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财富爆炸的年代 陈序:美元灌水中国受淹_顶尖财经网

叶檀:财富爆炸的年代 陈序:美元灌水中国受淹

加入日期:2010-10-29 16:06:0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厉以宁:垄断改革必须分期分批进行
  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变局大幕开启。
  10月2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扩内需首次单独成章,以从未有的表述和地位确定扩内需,尤其是消费战略。
  然而,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转变发展方式还要靠改革来推进。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存在着体制性障碍,比如,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增加劳动者收入,然而,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市场经济改革中还有一些改革要继续进行,其中包括投资决策的主导权,应是让市场具有主导权,而不能够完全由政府来掌握主导权;行业垄断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改革没有到位。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潜在市场应让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允许农民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
  南都:在中美两国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经过断断续续的长期争执不下后,美国众议院近日通过了一项法案,授权美国相关部门可在中国不允许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下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你如何看待弱势美元周期下的人民币汇改问题?
  厉以宁:人民币大幅升值是不可行的,对中国经济有害。如果大幅增值,我们的出口将会削减很多,下岗工人会增加。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是对的,但应该放宽浮动的区间,让企业逐渐适应汇率变化的过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靠技术进步,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打开国际市场。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实行出口地区、出口产品的多样化。
  南都:近期爆发的汇率之争,中国不可避免地处于问题核心,但是全球贸易失衡反映的是国内储蓄和投资失衡,这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而非汇率微调。中国的现状是,消费的比率太低、储蓄率太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呢?
  厉以宁:由于海外经济体或将在长时间内面临低增长、弱需求的新常态,中国的出口以及服务于出口的投资将不再可能举起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旗。意味着要求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强调加大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这样才有利于国内的均衡。
  整个来说,扩大内需做了很多工作,但最重要的是增加劳动者收入,首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十一五的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了11.4%,大幅超过7.5%的既定目标。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实际上,在十五和十一五的大部分时间,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在此期间,国家税收的增速却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说明,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潜在市场,应让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城里人愿意下乡经营农业,有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允许农民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农民的自有房屋也可以抵押、转让,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进而为土地经营权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
  南都:有观点认为,增加消费的根本之策在于使我们的增长从依靠资源投入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上。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率和附加价值的实现途径。你如何评价呢?
  厉以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短期内实现不了。市场经济改革中还有一些改革要继续进行,其中包括投资决策的主导权,应是让市场具有主导权,而不能够完全由政府来掌握主导权。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要减少,应注重于宏观调控上。
  垄断改革要分期分批进行取消垄断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否则会出现经济震荡
  南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还存在着若干重大的体制性问题。比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市场化,行政定价通常按照计划经济的惯例压低价格,而价格扭曲又使市场力量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受到很大压制,造成稀缺资源的大量浪费。在您看来,这需要进行改革吗,应如何改?
  厉以宁:当前价格体系改革已经不算是改革的难点了。因为企业有活力了,价格改革就顺理成章了。走资源节约的道路,首先要理顺资源价格,对她的改革一点也不能放松,资源包括:土地、水、矿产品、电,等等。这些价格应逐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来进行改革。
  应当改革资源定价体制。要按照资源不同类型、不同用途来定价,或者按量的消耗程度来定价。用水、用电都是这样。有些行业消耗能源过多,对这一行业,资源价格就应该高一些。
  南都:有媒体报道,我国在一些地方出现国进民退的倾向,加上银行信贷向国有大企业倾斜,小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围绕重要行业中,国有企业究竟应当进还是应当退的争论又起。有些观点认为,在这些行业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不但不应当降低,还应当提高。您是建议进还是退呢?
  厉以宁: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个人认为要实现公平竞争,避免行业的垄断。有竞争力的企业都应该上,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该淘汰就淘汰。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中国企业,他们能走到国外,都表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
  南都:我们看到,行业的垄断并没有被打破;即使改革也是很缓慢地推进。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厉以宁:行业垄断的存在表面上看是结构问题,实际上是体制问题。行业垄断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改革没有到位。推动起来很缓慢的原因很多,比如推动国有垄断企业改革,意味着政府要对自身进行改革,改革由此进入更为艰难的攻坚战。
  我的观点是,除非国家对某些行业有特别需要,其他的都应该走向市场化。不过,推进行业垄断改革,不能全面铺开,要分期分批进行。取消垄断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否则,出现经济震荡也不行。
  建立三板市场非常重要未上市的股份制企业需要有地方交易自己的股
  南都:银行信贷青睐国有大企业,若小企业起不来、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型就不可能实现。发挥小企业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您有哪些建议呢?
  厉以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小企业是主体中的主体。没有资本市场,技术创新的范围和影响就不会那么大,所以资本市场很重要,能把民间资本通过证券市场渠道分布到国家最需要发展的部门,但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整。完整资本市场包括主板、中小企业版、创业板,三板(场外市场),我们目前还缺三板市场,就是未上市的股份制企业需要有地方交易自己的股票。因为上市公司要么是主板、创业版,毕竟是少数,更多是未上市的企业,他们的股票不能在第三板上流通,投资者容易吃亏,找不到转让的地方,地下活动就开始了,因此,建立三板显得尤为重要。
  南都:你的股份制理论为国企改革、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您如何来评点她的成长历程?
  厉以宁:股份制有争论,中国的股份制是早产的,还是及时的?这是争论的第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股份制是早产的,市场经济还没有搞起来之前,就将股份制拿出来,就被叫做早产儿。我的回答:市场经济的建设是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不重新构造谈什么市场经济?所以股份先推出来一部分,这样才既有经验,又能搞好。中国股份制不是早产,而是随着改革的进程中应时而生。
  第二个争论:股市是不是赌场?我的看法:资源配置需要场所,建立一个平台,这样才可能做到企业重组,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分两类:第一类,生产销率:多投多产,少投少产。在一定投入情况下,投入越多,生产效率越高。此观念在经济学中是主要的。第二类,资源配置效率:假定投入不变,在既定投入前提下,有各种资源配置。用A方式配置产生N效率,用B方式配置产生N +1效率,也就是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是同样重要的,股市是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在这种投入情况下,通过股市、证券交易所,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效率提高了,也就是说这不是赌场,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好平台。
  第三,股市黑?毕竟中国股市刚起步。法律法规不健全,证券法虽然出台,但还有配套法规没有跟上去,管理经验缺乏,股民当中有很多对股市并不了解,因此就会受到欺骗。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不按规定公布信息,误导别人等各种原因造成。我们承认,股市中的还有不健康的东西,诈骗的信息,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能不要股市,在股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立法、健全制度、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所有这些都是我当时的观点。所以在这些争论中,经过实践检验,我们认为中国股市应着重在改。进入21世纪以后,证券法配套的制度相应出台,监管也加强了。

 

  沈骥如:人民币不具备短期内大幅升值基础
  近一段时间,美国一直在敦促人民币升值。其实,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争端,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和一个开始走下坡路的超级大国在经济货币问题上的较量。从中美两国的形势来分析,人民币并不具备在短期内大幅升值的基础。
  先来看美国为什么施压人民币迅速大幅升值?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高居9.5%-10%,今年财政赤字增至1.47万亿美元,占GDP的10%。为了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提出了要出台新的刺激经济计划,实行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提出今后6个月每月1000亿美元的规模来购买资产(银行债券或美国国债,实际就是大量印刷钞票和美元贬值)。美国政府还提出了贸易倍增计划,为此,美国需要通过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以达到减少中国商品进口,增加美国商品出口、增加美国就业和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效果。
  但靠人民币升值显然难以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包括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就曾指出,人民币升值只会让美国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上升,加重美国民众负担,进而传导至企业层面,增加企业成本,最终,赤字不仅不会下降,反而可能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实际对美国经济具有破坏性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人为操纵货币升值或贬值,都达不到操作者原先的目的,反而会造成本国、甚至全球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害经济的发展。
  人民币如果非市场化地快速升值,首先必然沉重打击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造成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所以维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安定问题。其次,升值预期将导致大量热钱的流入,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并造成我国资产价格的上升,吹大我国的楼市、股市泡沫,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显示,2005年汇改以来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24%,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9.34%,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0.49%。所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幅已经相当大了,目前不存在迅速、大幅升值的基础。
  如果加快人民币升值,只有中国对美国的外贸顺差持续地大幅上升,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减少,从2005年的3000亿美元降到了今年的1000亿美元。近几个月来的国际收支正在趋向平衡,所以,人民币并没有短期内大幅升值的基础。
  今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要依赖市场的力量,增加整个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会只是单边的上扬或下跌。
  此外,国际资本往来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区域特征。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能只考虑美元,还要考虑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所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人民币实现了完全的自由兑换,成为世界上一种新的重要的硬通货,即一种新的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那时,中国经济的规模可能与美国持平,各国需要大量买入人民币以便购买中国货物、劳务和在中国投资,并把人民币当作可以保值升值的财富储藏起来。对人民币的需要不断增加,人民币自然会升值,这是一个长期趋势。这个长期趋势与我国现在短期维稳的目标是有矛盾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快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高善文:加息强化股市四季度上涨势头
  展望四季度,我们对流动性和市场的趋势仍抱有相对积极的态度
  从三季度数据来看,经济增速已经从二季度的快速下降中稳住阵脚,出现了一些温和恢复的迹象。这一过程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可能仍将持续,但经济重拾强劲的上升势头可能尚需时日。毕竟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多压力需要逐步消除;财政政策,尤其是与地方融资平台相联系的财政政策仍处于退出过程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私人部门投资短期之内恐怕很难出现非常快速的增长。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不会高歌猛进;徐图进取可能是更为现实的情景。 从需求角度来看,在大部分高耗能的重工业领域,需求可能仍然较弱,例如工业用电、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的生产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节能减排、强制限电可能是这种现象的成因之一。但如果考虑到私人部门投资意愿的削弱,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积累的压力,我们怀疑即使没有节能减排等短期扰动因素,经济中与投资密切联系的部分需求可能同样比较弱。
  在这一领域之外的其他需求,则已经逐步从二季度的快速下降过程中稳定下来。在微观层面,乙烯产量增长、BDI指数在进入三季度以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恢复迹象;在宏观层面,无论是PPI环比在三季度的走强,还是工业增速的环比上升,都暗示了经济的环比动量在温和恢复,至少是稳定下来。
  在经济增长稳住阵脚的同时,三季度的流动性平衡较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出现了改善。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出现了下降,经济名义增速从二季度的16.5%继续回落到三季度的15.4%;5月以来顺差的相对规模持续上升,信贷投放中性偏紧,流动性供应总体而言是相对宽松的。从微观证据来看,票据贴现利率在6月末和9月末均有明显的下降,民间利率扩散指数也出现了小幅下降。流动性状况的这一阶段性改善,看起来可能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名义增速和贸易盈余的方向出现不利的转折。
  在流动性平衡改善的推动下,我们在年初提出的上半年不乐观,下半年不悲观的判断看起来已经大部分成为了现实。从三季度各资产类别的表现来看,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价格小幅反弹,成交明显回暖;上证综指则在7月初以来从不到2400点震荡上行到3000点以上;债券市场整体表现偏强势,利率产品收益率狭幅震荡,信用产品收益率下行;商品市场尤其是一些农产品的涨幅颇为惊人;在另类资产层面,艺术品市场,例如彩金币中的代表性品种贵妃醉酒,其价格已创历史新高,整个三季度关于红酒、期酒价格大幅上涨的报道也频现报端。资产类别的单独上涨固然可以用各自的丰富多彩的理论去诠释,但短期内各资产类别的同时上涨似乎只能归于流动性改善这一单一的原因。
  在这样一个流动性较为宽松的宏观背景下,央行近日的加息举动并没有逆转市场的趋势。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对控制通货膨胀而言,中国的利率政策直接效果不大,加息对总需求的抑制作用也并不是非常明显;对资本市场的趋势而言,加息通常是强化市场既有的趋势,很少造成市场的逆转。考虑到目前CPI指数仍处于波动上行的通道中,明年二季度前后的高点可能达到5%,未来加息可能在所难免,但对市场趋势仍然很难构成决定性的影响。
  综合考虑流动性、经济运行与政策取向,展望四季度,我们对流动性和市场的趋势仍抱有相对积极的态度。对于权益市场而言,由于美联储会议以及G20会议近在眼前,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仓位弹性,重点配置资源、消费、医药以及新兴产业。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在压力越来越大的债市环境中,波段操作需格外谨慎,年初以来的牛市思维可能不再适用。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考虑到四季度供给相对较高,并且需求可能不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市场价格维持平稳或略有下降的概率较大。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