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深化论坛务实合作 实现中非共同发展_股票_证券_财经

商务部部长:深化论坛务实合作 实现中非共同发展

加入日期:2010-10-12 12:41:38

  为纪念“中非合作论坛”创立十周年,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10月12日出版《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深化论坛务实合作 实现中非共同发展》。全文如下:

  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创立了“中非合作论坛”。经过10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国与非洲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在论坛框架下,中非双方建立和发展了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各领域合作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中非合作论坛走过的10年,也是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全面发展的10年。10年来,中国政府在论坛框架下不断推出经贸合作举措,使论坛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中国政府加大落实力度,积极完成各项承诺,以切实帮助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非洲国家自主发展能力,真正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在论坛的带动下,中非经贸关系已逐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宽领域、全覆盖的合作格局。中非经贸合作在双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经贸举措体现了论坛务实特色。中方始终围绕着中非共同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双方长期合作的实践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不断出台和推进论坛经贸举措。中国政府在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了减免非洲债务、鼓励企业投资和培训专业人才等举措。在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了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等举措。在第三和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又宣布了一系列举措。新举措不仅延续了前两届部长级会议的举措内容,还增加了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投资、贸易、科技、农业、金融等新内容,惠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经贸举措范围的逐步扩大,体现了中非合作论坛“面向行动、务实合作”的特点,提升了论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经贸举措突出了创新精神。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国政府在论坛框架内不断推出新的合作举措,出台了多项促进双方开展投资、贸易合作的创举。2006年的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成立中非发展基金,这是第一只专门面向非洲的投资基金。基金自2007年6月成立至今,已对20个非洲国家的35个项目承诺投资共10亿美元,带动投资40亿美元,项目涉及资源能源、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中国政府还宣布在非洲建设3至5个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既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在非洲集群式发展,也有利于非洲吸引投资、调整产业结构。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6个经贸合作区正在有序推进。2009年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将在非洲建设3到5个物流中心,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商业设施条件;针对非洲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中方推出了设立10亿美元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的举措,以帮助非洲中小企业发展。

  三、经贸举措契合了非洲发展需要。中国政府始终把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符合非洲需要的经贸举措。为减轻非洲国家长期以来沉重的债务负担,中国三次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对华债务。为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150所学校、30所医院、30个抗疟中心和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100名农业专家和50个农业技术组。为帮助非洲国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国政府在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用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为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能力建设、“授人以渔”,中国为非洲培训了近3万名各类人才,涵盖经济、管理、农业、卫生、司法、教育、实用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举措的推出和实施,不仅帮助非洲改善了发展条件,也吸引国际社会加大了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使非洲经济近5年来保持着平均6%的年增长速度,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四、经贸举措提升了中非经贸关系。论坛框架下的经贸举措始终坚持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在论坛各项经贸举措的引领下,1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全面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068亿美元,2009年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中国政府在论坛框架下出台的开放市场的举措力度不断加大,非洲对华出口增长迅速,由2000年的56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33亿美元。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从2000年的2.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4.4亿美元,目前在非洲投资的中资企业超过1600家,非洲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中国对非援助规模增长了10倍,中国向非洲提供的优惠性质贷款,有力促进了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带动了中国机电产品对非出口。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始拓展金融、旅游、航运、环保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0年来,各项经贸举措得到了认真落实,为中非双方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非洲国家的广泛好评。中非双方在不断扩大务实合作、携手应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巩固论坛成果、创新合作方式的愿望愈加强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共识愈加深刻。如何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继续将发展的机遇转化为互利共赢的成果,已成为时代赋予论坛的重要任务。

  一是要巩固合作成果。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继续巩固已有合作成果,在保障前三届论坛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好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各项经贸举措,使成果惠及双方人民,不断夯实论坛建设的基础。同时,继续挖掘双方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根据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和面临的紧迫问题,研究制订新的经贸举措,帮助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带动中非经贸合作向更广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

  二是要创新合作机制。丰富经贸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为论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推动双方贸易、投资、质检、海关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探讨建立双方金融机构的联系机制,创新服务产品,加大融资力度,深化金融合作,发挥金融对经贸合作的支撑作用。继续发挥双边合作渠道的作用,并积极探索中国与非洲次区域组织开展经贸合作的方式,支持非洲经济一体化建设。

  三是要拓展合作领域。发挥论坛举措的引领作用和带动效应,吸引双方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中非经贸合作中来。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向金融、商贸、物流、航运、清洁能源等新领域拓展。支持双方在投资、服务贸易、技术转让、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经验共享等方面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加强双方在多哈回合谈判等多边经贸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

  21世纪是发展的世纪,面对复杂纷争的国际形势,中非双方将紧紧把握住发展的主旋律,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促进中非经贸关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将继续沿着互利共赢的道路全面发展,更好地造福中非人民。
(责任编辑:Newshoo)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