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国:重大转折 券商:暂时要歇歇了_顶尖财经网

韩志国:重大转折 券商:暂时要歇歇了

加入日期:2010-10-20 18:00:2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韩志国: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折
  10月19日晚间,针对央行宣布的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消息,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连发两条评论指出,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折,中国应该进入加息通道。
  韩志国称,央行在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大幅提高长期储蓄存款利率,证明了他一直以来作出的中国经济拐点将在第三季度出现的判断,也标志着3年来宏观货币政策的转折性变化。虽然负利率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改变,但这是向正确的货币政策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也表明中国开始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韩志国认为,央行决定加息25个基点,这是正确的政策选择。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的存款利率分别提高25、46、52和60个基点,而所有的贷款利率都只提高20个基点,其目的是吸收长期储蓄又不限制投资,息差的大幅缩小对商业银行明显不利。在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加息,说明三季度经济状况不好。


  券商:逼空行情暂时要歇歇了
  国联证券发布研报表示,3000点上逼空行情结束,后续风险大于收益。中国的加息以及美元反弹、大宗商品回落等诸事件将对A股形成较大、且长远的影响,使前期由弱美元、强商品及高流动性预期推动的行情出现快涨快跌。
  国联证券指出,央行货币政策从短期来看必须为控制通胀趋势、消除负利率水平,及平抑资产泡沫而努力,长期央行有义务消化近10年超发货币、增加居民收入,及改变因低利率而导致的国民财富流失现象。因此,中国有先于诸发达国家加息的必要,亦有逐步走向一个较长的加息周期的必要。在临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之后,货币政策从紧趋势将延续。
  国联证券还称,在美元反弹,人民币升值可能告一段落之际加息可能意味着热钱流入将低于预期,同时人民币汇率更可能进入稳定期。中国在G20峰会之前加息,且加息25个基点与美国惯例接轨,可能对全球量化宽松浪潮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全球流动性泛滥局面。


  林喆:加息将对房企经营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加息将对房企经营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将提高;购房需求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从而影响到房企销售,毛利率也将下跌。业内预计,明年开始,房地产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
  开发成本提高
  国信证券指出,从政策手段看,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等收紧的货币政策将直接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费用。
  市场预期,2011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会提高,也就是说,开发商开发贷款的利息将增加。而财务费用的增加会影响到开发商的存货周转水平、项目盈利能力。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在60%以上,而在直接融资受阻后,国内房地产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信贷资金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这一行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在货币政策从紧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间接融资成本无疑将提高。
  业内专家指出,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提高,不仅仅体现在财务费用中的融资成本。加息后,居民月供将上升,在高房价和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居民购房成本上升将导致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变得更为困难。
  银河证券研究员丁文指出,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环节无疑会受到信贷收紧的影响,销售量下降趋势将逐步显现,必然将影响到现金回笼和资金周转效率等。在目前的高房价下,房贷成本增加将进一步削弱人们的住房购买力。
  有研究报告显示,加息等信贷收紧政策将直接遏制人们对投资性购房的需求,因为这种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廉价资金驱动的,在信贷条件宽松的时候,这种需求以类似保证金交易的形式逐步放大。货币政策从紧首先遏制的就是这种投资性需求。
  行业整合加速
  业内专家指出,加息后,首当其冲的是负债率高、资金实力欠缺的一些中小地产商。如果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销售不畅,资金回笼阻滞,那么对实力平平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很大。
  在房地产行业,三项核心资源即土地、资金(包括融资渠道)和开发能力的分布并不均衡,三项资源都很强大的企业并不太多。加息后,拥有多元融资渠道的房地产企业将在竞争中逐渐显露优势,加快土地资源的获取,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这种优势在房地产龙头企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未来房地产股出现结构性分化在所难免。
  21世纪不动产市场总监林蕾认为,资金实力是房地产行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能否以多元化方式获取土地则是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加息后,货币资金充裕的大型房企将获得更多的要素资源。
  目前,房地产市场逐步趋冷,行业竞争也在加剧。随着货币政策日益趋紧,一些管理水平差、产品定位不清晰的企业有遭受淘汰的可能,而具备忧患意识的品牌公司往往具备先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马光远:突然加息 预示通胀已成经济首要任务
  在8月份CPI再次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创新高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胀向恶性发展已经提升为央行首要的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这是自2007年以来,时隔34个月央行第一次加息。这次加息特别令人意外,就在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还表示,中国年内不会加息,而且,就时机而言,恰逢全球汇率战争一触即发,欧美逼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加息,不仅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更会使得热钱加速涌入,而央行在这个时刻依然加息,剑指何方,的确耐人寻味。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加息是一把无奈而又不得不拔出的利剑。所言无奈,是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通胀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胀预期是其首当其冲之责,在8月份CPI再次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创新高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胀向恶性发展已经提升为央行首要的任务。特别是,房地产调控历经一年而收效甚微,在负利率的推波助澜下,买房成了很多人保值的最好选择,而各种商品的轮番涨价使得价格翘尾的种种说辞不攻自破。可以说,负利率和宽松的流动性已经成了当前价格高烧不退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加息事实上成了央行不二的政策选择,但在欧美等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美国的宽松量化和零利率政策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中国一旦加息,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热钱的压力,对于依旧不确定的外贸前景将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央行一度陷入两难:如果要治理通胀和房价泡沫,改变负利率,则必须加息;但一旦加息,人民币将升值。
  但是,一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基于本国经济的基本面,既然通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头号大敌,而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也成了悬在中国宏观经济之上的堰塞湖。就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而言,是通胀,而不是热钱和人民币升值。
  货币政策急需从宽松向适度从紧转型,而这个质变,只有通过加息的信号才能真正传递;目前的负利率只能通过加息来改变,房价也只有在加息等政策利器之下才会回归理性。因此,加息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尽管属于两难的选择,会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热钱,对中国的外贸形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加息应该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从这次加息的力度来看,属于非常温和的加息,而且,加息之后负利率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但通过加息,透露出货币政策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达到这个信号传导的目的即可。而这种谨慎的做法主要还是担心加息如果过猛,热钱加速涌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难以承受。因此,就控制未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这次加息的药量显然还远远不够,未来依旧不排除还有再次加息的可能。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