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宋鸿兵:从现在起到2024年是世界经济长期熊市
叶 檀:加息无能为力 反而火上浇油
美联储:每月多印钞1000亿 全球经济面临定时炸弹
李稻葵:暗示利率可能加至等于CPI
李大霄:这两类股仍是主流
索罗斯:注册资本一港元 接钱接到手发软
皮海洲:只是结构性牛市 大牛市并没有来
左晓蕾:绝不让汇率之争变成贸易战导火线
宋鸿兵:从现在起到2024年是世界经济长期熊市
因受到美元的挤压,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升值,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前日,印度央行强势干预本币升值;昨日,巴西宣布采取措施减缓雷亚尔的升值趋势。此外,中国也于前日夜间宣布加息。货币战争会不会又一次爆发?新兴经济体会不会受到传统经济强国的新一轮绞杀?在金融危机爆发两周年之际,南方日报就上述问题专访了对此问题深有研究的宋鸿兵先生。
在南方日报的经济会客厅里,宋鸿兵告诉记者:在2006、2007年,我就探讨过次贷危机为什么会爆发。他说,当时正在房利美工作,《货币战争1》中间也提到过两房,两房为什么这么冒险地使用这么高的金融杠杆等等问题。在他看来,美国经济出现危机是个显而易见的事情,包括现在我们面临的二次衰退,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美国经济问题究竟在哪里?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美国的经济状况究竟恶化到什么程度?
宋鸿兵:我用历史情况做一个比较。在1929年到1941年这12年之间,美国的失业率最低的时候是14%,最高的时候是25%,平均失业率是18%左右。美国现在真实失业率在17%左右,也就是现在的严重程度和30年代是完全可以相提并论的。虽然在1933年以后连续出现几年的正增长,但我们仍然称整个30年代为大萧条。为什么?就是失业率。这次也一样,无论你政府的GDP修正成多少,意义不大,就是这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处在经济上的水深火热之中。
南方日报:现有的美元货币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导致了今天的危机?
宋鸿兵:美元货币制度的问题在于: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是不能够承载世界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这样的职责。如果使用美元作为世界结算的货币则美国一定输出货币,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进口商品。由此带来的贸易逆差是天然不可逆的。随着美国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只要超过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大家对美元的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大,美国输出货币越来越多,贸易赤字会累加越来越高。美国创造不出这么多财富来还要输出货币,就总是欠别人钱,久而久之在财政体系中反映出来。
对于一个货币承担世界结算职责的主权国家,双赤字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双赤字使美国国债增加,而国债增加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就会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很大的压力。从1971年到现在39年的积累,债务压力这个堰塞湖的水位就越来越高,美国出现的危机就是典型的债务危机。
美目前措施能否有效?
南方日报:如您所说,此次危机根本上来说是债务危机,而美国政府目前的举措并不能有效解决这场危机,那么按照美国政府目前的做法,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宋鸿兵:奥巴马采取的政策,就是借更多的钱把之前的债还了。但是现在这笔债也是要还的,2012和2014年就是这笔债的还债高峰。2012到2014年这些债务加在一起9.6万亿,这两者之间也是一个巨大的债务坑,你能勉强翻过第一个高峰,也断然翻不过第二个高峰,因为那时候世界上没有这么多钱。
这个时候美元必然暴跌,或者通过印钞票来解决问题。再或者,此时美国可能会将自己遇到的麻烦转嫁为其他国家的麻烦。比如刺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让原本在中国的大量投资逃往美国,让这些资金能够买盘;或者引发中东爆发战争,使中东的石油美元寻找避险通道,买下美国国债;或者搅乱欧洲金融,使欧元体系动荡。
我们能否走出危机?
南方日报:我们离走出这次危机还有多远?
宋鸿兵:战后美国婴儿潮人口占就业人口一半,全国人口的1/3。美国劳工部普查数据显示,一个美国人一生有明显的消费周期,在48岁时达到最大值。结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发现,按照婴儿潮时间的中位点1961年计算,婴儿潮带来消费刺激持续48年,48年后也就是2009年,从此开始消费能力下滑,这就是为什么爆发危机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现在就正处在这个拐点的位置上,从现在起到2024年将是一个长期的熊市,直到2024年下一个人口消费周期才能将经济重新拉上来,进入另一轮上升。
进入拐点后,财政和货币两个政策都会失效,因为不可能逆转人口周期,这就是现在美国的问题。在《货币战争2》中我把它称作消费冰河期,这个周期内经济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二次衰退也是必然到来的。
南方日报:您前面提到主权货币无法承载世界储备和交易货币的职责,那什么货币能够做到?
宋鸿兵:我认为在美元体系崩溃时,黄金必然再次货币化,才能挽回全世界投资人的信心。
未来的世界货币必然是一种超主权货币,主权货币无法担当。这种超主权货币可能是黄金或者碳排放。在《货币战争1》中我已经反复强调了黄金的重要地位。碳排放则是西方统治精英将环保货币化的结果。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来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欧洲国家却正在把它金融化,变成金融产品,出现碳信用卡,甚至把它货币化,可能成为央行的储备货币。
叶 檀:加息无能为力 反而火上浇油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季度宏观解决数据。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趋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针对今日公布的经济数据,
财经评论人叶檀为您做独家解读,叶檀认为,此次CPI数据和GDP数据均好于预期,9月份CPI同比增长3.6%,属于预期下限,而10.6%的GDP增速较快,应该说此次经济数据很漂亮。
叶檀并不认为此次加息意味着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按常理推测是这样,但全球经济进入这么复杂的局面,而通胀考验已经到来。虽然CPI同比增长3.6%,低于预期数字,但居民工资未涨,粮油、白糖等价格都在上涨,收入分配改革尚未做到位,通胀已从大宗商品传导至日用品,如与加息配套的措施做不到位,加息不但无法应对通胀,反而更会火上浇油。
美联储:每月多印钞1000亿 全球经济面临定时炸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名官员19日说,美联储即将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其中一名官员说,定量宽松将达每月1000亿美元规模。
所谓定量宽松政策,就是美联储动用美元购买各类债券和不良资产,其实质就是开动印钞机的替代说法。此举必将引起美元进一步贬值。
宽松规模
每月高达1000亿美元
路透社19日报道,尽管美联储内部对待非常规货币政策分歧明显,但主流观点似乎认同美国经济仍需进一步刺激政策扶持,而这很可能通过增加购买财政部债券实现。
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行长丹尼斯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们要推出下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数额必须大到能发挥作用。他说:按照我们先前每月投放1000亿美元的一贯做法,我认为这个数字当然在考虑范畴内……但如果整个项目总额只有1000亿美元,那就太小了。在此此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0月15日已经表示,由于失业情况依然严峻,通货膨胀有过低风险,美联储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使通货膨胀率回到适当水平。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期间维持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购买了大约1.7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关联债券和财政部债券,以降低市场借贷成本。
仍存变数
相关措施下月出台?
美国经济需要更多刺激政策似乎成为美联储的核心观点,但尚未获得全体美联储官员一致支持。
美联储达拉斯分行行长费希尔说,虽然经济增长速度不足以增加就业岗位,但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的条件仍不成熟。而芝加哥分行行长埃文斯不仅支持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并且反复呼吁应实现美联储的物价水平目标。实现物价水平目标要求美联储忍受一段高通货膨胀时期,从而抵消通胀率低于美联储默认正常水平之下的时期。
美联储理事会理事伊丽莎白·杜克说,进一步货币宽松对美联储11月会议而言并非板上钉钉,现在与会议召开其间,仍存许多变数。
分析人士预计,在11月初举行的下一次利率决策例会上,美联储的相关措施即有望出台。
世贸警告
货币战将引起贸易战
美联储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打压美元汇率跌至10个月新低。新兴经济体正对抗热钱涌入境内资本市场。中国人民银行19日宣布加息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放缓。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19日说,近期一些国家关于汇率政策问题的争端可能会危及全球贸易。拉米在当天说,近期各国在汇率政策问题上的争端可能依然会危及全球贸易。汇率问题虽然目前还仅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这个威胁对于贸易来说可能非常危险。如果各国对待汇率问题如果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那么得之不易的经济稳定和复苏进程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此前一天,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中国上海也警告,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不保持合作,继续纠缠于汇率纷争,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将处于危险之中。
G20峰会货币战争关键战
美元指数最近似乎没有要止跌的势头,越来越多的国家被拉入这一场汇率之争,美国也似乎要把货币战争的硝烟引到下一个交锋的战场--11月11日举行的G20首尔高峰会议。
10月15日,美国推迟在人民币汇率上向中国发难。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原定公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到11月2日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和11月11日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之后再公布。美国财政部表示,推迟发布上述报告是为了利用G20峰会这一机会,在此问题上取得更多进展。盖特纳也表示,他将在G20财长会
议上继续呼吁其他国家一起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这一举动直接将当前关注的货币争端焦点引到了下月举行的G20首尔峰会。
不过,一场纷争很可能在本月22日召开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提前展开。有分析人士认为,与会官员预计将就近期汇率争端进行讨论。此前在10月8日当周的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汇率争端就已经成为首要议题。国际上不少声音担心,如果不找出一条探讨汇率问题的新路,全球将面临货币战争或保护主义加剧的风险,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也将面临巨大威胁。 据《南方日报》
媒体声音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美国的印钞策略,将加大亚洲热钱压力,这也让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经济体面对的两难局面进一步恶化,这些经济体一方面面临要求其允许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同时又担心资金流入激增会破坏本国经济的稳定。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国内经济强劲的增长加上西方国家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庞大的资金流涌向新兴市场,但这种繁荣背后潜藏着风险。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可以通过推迟加息来避免更多热钱流入,但这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另外,如果新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将导致大量资金外逃。
诺奖得主称货币战争无赢家
有迹象表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西方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在给广大新兴市场带来新的风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近日频频警告说,美英再度大开资金闸门,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热钱大量涌入以及资产泡沫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给当前世界经济埋下了一颗最大的定时炸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19日表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而货币战,将没有真正的赢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发展本国经济上,只有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回暖后,一些国家才有提高币值弹性的更大空间,否则它们也无法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和民众利益。在他的新书《自由落体:美国、自由市场和下滑的世界经济》中,斯蒂格利茨警告,当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候,一些国家往往只从自身利益考虑,但是当前,全球通过协调步调来共同制定复苏战略显得尤为关键。
当问及他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可能采取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看法时,斯蒂格利茨批评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汇率争端的乱局,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造成新的资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