准备金率,而今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由积极、度宽松转向稳健,目前则有进一步转向从紧的苗头。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