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激增 外储暴增引发猜测 市场流动性无忧_顶尖财经网

中国信贷激增 外储暴增引发猜测 市场流动性无忧

加入日期:2010-10-14 7:57:57

  导读:
  中国外储暴涨 创月季历史新高
  新增外储创单月新高 热钱加速流入
  1940亿美元,外储暴增引发猜测
  新增信贷超预期 差别准备金率或继续
  顺差、外储9月寒流热流 货币政策两头受挤
  信贷外储外汇占款激增
  信贷外储外汇占款激增 市场流动性无忧

  中国外储暴涨 创月季历史新高
  央行或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流动性管理
  9月信贷增加5955亿元,明显高于市场之前的预期。同时,第三季度外汇储备也暴涨1840亿美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其中9月大涨1004亿美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称,外储暴增,央行可能会加强流动性管理。
  昨日,央行公布了第三季度金融数据。数据显示,9月份信贷数据冲高,当月增加5955亿元,明显高于市场之前的预期;与此同时,第三季度外汇储备也暴涨1840亿美元,创下单季新高,其中9月大涨1004亿美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外储增长规模
  创季度新高
  数据显示,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第三季度,外汇储备新增1840.25亿美元,增长规模创下季度新高,规模达到整个上半年的3.3倍。7、8、9月新增外汇储备分别达846.19亿、89.44亿和1004.65亿美元,其中7月和9月,分别创下单月历史最高和次高水平。
  渣打银行分析师严瑾表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估计有65%~70%的资产为美元资产,另外30%~35%的资产为日元和欧元等非美元资产。欧元和日元升值带来的以美元计算的外汇储备增长,不可忽视。
  机构预测
  四季度信贷数据将大幅回落
  数据显示,9月广义货币(M2)余额69.64万亿元,同比增19.0%,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0.2和8.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4.38万亿元,同比增20.9%,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1.0和11.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19万亿元,同比增13.8%。
  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前三季度增加6.30万亿元,9月份增加5955亿元,不但高于7、8月份数据,也高于市场预期的5000亿元左右,显示季末银行放贷的冲动。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称,规模高出预期近1000亿元说明中国经济更趋于活跃。银行在年底都会出现惜贷情况,四季度信贷预计将大幅回落。郭田勇说。
  市场反应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 B股逼近高点
  昨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6.7关口,报6.6693,较10月12日上升82个基点。受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刺激,昨日下午,银行间市场即期交易价格均走低,尾盘交易价格均跌至6.6650下方。另外,受数据刺激,昨日,A股市场尾盘再度走高,其中深成B指逼近历史高点。
  机构专家认为差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更频繁
  为购买巨额的外汇储备,央行不得不向市场投放大量人民币,从而使得境内的流动性趋向宽松。在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央行有针对性地提高了6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加息,何时加息再次成为敏感话题。(广州日报)


  新增外储创单月新高 热钱加速流入
  9月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005亿美元 ,为有统计数据以来最高值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较二季度末增加了1940亿美元,其中9月份单月外汇储备增加了1005亿美元,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可能包含着热钱加速流入的因素。
  外汇占款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资金大笔流入的趋势。据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9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2895.65亿元,较8月份增加19.19%,超过今年4月份的2863亿元。外汇占款快速增加相当于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为对冲基础货币增加带来的压力,中国央行不得不加大回收力度,此前对6家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即与此相关。
  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两大来源,今年以来FDI保持稳定,贸易顺差也明显上升,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但扣除这两项因素之后,仍有相当数量外汇储备来源得不到合理解释。据分析,这部分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三季度欧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带来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数量增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认为,三季度欧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是造成外汇储备账面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三季度跨境套利资金大笔进入我国境内。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国际收支报告指出,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美利率差总体呈扩大态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步恢复升值预期。受利差和汇差双重收益诱导,境内市场主体的跨境美元套利交易规模开始扩张,加剧了我国外汇收支的波动。
  渣打香港近期公布的报告称,亚洲将面临新一轮资金流入,资产价格上升风险增加。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市场波动,并推高货币及资产价格,需引起亚洲央行重视。面对热钱流入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国家外汇局日前表示,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有针对性堵塞监管漏洞,充分发挥跨部门的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外汇交易活动,切实维护好涉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汇政策环境。(证券时报)


  1940亿美元,外储暴增引发猜测
  9月份新增信贷大幅反弹,达5955亿元;当月外汇储备激增1004.09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分析人士预计,市场流动性将持续充裕
  ⊙记者 李丹丹 苗燕 ○编辑 艾家静
  在连续两个季度增幅放缓后,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近两千亿美元的大幅增长,引发热钱加速入境的猜测。
  央行13日公布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940亿美元,远远超过一季度479亿美元、二季度72亿美元的增幅。分析人士认为,非美货币大幅升值下,以获利为目的的短期资本加速流入,是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应警示热钱流入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指出,三季度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即非美货币大幅升值、贸易投资顺差以及外汇占款增加。
  由于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美、欧等经济体酝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来,美元加速贬值,非美货币升值明显。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当前各国汇率之争硝烟四起,投资者如惊弓之鸟。对国际投资者来说,人民币资产可以说是目前全球投资中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
  13日当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693,再度创出2005年以来汇改新高。
  与此同时,外贸形势的好转,也是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加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海关总署同日公布的数据,三季度我国外贸顺差为653亿美元,远远超过上半年553亿美元的顺差额。另外,赵庆明补充指出,三季度欧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也是造成外汇储备账面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公布的数字,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005亿美元,创今年以来最高单月增幅。但最新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我国9月份贸易顺差为168.8亿美元,降至5月份以来的最低点,难以解释9月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此外,9月份外汇占款增加2896亿元,继续环比上升。
  这表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海外资金预期中国资产价格酝酿新一轮上涨的背景下,热钱流入速度持续加快。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近期大宗产品价格上涨、调控政策下国内房地产业涨势仍有所回升,均是明显体现。(上证)


  新增信贷超预期 差别准备金率或继续
  央行13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5955亿元,远超出市场5000亿元左右的预期。至此,今年以来,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突破6.3万亿元。
  尽管对于央行进一步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不强烈,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境外资金流入持续大幅增长导致国内流动性加速扩张,或是部分银行贷款增长过快,存在再次差别性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记者 苗燕 ○编辑 艾家静
  央行13日发布《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5955亿元,远超出市场5000亿元左右的预期,较8月份增加了503亿元。至此,今年以来,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突破6.3万亿元。
  尽管对于央行进一步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不强烈,但分析人士指出,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信贷增长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但近期信贷呈现出加速增长之势,对此监管层还需对银行放贷节奏有所把握。如果境外资金流入持续大幅增长导致国内流动性加速扩张,或是部分银行贷款增长过快,存在再次差别性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流动性基本适度
  央行在报告中称,前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总体看,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适度,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指出:9月份新增贷款接近6000亿元,略超监管层预期,这也是此前六家放贷过快的银行被要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
  近日,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被要求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市场认为对银行准备金率实施差别上调,与相关银行流动性过于宽松有关。
  整体来看,银行放贷冲动在第三季度正有所加剧。数据显示,从7月份的5328亿元到8月份的5452亿元,再到9月份的接近6000亿元,几个月以来,人民币月度新增贷款额逐渐加大。
  资金面仍然充裕
  根据年初设定的货币信贷增长目标,今年广义货币M2将保持17%左右增速,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控制在7.5万亿元左右。但由于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3万亿元,已占到全年7.5万亿元规模的84%,突破了3:3:2:2的季度指标所要求的比例。过多的信贷投放不但会让市场显现流动性过剩压力,而且也容易给当前扑朔迷离的物价形势增添更多变数。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四季度货币信贷增长将回归平稳状态。赵庆明认为,随着四季度经济增速的放缓,预计今后几个月贷款增速将有所放缓,即便全年信贷增量超过7.5万亿元,总体也不会超出很多。
  央行当日公布数据显示,在8月份M2同比增速略有反弹后,9月份M2、M1增速重现双双回落态势。专家指出,9月M2重新向17%的年度目标趋近,全年这一指标基本可以实现。
  尽管流动性指标有所回落,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市场资金面将趋于紧张。
  数据显示,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9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895.65亿元人民币,为年内单月新增外汇占款的次高值。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将带来流动性的持续充裕。农行战略管理部门作如此分析。(上证)


  顺差、外储9月寒流热流 货币政策两头受挤
  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13日,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季度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推动之下,外汇储备再创新高: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26483亿美元,三季度单季新增1940.28亿美元。同时,新增2895.65亿元外汇占款也创近8个月新高。
  外储高居不下,贸易顺差却回落明显。当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9月贸易顺差168.8亿美元,较上月环比减少15.7%,为最近5个月以来的低点。9月份外贸和金融数据恰恰折射出中国货币政策的两难境地。由于贸易顺差的减少,外汇储备大增更多可能受到FDI、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由此引发跨境资本流动,包括热钱来袭的担忧与日俱增。
  此外,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55亿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数据有所回升主要因前一段时间住房成交量回升拉动住户贷款增加较多,也与银行季末增加投放规模有关。不过他认为近期加息的条件并不成熟,预计四季度新增贷款将有所回落。
  市场对于通胀却并不乐观,普遍预期9月份CPI将超出8月3.5%的水平。一边是低利率之下不断走高的CPI,一边是与日俱增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再度涌入的威胁,面对瞬间变换的宏观环境,中国货币政策该向何去?
  房贷拉高9月信贷
  9月份将近6000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788亿元,也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5000亿水平,而2010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30万亿元,这一数字已占全年7.5万亿目标值的22.3%,略超过20%的季度目标。
  中国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副总经理石磊认为,9月份信贷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户贷款的显著增加,9月份居民户贷款增加2469元,较上月多增459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亦由上月37%上升到41%,显然,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功不可没。
  从信贷投放结构看,9月对公中长期贷款增加2964亿元,较上月多增434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为50%,仍是贷款增长的主力;对公短期贷款增加1257亿元,较上月多增292亿元,表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继续回升;而票据融资则继续减少927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扣除票据融资后,9月份新增实质性贷款6882亿元,较上月多增1224亿元,这表明在PMI持续回升、进口增速较高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强劲。
  存款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人民币存款增加明显,前三季度增加10.32万亿元,9月份单月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4424亿元。
  在存款增加带动之下,交通银行分析,9月人民币增量存贷比为44.15%,比上月降低9.33个百分点。人民币存量存贷比为66.02%,比上月降低0.53个百分点。金融体系总体流动性较为宽裕。
  同时,继续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影响,9月外汇贷款增加134亿美元,当月外汇存款增加97亿美元。截至9月末,外汇贷存比为184%,依旧处于高位。
  外汇占款大增2895亿
  与信贷投放超预期相比,外汇储备的激增给货币政策制定者带来更大挑战。
  三季度共新增外汇储备1940亿美元,较二季度大幅提高了1868亿美元,其中7、8、9月份分别增加846、89和1005亿美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FDI保持稳定、贸易顺差恢复是外汇储备多增的主要原因。外汇储备多增还与欧元对美元升值有关,三季度欧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此外,从新增外汇占款扣除FDI和贸易顺差的差额来看,三季度境外资本流入增多,也是外汇储备多增的重要原因。
  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弱与外汇占款增减息息相关。今年3-4月起,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欧元连续升值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减,5-6月外汇占款也一度大幅回落。
  不过进入三季度,人民币升值之火越烧越旺,外汇占款再度飙升。其中,7月新增外汇占款1709.51亿元,较6月大幅回升了46%;而继8月新增2430亿之后,9月再度拿下2895亿元,仅次于1月的2981亿,为年内次高。
  连平认为,从央行货币政策执行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很长一段时间主要针对外汇占款,2005年-2008央行连续多次动用存款准备金手段均与当时外汇占款凶猛增加有关。
  然而,13日公布的外贸数据,则表明贸易顺差正出现下滑趋势。据海关统计,1至9月我国贸易顺差为1206亿美元,减少10.5%,其中9月贸易顺差168.8亿美元,较上月环比减少15.7%。
  原因在于,进口环比增长7.4%,创历史新高,而出口环比仅增长4.1%,致使9月份当月顺差降低至近5个月的最低点。
  一边是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大增,一边却是贸易顺差的减小,二者相背则反映FDI和跨境资本流动(包括热钱)加速进入国内的压力。随着9月份贸易顺差下滑,跨境资本流动被外界认为外汇占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信贷外储外汇占款激增 市场流动性无忧
  信贷规模和外汇储备等最新数据显示,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
  13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信贷较7、8月份大幅反弹,达到5955亿元,远超出市场5000亿元左右的预期,较8月份增加了503亿元。与此同时,9月外汇储备激增1004.09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外汇储备的单月新增最高值。
  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共计新增6.3万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贷款1.6735万亿元,超出标准值1700亿元。
  今年以来新增信贷首次在季末出现冲高,而按揭贷款重新抬头,成为助推9月份贷款走高的重要原因。在新增额连续回落3个月后,以房屋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9月再次走高,达到1526亿元,较8月份增加412亿元。
  按年初设定的7.5万亿目标,商业银行四季度平均每月新增贷款将仅有3000亿元,市场可能重生流动性之忧。
  但业内专家认为,央行这种局部收缩流动性的做法,并不会改变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局面。
  一是,考虑到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信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全年新增贷款可能略高于7.5万亿。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这样认为。
  二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三季度外汇储备增加约1939亿美元,仅9月份单月增加了1004.09亿美元。而9月份的外汇占款也达到了2895.65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从而使得流动性充裕的状况仍将持续。(.上.证 .苗.燕)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