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保障房建设不力更须问责
由于投资建设资金分配不到位而导致的保障房工期延误,其行政问责止于文件规定,却罕见被落实执行。保障性住房不足是既有房产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的一个缩影。
调控重拳之下,房价依然坚挺,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因此被抱以厚望,但遗憾的是,保障房供给却缺陷重重。央视报道,北京大兴区的明悦湾小区九栋保障性住房中,八栋被查出问题。按计划,今年全国要建设保障房580万套,但是5个月过去,开工率却只有70%。
事实上,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几乎历次房产调控都会强调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和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2009年全国廉租住房计划建设177万套,而最终竣工只有65万套,计划与现实可谓相去甚远。
之所以屡屡出现计划落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不到位,导致地方政府参与热情不高。笔者曾参与过某郊区经济适用房建设研讨,当地行政部门虽然对建经适房并不会明确反对,但是抵触与担忧情绪却非常明显。我估计,地方政府的担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大量地块被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政府不仅无法获得这些土地的出让金收益,而且还要贴补其他的税费开支,担心本地财政收入受到影响;二是担心大量中低收入群体集中入住保障住房后,会影响区域内高端社区的定位以及整体投资环境;三是保障房居民往往就业困难,因此担心会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压力。
从地方政府的诉求而言,这些担忧其实并不过分。毕竟完全由某一级政府财政来独自承担保障房及配套开支,的确并不合理。在现实中,由于各级政府间具体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并不明确,往往使得各级政府间出资比例讨论时间无谓增加,最终导致保障房建设工期拖后。更关键的是,由于投资建设资金分配不到位原因而导致的工期延误,其行政问责止于文件规定却罕见被落实执行。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自2005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查严管问题就一直被强调,但几乎没有官员因此被问责。这也就反过来导致保障房建设扯皮问题愈演愈烈,甚至地方政府并不担心工期延后与计划无法完成了。
保障性住房不足是既有房产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就具体的房产调控政策而言,未来的政策措施除了新推房产税之外再无他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调控政策已经是山穷水尽。恰恰相反,只要既有调控政策保持高压持续性、并且坚定不移地被落实下去,就能够保证房产调控政策目标的达成。与其期待新调控政策重拳的出击,倒不如行政部门将既有调控政策全部落到实处更加有效。
回顾历次房产调控政策效果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以往的调控如同一阵猛拳打出之后就停手,任由对手歇息反攻。而今后房产调控政策更应该像敲鼓一样,持续保持一定的力度,绝不给市场爆发反弹的机会。只要市场供给持续增长、投机性需求能够始终被遏制,就不愁房价飙升趋势不破。
澳门日报:美国正打开货币战潘多拉魔盒
《澳门日报》13日刊出社论《全球货币战美勿嫁祸于人》。社论说,当前全球货币战一触即发的根源是美元持续贬值及美国推出的巨额定量宽松政策,其结果就是美联储狂印银纸,其他国家被迫选择单方面干预汇市,致使各国货币失衡。
文章摘编如下:
货币战的阴霾正笼罩全球,近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未能缓解全球货币战的隐忧,这一争端被推到下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讨论。
事实上,当前全球货币战一触即发的根源并非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而是美元持续贬值及美国推出巨额定量宽松政策。上月初,美联储放出风声,将启动新一轮万亿级的定量宽松计划。所谓定量宽松,其实质就是美联储狂印银纸。
这一消息传出后,不少国家货币对美元近日连创新高,日本、巴西等一批不愿坐以待毙的国家纷纷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选择单方面干预汇市。一些国家干预汇市无奈之举,实则是美元主导货币体制下应对美元贬值的条件反射。
美国出于对国内政局和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无视其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责任,蓄意推动弱势美元的出现,虽然表面上有利于扩大出口,转嫁赤字,平衡收支,却让世界许多国家利益受损:别国美元资产缩水、保护主义盛行、全球性通胀、多国出口竞争力削弱、各国旨在应对危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空间被压缩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美国推行的向其金融产业不断输入廉价贷款的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毫无益处,世界其它地方陷入混乱,如果美国政府及其盟友仍拒绝承认这一简单道理,货币战就会继续升级。
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继续出现的各国货币失衡问题,IMF总裁施卡恩警告说:如果一些国家政府试图通过利用汇率工具来解决国内问题,这很冒险,因为可能引发货币战争。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从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局面看,全球货币体系已朝着不利方向发展。
美国出于自身利益,正打开货币战这一潘多拉盒子。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一旦货币战开打,就注定没有赢家。货币战的危害在于各国放弃合作协调原则,展开汇率贬值竞赛。这样,一国通过压低汇率赢得的短期出口优势很快会被其它国家的类似政策抵消。货币战随后会演变成贸易战,损害各方利益,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人类历史上不乏货币战的惨痛教训。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多个主要经济大国放弃金本位,从狭隘利益出发,施行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加剧了危机破坏性,毒化了国际经贸关系,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近期,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希望世界各国及IMF等国际组织向中国施压,有嫁祸于人、转移视线之嫌。目前,要避免货币战、贸易战,关键在于协调好以弱势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汇率体系,保持美元稳定。如果美国无视美元持续贬值的恶果,将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寻求其它币种或替代物作为储备,最终美元将丧失其全球货币地位。
左晓蕾:稳定全球汇率才有望避免更大危机
此时此刻,各国政治家理应拿出最稳定全球汇率而不是施压人民币升值。否则,拿选民利益当儿戏,势必成为触发全球第三次大萧条的推手。稳定经济增长须稳定全球贸易,稳定全球贸易的关键是稳定汇率。而汇率稳定,必须是全球性汇率的稳定。全球汇率稳定的关键,则是美元的稳定。这就要看美国的货币政策能不能把握住分寸了。
近日有一系列正在召开的和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刚刚闭幕,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即将召开,下月在韩国有G20峰会。这些会议有的已明确祭出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大旗,有的则蓄势待发,准备做人民币汇率的文章。拿人民币说事,如果仅是打口水战,转移各自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那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尽可敬陪末座,谈古论今据理论辩,梳理全球贸易失衡的是非曲直,找到全球经济发展再平衡的途径,共同重塑全球经济的格局和秩序。但如动真格,值此全球危机时刻,固然对中国经济极为不利,而对全球经济,可能真像温总理说的那样是一场灾难!
此时此刻,各国政治家理应拿出最大的智慧稳定全球的汇率而不是施压人民币升值。否则,拿选民的利益当儿戏,势必成为触发全球第三次大萧条的推手。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汇率的稳定特别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稳定发挥了一诺九鼎的作用。1998年6月8日,泰国一天之内倒闭58家银行,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泰铢的大幅贬值引发多米诺股牌效应,东南亚诸国货币轮番贬值,菲律宾比索在几个月内贬值100%,人均GDP从1100美元骤降至740美元,印尼卢比最高贬值600%,银行倒闭,社会动乱,触发了政权更迭。东南亚危机,又激活了东亚三国的风险,韩元大幅贬值,财团的高负债多元发展模式瞬间坍塌。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非但没能起到迅速稳定危机局面的作用,反被认为是雪上加霜,甚至被指以救助之名,行以资本偿付本该为其不审慎投资埋单的西方各大银行的债务之实。国际货币基金是用一张长期调理慢性疾病中医药方,去救治正在大出血生命垂危的将死之人。
对于稳定亚洲经济和金融形势,当时有三个决定是理该载入史册的。
第一个是马来西亚政府的固定汇率决定。在东南亚货币相继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大幅贬值的紧急关头,马来西亚当机立断宣布资本管制,把马来西亚林吉兑美元汇率固定在3.8林吉对一美元的水平上,配合一些其他限制资本流出的管制措施,稳定了恐慌性资本流出的局面。当时有许多对马来西亚政府的严厉批评,马来西亚总理甚至要就资本管制公开与澳大利亚相关人士辩论。马来西亚政府顶住了国际压力,不动摇地实施了资本管制的政策。事实是最好的回答。林吉的稳定,无疑对亚洲货币稳定起到遏制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反作用,而马来西亚也因此成为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损失最小的国家。
第二个决定是港币保卫战。1997年10月28日,香港媒体报道,索罗斯旗下的老虎基金宣称,将向东南亚最后一个实行联系汇率的港币发动攻击。老虎基金声东击西,在货币市场大规模买卖美元港币,提高银行隔夜拆借利率,阻止资金流向股市,同时老虎基金又在卖空恒生指数。如果香港特区政府想不让股市崩盘,只有放弃联系汇率。这样索罗斯既可以通过港元贬值赚钱,也可以通过平仓交割指数差价套利。
在刚刚回归的香港,经济和社会本来就存在不稳定因素,联系汇率本来就是为了稳定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而特别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选择的汇率制度,如果被投机资本冲破,对香港的未来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做了一个历史性决定,坚决维系联系汇率,捍卫香港的经济稳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赢得了一场港币保卫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东南亚主要经济体已经深陷危机,韩元和东南亚各国货币如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可能再次轮番相继贬值,毫无支撑之力。十年亚洲奇迹几乎一夜消失,刚刚打开的中国对东南亚的出口市场大幅下滑。国内有非常强大的呼声,要求人民币贬值,以促进中国的出口。国外舆论也认为中国政府迟早会让人民币贬值。那时候,如果人民币哪怕是小幅贬值,对于极端脆弱的亚洲货币,可能都成为新一轮贬值的推手,进一步恶化各国经济,加剧亚洲经济危机。所以,中国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以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政要,都一致高调给予肯定。中国以7.8%的低于8%的经济增长代价,避免了亚洲更大的危机,对于亚洲各国危机形势的稳定,以及后来经济相对较快的复苏,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现在,全球陷入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危机时期,全球致力于稳定增长。稳定经济增长必须稳定全球贸易。稳定全球贸易的关键是稳定汇率。这是常识性的问题。而汇率的稳定,必须是全球性汇率的稳定。
全球汇率的稳定需要关注两方面问题。
首先,各国都要主动稳定汇率,不要让汇率出现大波动,波动会带来不确定性。按博弈论的结论,有谁为了一国私利要打破这个相对稳定,一定会带来以汇率波动为特征的贸易大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危机时期,各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汇率大战,使贸易规模从680多亿猛降到60多亿,全球经济付出了十年萧条的代价。
其次,全球汇率稳定的关键,是美元的稳定。危机以来,美国开动了印钞机,向金融机构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而且被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不断放大。极度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导致近期美元持续贬值,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不断流入,遂推高本币与美元的汇率,引起全球货币之间的巨大波动。如果美国的货币政策不能把握住分寸,美元流动性不断增加,美元继续贬值,全球汇率势必进一步波动,那非但贸易战不可避免,未来的通胀恶化更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罩上巨大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