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糖高宗”“苹什么”之后,“药你苦”现象正成为新的流行语。
中药协会药材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与同去年同期价格相比,10月份共有459个中药材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约86%;平价品种44个,占总量约8%。业内人士认为,冬季进补需求上升,加上流感增多,中药材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近三成中药年涨50%以上
“今年的药真贵!”一位在位于北京市安德路的同仁堂(600085)买药的李先生对记者感叹,据其介绍,去年一副二十元左右的感冒药,到现在已经涨了十几元。“再涨感冒就只能挺着了。”李先生笑称。李先生的感慨实际上也是最近大多数买中药的人共同感受。
中药材涨价并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实际上,从今年年初以来,受气候反常因素影响,三七就开始领涨中药材市场,中药协会药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有28%中药材品种涨幅在51%-100%之间,涨幅在21%-50%和101%-180%之间的均占总数的22%,涨幅在181%-300%的药材品种占6%,涨幅超过300%的品种数量占2%左右。
从单个品种来看,一年时间里,太子参(宣州统)上涨了612%,五加皮上涨536%,补骨脂上涨500%,山栀子上涨了360%,北沙参涨了306%,姜黄、桔梗、红参、党参、白芍也有200%左右的涨幅。
供需矛盾炒作推高药价
天气异常导致产量下降,是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以太子参为例,该药材主产区福建柘荣年初先后遭遇寒流和降雨气候,另一主产区贵州施秉县也接连遭遇干旱和阴雨天气,全年产量预计下降30%。不仅如此,太子参今年的库存仅剩下60-100吨,但仅用于药厂投料就需要超过900吨的太子参。
太子参并不是唯一受到气候影响的中药材品种。据了解,今年春季西南五省遇到大旱天气,接下来又遭遇罕见的“倒春寒”和“低温气候”,云川贵等药材的主要产区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药材的收成普遍不好。
除气候因素外,游资炒作也是部分中药材价格猛涨的重要因素。“投机商在新一轮的药材涨价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中药协会的相关负责人称,冬虫夏草从每公斤几千元飙升至几十万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上市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大部分中药公司“喊苦”。康缘药业(600557)在三季报中表示,受原材料上涨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2.7个百分点;华润三九(000999)也在三季报中表示,中药材大幅上涨给公司盈利造成很大压力。
但沪深两市中也不乏因中药材价格上涨而受益的公司。由于拥有大量三七库存,我国饮片龙头康美药业(600518)今年三季度净利润增长47%;紫鑫药业(002118)也由于涉及中草药种植,成本不升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