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明星跳槽吓退基金 QFII三季首度出击42只股_顶尖财经网

华谊兄弟明星跳槽吓退基金 QFII三季首度出击42只股

加入日期:2010-10-27 8:12:29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聚焦三季报 QFII三季首度出击42只股
  编者按:
  三季报披露渐入高潮,目前沪深两市共有98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而三季度机构的投资轮廓也开始浮出水面。一直被市场称为先行者的QFII,由于对市场具有先知先觉的把握能力而备受关注。三季度QFII大幅增仓,并出现在9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其中新进驻的个股达到42只。
  QFII三季度大举加仓
  谁能够在节前提前布局强周期股?以摩根大通为代表的QFII机构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最新一期QFII月报显示,摩根大通先锋基金在8月份不仅维持股票高仓位,而且果断地提高金融行业的持有比例,占据了市场先机。另外,包括申银万国蓝泽系列基金则在同时继续提升保险行业的持股比例。而这近乎完美的操作,也使得QFII在10月份强周期上涨行情中斩获颇丰。
  Wind数据显示,QFII出现在其中9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合计持股数量为118074.58万股,较二季度的101880.90万股增加15.89%。
  资料显示,市场上一向以先知先觉著称的QFII在9月中上旬已进行了显著加仓。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QFII在9月6日-9月17日期间显著加仓,不过,加仓对象不再集中于周期股。
  根据彭博数据,海通证券估算,截至9月17日,QFII投资A股的股票仓位从上期的74.86%大幅提升至84.54%,增加了9.68百分点。剔除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7%的影响,QFII A股基金为主动增仓。
  42家公司成QFII新宠
  截至10月26日,沪深两市共有98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而三季度机构的投资轮廓也开始浮出水面。
  Wind统计显示,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91只个股中,QFII新入驻42只个股、增仓16只,减仓18只,留守15只。其中,42只新建仓的个股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等三大行业。
  QFII新建仓在200万股以上的股票分别是马钢股份(1618.79万股)、祁连山(1277.26万股)、南宁糖业(802.99万股)、万通地产(701.49万股)、汉商集团(669.23万股)、华海药业(664.93万股)、华发股份(657.29万股)、置信电气(639.54万股)、西部资源(433.87万股)、斯米克(377.64万股)、曙光股份(355.57万股)、大元股份(307.65万股)、西安民生(299.99万股)、美利纸业(293.09万股)、航空动力(275.99万股)、青岛碱业(275.51万股)、山东海化(237.97万股)、四维图新(237.64万股)、三峡水利(236.66万股)、圣农发展(200.02万股)。
  此外,QFII三季度也大举加仓宁波银行25000万股,成为报告期末QFII持股数量最多的个股。除宁波银行外,QFII还大举加仓格力电器2814.72万股、万通地产701.49万股、宇通客车393.90万股、华天酒店361.35万股、柳化股份274.99万股等。
  细数QFII七大新宠

 


  南宁糖业(000911)
  建仓股数:802.99万股
  南宁糖业三季度受到资金青睐,日兴资产、富通银行以及摩根士丹利3家QFII机构纷纷入驻,合计买入近千万股。
  2010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07%;营业利润0.40亿元,同比下降53%;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加16.5%;基本每股收益0.30元。业绩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与马丁居里诉讼案获胜后,和解款计入利润表。
  国海证券分析师孙霞预计,第四季度公司业绩将改善。公司上半年机制糖的收入为8.48亿元,按照上半年食糖现货价格的均价进行初步测算,公司上半年销售的食糖可能在20万吨左右,而第三季度公司的销售量也较少。南宁糖业将于11月4日开榨,预计四季度公司食糖将价量齐升带来公司业绩的改善。
  汉商集团(600774)
  建仓股数:669.23万股
  汉商集团近两年前十大流通股东无机构列席,但三季度股东户数环比减幅达18%。这源自5家机构建仓:QFII保诚资产独揽669万股,信诚基金两只产品买入600万股。鹏华创新、农行企业年金新进348万股、300万股。超过11%的流通筹码已为机构所持。
  三季度该股股价急涨44%,对应机构建仓成本应在7.8元左右。四季度回调,但上周五三季报一出,股价便涨停。9.07元的现价尚未脱离机构建仓成本。
  从基本面来看,公司拥有三圈一中心的商场门店,物业皆为自有,都属于优质稀缺性商业物业。其中汉阳商场地处钟家村商圈,新楼旧楼共有23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21购物广场地处王家湾商圈,目前有12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新武展购物中心位于武汉国际展中心区,拥有3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为武汉单层面积最大的商城。
  华海药业(600521)
  建仓股数:664.93万股
  华海药业是目前QFII新增较多的个股,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7家基金,1家QFII,共持有8376万股。其中,QFII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持有664.93万股,为三季度新进;大成系3只基金持有3588万股未变。
  三季度公司取得收入 6.9 亿元,同比增长 8%;取得净利润 8,822 万元,同比下降 12.6%,折合每股收益0.20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 36%,中金公司分析师孙亮认为业绩低于预期。
  当前公司 80%的收入来自于普利和沙坦类原料药。随着国内生产厂商增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延续二季度持续下降,影响公司业绩。另外,三季度是传统淡季,公司开展停产检修,价格下降和浙江省内节能减排压力影响了公司业绩。
  斯米克(002162)
  建仓股数:377.64万股
  二季度末,斯米克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仅有1家保险公司,而在三季度,共有2家QFII、2家基金、1家私募基金新挤进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公司三季报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84亿元,同比增长1.96%;营业利润为1396万元,同比增长275.30%;利润总额为1792万元,同比增长54.2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724万元,同比增长65.48%;每股收益为0.04元。
  销售和毛利率下降拖累第三季度业绩增长。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63亿元,同比下降7.57%。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受房地产调控影响,陶瓷产品销量下降所致。同时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成本提升,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0.30%,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天相投顾认为,锂瓷土和黑滑石矿的影响业绩可能在2011年或以后。公司和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发的含锂瓷土矿项目正在进行勘察,预计2010年12月完成勘探工作。江西省广丰县人民政府尚未提供黑滑石矿的详细勘探报告。
  大元股份(600146)
  建仓股数:307.65万股
  近日,大元股份公布三季报,相对于其略有盈余的三季度经营业绩,公司股权结构当中机构扎堆介入更引人关注。
  根据三季报显示,景顺长城、汇添富、华夏、富国等多只基金同时进驻该股,哥伦比亚大学也作为QFII代表列席该股第三大流通股股东。此外,中信证券尾随国信证券,在三季度买进201.64万股,与此同时,在二季度进入的国信证券,已经由第二大流通股股东绝迹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与之同时退出的还有另外七个流通股股东,三季度的股价狂飙让这些投资者迅速套现离场。
  记者粗略统计,八大机构席位合计持股1941.99万股,以10月26日大元股份37.08元的收盘价计算,机构累计持有该股7.20亿元。
  三峡水利(600116)
  建仓股数:236.66万股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受益板块,资本运作频繁的重庆本地股之一,三峡水利备受各路资金重视。
  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6家机构,合计持1801万股、占流通盘10.19%,重视程度为近两年来之最。其中,华夏复兴、华夏优势、华夏回报及华夏蓝筹合计新进1364万股,占流通盘的7.72%。社保基金首度现身便买入200万股;QFII德意志银行则入手237万股。股东户数也环比锐减20%。
  三峡水利近日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262万元,同比下降4.18%;实现每股收益0.27元。即使业绩平平,但公司三季度却受到华夏基金和QFII的热捧。
  值得一提的是,三峡水利6月30日刚完成5797万股定向增发,增发价仅为6.9元,其后公司股价一路扶摇直上,至今已达10元以上。
  国际实业(000159)
  建仓股数:92.29万股
  国际实业三季报显示,国际金融-渣打持有92.29万股,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股东。三季度至今,国际实业股价升幅达到79.15%,昨日收盘价为17.70元,按照三季度该股均价13.44元计算,QFII至今浮盈已经达到393.16万元。
  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027.95万元,同比增长16.05%。7-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77亿元,同比增长31.61%;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长18.18%。今年1-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62亿元,同比增长59.48%,净利润8634.79万元,同比下降5.77%,每股收益为0.3589元,同比下降5.55%。公司表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房地产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投.资.快.报 .李.燕.娜)


  产业链上下游冰火两重天 煤炭火电三季报一喜一忧
  中煤能源、国投新集、冀中能源等煤炭公司披露三季报,受销量和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增长。分析人士称,四季度煤炭行业继续向好,进入10月份后,各地煤价都不同程度地上涨,行业迎来旺季,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价格仍将保持小幅上升态势,若极端天气出现,将刺激煤价大面积上涨。与此同时,以煤炭为原料的火电公司由于成本上升,三季报则不太好看。
  煤炭量价齐升

 

  中煤能源(601898)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09亿元,同比增长14.21%;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525.64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60.65亿元,每股收益0.46元。公司1-9月实现原煤产量9208万吨,同比增长20.2%;商品煤销量8793万吨,同比增长30.2%;
  国投新集(601918)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262.1%;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54.04亿元,同比增长44.69%;利润总额133429.46万元,同比增长72.1%;净利润9.86亿元,每股收益0.53元。公司1-9月实现商品煤销量1030.3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74.08万吨。
  潞安环能(601699)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38.25%;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144.45亿元,净利润22.98亿元,每股收益2元。
  冀中能源(000937)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5.31亿元;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53.05%。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245.97亿元;净利润18.38亿元,同比增长43.78%;基本每股收益1.59元。
  西山煤电(00098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净利润8.67亿元,同比增长39.45%。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156.15亿元,其中煤炭主营业务106.03亿元(含煤炭贸易),同比增长了32.94%;净利润25.71亿元,同比增长33.66%;基本每股收益0.82元。
  火电营业成本上升
  受煤炭涨价影响,火电公司的三季报业绩并不好看,有的甚至出现亏损。
  华电国际(600027)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亏损3.48亿元。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305.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1%,主要原因是发电量增加和煤价上涨。
  国投电力(600886)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减少6.87%,1-9月的净利润为4.45亿元。公司1-9月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8%,公司称其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合并范围内装机容量同比提高,营业成本相应增加;二是受经济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发电量上升,营业成本相应提高;另外火电企业燃煤单价整体上升,其中国投北部湾发电、国投宣城上涨幅度较大。
  水电和热电公司的三季报业绩相比之下则好看一些。闽东电力(000993)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22亿元,同比减少了36.61%,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减少43.38%。1-9月的总营收为3.77亿元,同比减少9.29%,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36.01%。 
  *ST东热(000958)则预告2010年度业绩扭亏,而扭亏的原因是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热电有限公司合计15.6万千瓦产能将陆续关停,公司对上述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5亿元。2010年,公司对上述资产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据*ST东热公布的第三季度报显示,1-9月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521.8万元。(.中.证.网 .顾.鑫 .王.荣)


  上市房企三季度业绩负增长 前三季预收账款逾2000亿
  坐拥去年至今年年初销售火爆时的大量预售收入,房地产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整体实现稳定增长已成定局。但是,陆续出台的严厉调控政策还是对房企造成了影响,或是项目竣工放缓致使结转减少、或是保留部分收入至年底结算,今年第三季度,56家已公布三季报上市房企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环比降幅更是达到35%。
  第三季净利环比大降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申万房地产行业136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6家上市公司公布2010年三季报,由于结算收入的增加,近7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
  该56家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合计为1193.23亿元,同比上涨24.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57.68亿元,同比上涨25.80%。
  不过,今年年初至今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是对房企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第三季度,已公布三季报的5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30家上市公司单季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占比将近60%。
  该56家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合计为374.05亿元,同比上涨9.45%,但环比二季度相比则下降15.6%;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42.13亿元,同比略微下降1%,但环比二季度则大幅下降35.28%。
  分析人士认为,第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结转收入减少,跟开发商项目竣工速度放缓有关,也不排除部分开发商保留部分收入至四季度结算。
  四大地产龙头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的业绩在行业内仍然遥遥领先。四家公司前三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96.80亿元,同比增长1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83.29亿元,同比增长28.65%。四大龙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都非常明显,但第三季度业绩则呈现分化态势,金地集团、招商地产单季净利润同比下滑;而环比二季度来看,除金地集团外,其余三家龙头公司单季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均出现下降。
  今年第三季度地产公司的现金流有所好转,截至三季度末,该56家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量合计为-521.83亿元,去年同期该数值为392.93亿元,今年中期则为-576.87亿元,三季度单季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5亿元。
  56家公司中,半数公司单季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正值,而万科、金地集团第三季度现金流也有较大幅度改善,单季现金流净流入量分别达到83亿元和31亿元,位居前两位,但现金流最为紧张的保利地产仍以-27.59亿元的净流出量排名最后,招商地产净流出2.39亿元。
  与此同时,56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预收账款2212.3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8.5%,为全年业绩的稳定增长打下基础。但与今年中期72.32%的同比增幅相比出现下降。四大龙头的预收账款同比均大幅增长,合计高达1385.34亿元,同比增长61.41%,显示出龙头公司在调控政策背景之下良好的应对策略及推盘节奏。
  二三线房企快速增长
  尽管龙头公司业绩依然占据大部分比重,但部分二三线地产公司也显示出快速增长势头。
  津滨发展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5亿元,同比增长15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8万元,同比增长395%。第三季度公司同样取得不俗增长,营业收入增长142.32%,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高达671.54%。公司还同时预计2010年净利润为9095.85万至9922.7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55至0.06元,同比增长450%至500%。
  津滨发展表示,除去部分出售资产的收益之外,公司开发的滨海国际项目2009年至2010年销售情况良好,在2010年度确认销售收入。
  地处河北的荣盛发展也取得了大幅增长。该公司项目多集中于三线城市,由于可结算面积增加,以及结算价格上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45.79亿元,同比增长110%,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58.5%。公司还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70%。
  业内认为,今年4月份起陆续出台的地产调控政策,更大程度上是针对此前房价涨幅较大的一线城市,相比而言,二三线城市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在一线城市遭遇严厉调控之时,那些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发展中早期、房价还有上升空间的二三线城市反而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进而价量都呈现出同一线城市不同的分化走势,当然也提升了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
  据wind统计,已有13家地产公司对2010年度业绩进行预告,其中9家公司预喜,包括津滨发展、华丽家族、滨江集团、荣盛发展、合肥城建、广宇集团等在内,均属于二三线地产上市公司。
  商业地产成价值洼地
  在住宅开发市场遭遇政策洗礼的同时,商业地产由于市场价格相对较低、政策限制相对较少而拥有了更多的吸引力。
  从三季报业绩表现看,万通地产等商业地产公司业绩同比均实现增长;世茂股份继中期业绩同比大增744%后,预计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事实上,从市场价格来看,商业地产的价值目前仍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戴德梁行研究数据显示,在住宅市场价格达到顶峰、地产调控政策频出的二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租金为204元/平方米/月,南京为93.6元/平方米/月,杭州为114元/平方米/月,而武汉仅为59.4元/平方米/月。相比住宅市场的价格涨幅和所受的政策限制,商业地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上半年经济复苏强劲,商业地产需求量增加,再加上大量流动性进入,四季度商业地产租金和入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坦言。
  正是如此,万科、保利、金地、首创、中粮等地产大鳄均表示未来将加码商业地产。保利地产便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持有的商业物业投资比例提高到30%。
  地产人士指出,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从建造到招商,再到后期运营管理,通常需要长达3-5年的培育期,资金回笼周期相对较长,这无疑对开发商的资金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今年9月保监会发布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为商业地产开发商打开了保险资金进入的通道。根据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将仅限于商业、办公,以及与保险相关的养老、医疗等不动产,且5年内不得转让。据业内估算,未来约有4500亿元的保险资金可以用于投资商业地产。
  保险资金进入商业房地产领域,有利于目前被明显低估的商业地产项目体现其应有价值,提升物业品质。同时引导更多开发商从事优质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戴德梁行中国投资部助理董事曹建指出,目前经济形势稳步向上,但房地产政策仍有较多调控。在当前的市场气氛下,买卖双方处于价格僵持期,以致今年大宗物业交易市场没有去年活跃。然而明年,随着险资入市,会有更多商用物业的大宗交易出现,而一些大型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也将最先获益。(.中.证.网 .王.锦 .于.萍)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