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三类股机会?六成投资者认为大盘低开走高_顶尖财经网

利空?三类股机会?六成投资者认为大盘低开走高

加入日期:2010-11-11 8:18:5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核心提示】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消息,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果算上一个月前对六家银行所进行的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已是中国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对主要商业银行上调准备金率。调查显示,大多数股民认为目前提高准备金率暂时对股市影响不大,超六成投资者认为大盘周四会低开走高。

  导读:  
  央行一个月两度上调准备金率释放回收流动性信号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宣示政府控通胀决心
  郭田勇:上调准备金率为控制通胀年内还会再加息
  大成基金: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空股市 将产生2大后果
  湘财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上调存款准备金更多反映了央行的无奈
  券商:上调准备金难改大盘中期向上
  东方证券高子剑:提高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不大
  易宪容:调准备金率意在控通胀 不排除再加息
  何志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人民币将起到刺激作用
  民族证券:上调准备金利空银行股
  桂浩明:上调准备金目标在热钱 股市影响有限
  吴晓求:央行迫于通胀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西南证券张刚:上调准备金率 大盘将进入阶段性调整
  李大霄:上调准备金率 大盘短期调整中线趋势未改
  曹远征:上调准备金对股市影响不大
  招商证券罗毅:市场已反映提高存款准备金预期 明日或低开高走
  联讯证券文国庆:上调存款准备金 建池子锁热钱
  中银国际李珊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影响有限
  信达证券刘景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会使牛市变为熊市
  申银万国李慧勇:提高准备金率符合预期 春节前加息50个基点
  民族证券徐一钉:提高存准金率对市场影响不大 看好资源股
  邓二勇:上调存准率超预期 市场短期或震荡
  国泰君安李迅雷:未来银行股股价上涨依然可期
  国信证券何诚颖:大盘可看到3500点 看好三类股机会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开发商预期受双重压力
  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 股市利空板块一览

  央行一个月两度上调准备金率释放回收流动性信号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王宇 王培伟)中国人民银行10日晚间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果算上一个月前对六家银行所进行的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已是中国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对主要商业银行上调准备金率。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内采取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体现出政策制定者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的担忧。
  10月中旬央行采取了差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更多旨在遏制个别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而这次全面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说明央行判断社会整体货币流通量已经偏多,已经有必要通过全面提高准备金率来控制市场流动性总量的增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尽管10月份信贷货币数据尚未公布,但截至目前,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达到70万亿元。
  近期以来,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诱发了国际资金大量进入新兴市场的冲动;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压力仍在凝聚,这些因素促使中国央行在一个月内使出既加息又上调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日前,美联储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巨量流动性。而就在美联储开始酝酿量化宽松政策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基于对美元资产贬值的担忧,投资者就已经开始向新兴市场输送流动性。(新华网)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宣示政府控通胀决心
  在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的前夜,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超出预期,以及10月份信贷投放可能居高不下,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管理层希望藉此回收流动性,更以此向市场宣示当局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机构均预测,10月份CPI将突破4%,而全年物价上涨幅度很可能突破3%的通货膨胀控制目标。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31种受监测产品中有近80%的产品价格上涨。而据商务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11月份的第一周蔬菜价格就上涨了4.9%。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符合市场预期。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而宏观经济趋稳态势巩固,央行有必要通过回笼流动性来抑制信贷和控制通胀。国信证券分析师李怀定说。
  按照目前70多万亿元的存款数量计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回笼了3500亿元资金。而在周二央行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为了更多地回笼货币,供需关系的变化已经导致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了5.24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10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表示,货币超发等四大原因导致物价上涨过快。而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亦表示,中国目前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广义货币存量和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创世界纪录。
  这意味着,管理层开始正视货币超发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在农业连续7年丰收、经济还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下,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背后流动性过剩和热钱流入的因素日益凸显。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现在整个市场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不论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还是国内的通胀压力,都使得境外资本大量流入国内。
  面对不断涌入的货币之水,央行的数量政策真正能够回笼货币流动性的,目前只有两种工具: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另一个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刘煜辉说。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美国二次量化宽松以及国内货币超发的情况下,极易推升资产泡沫。管理层必须发出收缩信号,以防更多热钱流入国内。
  刘元春认为,央行之所以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也是颇费苦心。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未来中国经济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而在美日零利率政策环境下,我国持续加息也可能进一步增强对国际热钱的吸引力。
  但李怀定等业内人士也认为,本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回收了一部分流动性,但未来几个月压力犹存,所以不排除央行年内还会动用加息手段。近来的一系列动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正在发生微调,正在向稳健靠拢,并逐步回归到正常轨道。(新华网)


  郭田勇:上调准备金率为控制通胀年内还会再加息
  中新网11月10日电 (王文举)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新网财经频道第一时间连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他认为,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为控制信贷进而控制通胀,并预计年内至少还有一次加息。
  郭田勇表示,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控制银行信贷,进而来控制通胀。因为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比较大,特别是美国实行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后,国内通胀预期又在不断增强。
  他分析,目前全社会存在货币总量偏多的情况,货币总量也是银行信贷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央行会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遏制通胀预期。
  对于年内是否还会加息,郭田勇表示,11月11日将公布10月宏观经济数据,预计CPI会创出年内新高,很可能达到4%及以上,所以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加息幅度可能是存款利率上调25到50个基点,可能同步上调,也可能是非对称加息,如果采取非对称加息则可能存款利率会有更大幅度上调。
  他预计,年内至少还有一次加息,现在还要观察11月经济数据,如果通胀水平继续上行,也不排除年内还会加两次息。 (中国新闻网)


  大成基金: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空股市 将产生2大后果
  中证网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大成基金认为,三原因引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第一,此次央行再次出其不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是针对8、9月份部分银行流动性充裕,投放异常的举措。这次调整也算是对周小川用池子来圈热钱的呼应。第二,目前通胀的压力仍然是市场最关注的因素,从已有数据分析,通胀月环比增长率年会达到7%,这在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水平。第三,最近美元贬值幅度较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引致外来热钱较多,央行意在用此举严防热钱冲击。
  大成基金指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后果是:第一,在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信贷增量应该会有所减少,而对实体经济也有一定冲击,经济或会略有降温。第二,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也许短期股指还可能会上涨,但是从稍长时间段来看,这样频繁的调整货币政策应该会影响到市场。(中国证券报)


  湘财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上调存款准备金更多反映了央行的无奈
  今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明日CPI公布的前一天,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何意图?是否与明天公布的CPI有关系?对股市又有何影响?
  湘财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央行在这个时间段提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目前形势可谓内忧外患,国外实行宽松化货币政策,造成大量热钱意图进入中国,国内物价上涨,通胀形势日益严峻,明日公布的10月CPI环比或会再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并不愿意动用加息这种严厉的货币政策去抑制通胀,因为加息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正是因为不敢加息,所以只好动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种影响稍小的货币政策。
  李康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通胀问题,不能解决老百姓手中钞票变薄的问题,动用货币政策要有远见,才能更好的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


  券商:上调准备金难改大盘中期向上
  央行晚间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何解读该消息?证券时报网第一时间采访了五矿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刘德忠。
  刘德忠表示,在美国二度定量6000亿美元计划和我国10月份CPI超预期冲高的情况下,央行上调存款 准备金率,收紧货币政策,实际是及时应对超预期的通胀压力和国际性货币泛滥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采取的措施。他表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数量上进行控制短期效果明显,但显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负利率下的流动性泛滥,因此对股市的影响更多的是短期的,无法改变中期向上的趋势,尤其银行和保险蓝筹股已经提前调整,因此本次上调准备金率对市场的抑制时间会比较短,短线调整整固后,市场会重拾升势。(证券时报网)


  东方证券高子剑:提高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不大
  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连线东方证券研究所金融衍生品首席分析师 高子剑,他认为此举显示了中央对收紧流动性的决心,但由于股市受加息影响更大,因此目前提高准备金率暂时对股市影响不大,只有加息到4%才会对股市有致命打击。
  高子剑认为通胀已经来临,而且还不是小通胀,而是大通胀。中国政府对经济整体要求是维持稳定,农产品此番上涨对人们生活影响很大,堪比楼市问题。因此,政府收紧流动性的意志很坚决。
  高子剑指出目前只是处于收紧流动性的初期,对市场的影响较小。相比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利空作用较弱。预计在半年、一年后,加息到4%以上,才会对股市有致命的打击,届时股市或将见顶。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