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推进煤企兼并重组(附股)_顶尖财经网

国家能源局:推进煤企兼并重组(附股)

加入日期:2010-11-10 8:02:3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十二五煤炭整合继续 形成10个亿吨级煤企
  国家能源局:5年后建成20个特大型煤炭企业
  十二五煤炭产量上限:37亿吨
  供求矛盾+资金炒作 煤炭股演绎剽悍行情
  煤炭企业三季度业绩已经高于09年全年
  长江证券:通胀和旺季因素仍是11月看点 推荐5只煤炭股
  国家能源局推进煤企兼并重组 12股或将爆发

  十二五煤炭整合继续 形成10个亿吨级煤企
  十二五期间,煤炭产业整合仍将继续。9日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生产将以大煤业、大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基本形成稳定供应格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会上表示,我国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建设大型煤炭基地。
  会议认为,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开发布局明显优化,资源配置及勘查规范有序;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基本形成稳定供应格局,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煤炭工业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
  记者注意到,全国煤炭工作会议旨在落实不久前下发的《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培育大型煤企是主要思路之一。张国宝说,做好兼并重组工作,要注重统一规划,整体推进,遵循市场规律,鼓励国内所有制煤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实现兼并重组。
  山西的整合已经证明,只要各级地方政不折不扣地按中央政府要求做,就可以完全上述目标。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长岳福斌说。
  对此,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在会上介绍,通过整合,山西煤炭矿井数由2598处压减到1053处,办矿企业由2000多家减少到了130家,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达到100万吨/年以上,形成了4个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11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通过这次重组整合,山西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三者的比例为5:2:3。
  会议还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根据东中西部资源赋存情况、开展外部条件,合理确定煤炭开发强度,同时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积极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使大型煤炭基地成为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和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主要载体。
  岳福斌向记者表示,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今年煤炭产能可能接近33亿吨,而十二五末煤炭产量应在40亿吨以上。煤炭实际产能肯定增加,但究竟增加多少,还得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增长幅度是否能满足能源需要。另一位煤炭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 (.上.证 .于.祥.明)


  国家能源局:5年后建成20个特大型煤炭企业
  昨日开幕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中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不过,业界关注的十二五煤炭总产量目标则尚在研究中,并未确定下来。
  这次会议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煤炭工作会议。
  推进兼并重组
  会议提出的十二五煤炭工业总体发展目标显示,未来中国的煤炭生产将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到2015年,除了形成上述20个特大型煤炭企业之外,还将形成60个千万吨级煤矿。
  而目前,中国年产煤炭5000万吨以上的煤企不足10家,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大型煤企将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10月下旬,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肇始于产煤大省山西的以企业兼并重组为特色的煤炭改革步入快车道。
  此举旨在扭转中国煤炭多年粗放式发展积累的矛盾。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29.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中国拥有各类煤矿企业多达1.12万家,以2009年全年煤炭产能测算,年均产能不足30万吨,由此带来的私挖浪费和煤矿安全问题困扰着中国煤炭工业发展。
  为此,《意见》明确提出,要使中国煤矿企业年均产能提高到80万吨以上,年产5000万吨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昨日会议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煤炭工业七项重点工作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赫然在列。
  生产总量目标还在研究
  昨日确定的煤炭工业十二五总体目标,还包括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少、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但并未明确具体指标。
  另一个尚未明确的目标则是业界十分关心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炭生产总量目标。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一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目标还在研究中,并未确定下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上月底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在风电、核电、太阳能等领域发展迅速,以及天然气等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应用稳步推进,预计十二五期间,煤炭在一次能源比重中将有明显下降。
  根据国家能源局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十二五末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会从2009年的70%以上下降到63%左右。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预计2015年中国一次能源为42亿吨标煤。以此计算,2015年中国需要消耗煤炭37亿吨。
  但这一目标实现难度颇大。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此前曾预测,今年中国煤炭产量将达到32亿吨。再加上进口的1亿多吨煤炭,今年中国煤炭的消费量将肯定超过33亿吨,若5年后中国的耗煤仅比今年多4吨,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5年的增幅仅与今年的环比增幅相当,实现起来难度不小。
  江冰则表示,如果中国不对能源总量进行控制,到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可能超过70亿吨标准煤,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灾难性的。(.第.一.财.经.日.报)


  十二五煤炭产量上限:37亿吨
  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特大型煤企
  在昨天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产量的天花板将是37亿吨左右。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公开公布中国煤炭产量的上限数值,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内国内煤炭企业将只有5亿吨的增长空间。  
  方君实在会议上指出,目前测算下来,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炭需求在38亿左右,无法满足需求部分用进口资源补充。
  中国目前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
  此前,中国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作出过建议,提议将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以具体限制,以保证结构调整和安全开发。据张国宝预测,今中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32亿吨。
  据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就煤炭产量上限设置具体数量的想法并非首次。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也曾提出过,到2020年国内煤炭总产量要控制在30亿吨以内。但是这一数字在2009年末就被突破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向早报记者表示:这个目标应该是号召性的、指导性的,而不要变成严格控制型的。李俊峰强调,能源应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非让经济发展适应能源。
  除限制产能,早报记者获悉,这次会议还明确给出了煤炭企业重组的具体方向,即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
  此前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只是提到,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矿企业年均产能提高到80万吨以上,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东方早报)


  供求矛盾+资金炒作 煤炭股演绎剽悍行情
  煤价的上涨促使煤炭股走出一波剽悍行情。昨日,主力资金净买入煤炭股6.75亿,靖远煤电(000552)、平庄能源(000780)双双涨8%以上。十月以来,煤炭股的表现不得不用剽悍来形容,在这轮突如其来且爆发力十足的二八行情中,煤炭行业累计涨幅近50%。火爆的煤炭市场由此被人们戏称为煤超疯。
  继蒜你狠油你涨姜你军棉花掌之后,市场紧接着又迎来了煤超疯。受寒冬、需求、煤炭整合、充裕的流动性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9月中旬以来煤价已连涨6周,整体上涨53元/吨。分析人士认为,煤炭供求将继续偏紧,11月各煤价有望继续上涨,人民币升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支撑资源类股票的走高。
  数据显示,从国际上来看,澳大利亚NEWC港、南非理查德港和欧洲三港ARA动力煤最新报价分别为104.88 美元/吨、100.55 美元/吨和105.23美元/吨,分别较上周上涨4.4美元/吨、3.97美元/吨和1.28美元/吨。国际煤价连续上行也对国内煤价上行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11月08号国内秦皇岛大同优混845元/吨,比上周上涨15元/吨;山西优混795元/吨,比上周上涨25元/吨。
  10月受到电厂补库存和冬季提前储煤因素的影响,动力煤价快速上涨;炼焦煤方面,由于10月钢铁行业旺季需求不是特别明显,不过部分前期因节能减排而关停的钢厂逐步复产,支撑了焦煤价格;无烟煤,国际尿素价格上涨提高了出口需求,国内开工率上升,无烟煤需求逐步向好。
  是什么导致近期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呢?一位煤炭行业研究人士认为,从供需面上来看,近期北方地区即将进入供暖季,煤炭需求大增。而供应方山西整合煤矿复产速度低于预期,河南、陕西、山东也将逐步开始推进资源整合,内蒙地区煤炭产量受到控制;另外,进入年底,大型煤企在基本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程度限产,保证安全生产,因此产能持续增加能力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给。从中间环节来看,由于各地的柴油荒以及煤炭贸易量增加,从而导致运费价格上行,因此,运力开始偏紧,拉高了终端需求接收价格。此外,国际煤价连续上行也对国内煤价上行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李廷认为,除了正常的季节性用煤高峰即将来临之外,前段时间广为流传的千年极寒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关于煤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了煤价上涨趋势。
  此外,当前市场上充裕的流动性和投机炒作风气盛行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煤价。
  平安证券分析师张顺认为,受寒冬传闻影响,中间商积极囤煤,煤炭价格上涨预期较强,生活用煤如无烟煤价格更是大幅上涨近10%,预计未来一短时间煤炭价格仍将保持小幅上升。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房地产政策调控趋严使得投机资金流出房市,在通胀压力较大情况下,资金进入股市的预期增强,近期A股市场走势较强,特别是资源类股票,受到资金的追捧涨幅较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美元的预期,预计美元贬值及人民币升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支撑资源类股票的走高。
  长江证券(000783)分析师刘元瑞认为,11月各煤价有望继续上涨。一方面,随着气温降低电厂耗煤量将有所上涨,钢铁行业也受下游需求环比回升影响,预计煤炭供求将继续偏紧;另一方面,国际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国际煤价连续上涨,支撑国内煤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游煤矿库存连续2月环比回落,预计坑口价格近期将有所表现。(.证.券.日.报)(www.ccstock.cc)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