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总统访华信号:疏远中国不符合实际_亚洲经济_股票_证券_财经

俄总统访华信号:疏远中国不符合实际_亚洲经济

加入日期:2010-10-9 14:18:19

  盛世良 张一君  

  梅德韦杰夫于去年9月发表了优先发展与“西方主流民主国家”关系的主张。今年7月12日他在外交部讲话时,要求结交“最有利于俄罗斯技术进步”的国家,首先要与德国、法国、意大利、整个欧盟,以及美国发展关系。这些言论引发了“俄罗斯要亲西方,疏远中国”的猜测。

  9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结束了对中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中俄两国元首本年度的第五次会晤,也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在一次行程中访问三个中国城市。他认为,每座城市都代表着两国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有关中俄关系的言论,以及他在上海签发的解除卢日科夫市长职务的总统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外界有关“俄罗斯疏远中国”和“梅普组合有裂痕”的猜测。

  中俄关系昨天、今天和明天

  梅德韦杰夫访华第一站是中国大连市,他祭扫了大连俄军烈士墓,那里安葬着抗日战争后期在解放东北的战斗中牺牲的苏军战士。“大连是两国关系的历史,这既是昨天,也是未来。”

  他访华的第二站是北京。他认为,北京代表着目前已处于最高水平的俄中关系。在京期间,他与胡锦涛和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签署和通过了17项文件。用梅德韦杰夫的话来评价,这些文件“具有突破性意义” 。

  他在上海参观了世博会,发表了“我们在上海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感慨。

  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把总统送上专机后,旋即在上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访问成果。他认为,在17项文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俄两国元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

  细读《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就不难体会到它的深远意义。声明强调增进中俄战略互信,双方在涉及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两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俄方重申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支持中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方重申支持俄方为维护本国核心利益、促进整个高加索地区乃至独联体的和平稳定所做的努力。

  中国当前既面临着和平发展的新机遇,也在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麻烦。可以感到欣慰的是,当我们应对这些挑战时,在北方和西北方将不会有后顾之忧,因为那是我们的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伙伴国。

  日本总有一些政治家对二战结果耿耿于怀,既想永久霸占不到1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钓鱼岛,更想抢回俄罗斯控制的近9000平方公里的南千岛群岛(日本人叫“北方四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在这个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两国元首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中严正指出,二战结论不容改变,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分子及其帮凶、抹黑解放者的图谋。

  两国过去在共同文件中也都强调在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上相互支持,这次之所以特地就二战结论发表联合声明,一是由于今年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二是由于西方某些政治势力指责苏联对二战负有责任、对波罗的海国家实行侵占,而日本对战败一直不服气。

  据俄媒体报道,梅德韦杰夫本想在从上海回国时到南千岛群岛停留,嘲讽日本对该群岛的领土野心,成为本国历史上首位登岛元首,终因天气恶劣而未能如愿。

  政治热,经济也要热

  中俄两国专家此前都认为,双边经贸关系的水平不符合政治关系的高水平,似乎有点“政热经冷”。近年来,俄方对出口俄罗斯燃料和原材料、进口中国制成品这种贸易结构,始终啧有怨言,甚至抱怨“俄罗斯沦为中国的原料附庸”。有些俄罗斯学者觉得,在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和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二百余项地区合作协议中,“中国人控制了西伯利亚资源和经济命脉,俄罗斯又亏了!”

  在9月27日的中俄峰会上,双方肯定了中俄能源谈判机制的重要作用和效率,高度评价两国在能源领域签署的各项合作协议的落实情况,决定继续积极开展油气、煤炭、电力、核能、能效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还要大力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大项目合作,全面支持利用双方确定的合作机制开展两国地方合作。

  在两国元首大力推动下,经贸合作不断具体化、细节化。

  中俄天然气合作谈了近十年。9月27日,俄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石油集团签署了《俄对华天然气供应的基础条件》文件。2011年双方将签署出口供货合同,2015年开始对华供气,每年300亿立方米,为期30年。尚未谈妥的是价格: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液化气、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价格都是每千立方米165美元,而俄远东地区供气成本价已达每千立方米180美元。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略感捉襟见肘。这次访华期间,西伯利亚煤炭公司与中方签署了合作协议,2011年11月前将向中国供应100万吨煤,价格“低于中国企业销售价”,2011年11月后还会加大供应量。

  俄罗斯TGK-2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工商银行商定,在雅罗斯拉夫尔州共同建设装机容量为44万~49万千瓦的热电站,预计2013年投产。

  在这之前,2010年8月份,总理普京启动了俄中输油管道的俄罗斯段。他于9月6日在索契回答中国学者提问时说:“中国参与俄罗斯油田开发,俄罗斯参与中国炼油和加油站业务,两国合作已超越石油进出口,而是在能源产业上下游开展全面合作了。”

  中国努力消除俄罗斯对边境环保的担忧。双方在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与保护、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果,中俄跨界河湖的水质明显改善。两国中央和地方全面协作、上下联动,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中俄环保合作模式。

  最近几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对方的好感,最近舆情调查表明,中国被俄罗斯人看做最友好的两三个国家之一;俄罗斯名列中国人心中的头号友邦已经有四五年。

  这次,两国元首商定于2011年和2012年互办俄中旅游年。双方还赞同电视频道互相落地。据悉,首批落地的将是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和俄罗斯环球频道。

  俄罗斯疏远中国的猜测

  梅德韦杰夫于去年9月发表了优先发展与“西方主流民主国家”关系的主张。今年7月12日他在外交部讲话时,要求结交“最有利于俄罗斯技术进步”的国家,首先要与德国、法国、意大利、整个欧盟,以及美国发展关系。

  这些言论引发了“俄罗斯要亲西方,疏远中国”的猜测。但事实并非如此。

  普京9月6日在索契宴请世界各国40名俄国通时,笔者就俄罗斯是否要搞政治民主化向他求教。

  没想到,他只字不提俄罗斯,而是以中国为例,婉转地否定了俄某些政治家 “政治民主化”的主张。他说,中国依然坚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把市场经济与集中政治相结合,经济发展达到了神  奇的速度。俗话说得好,身在福中要知福。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参与管理,还有什么比这更好?!

  普京在回答法国学者关于中国对俄移民威胁的问题时,驳斥了西方挑拨中俄关系的言论:“别用中国吓唬我,不必暗示我什么远东地广人稀、中国东北有一亿人没处去。别这样!我们与中国相处了千年,相互非常了解,尊重对方利益,互不抵触。俄中在解决许多问题上是天然伙伴。两国都明白,通过合作,而不是通过竞争或恶化关系,更能得到好处。”

  梅德韦杰夫这次访华期间发表的言论和签订的文件,再次证明俄罗斯重视对华关系的初衷不变。

  9月28日,梅德韦杰夫在上海签发了解除卢日科夫莫斯科市长职务的总统令。

  此前,普京曾称赞卢日科夫8月份提前结束休假回首都应对酷暑和森林大火;而梅德韦杰夫指责他玩忽职守,应对失当。卢日科夫自恃本国重量级政治家,居然扬普贬梅,并公然以“任期不满决不下台”向总统叫板。于是,俄罗斯和西方评论界大肆炒作梅普分裂,预言两人将为2012年总统职位打得头破血流。普京9月6日在会见各国俄国通时有关“罗斯福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并未违宪”的言论,则被俄国内外的好事者说成是普京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的宣言。

  然而,普京9月28日在莫斯科表示支持总统令,批评卢日科夫对抗总统。谣言不攻自破。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