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存量资金猛增 四季度十大热点聚焦_股票_证券_财经

A股存量资金猛增 四季度十大热点聚焦

加入日期:2010-10-12 12:53:5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A股资金面
  1.35万亿 A股市场存量资金稳步增长
  资金正在从楼市流入股市
  热钱加速涌入 由楼市转战股市
  五行业两日吸金146亿元 占资金净流入九成六
  240亿资金力推资源市 煤炭与有色分外受宠
  54亿资金搅动沪市20大权重股 撑起半边天
  四季度十大热点聚焦 炒股必读攻略
  热点之一 CPI、PPI拐点何时出现
  热点之二 加息会否不期而至
  热点之三 人民币升值步伐会否加快
  热点之四 财政政策助力调结构
  热点之五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找准抓手
  热点之六 新三板如何扩容 国际板何时破茧
  热点之七 楼市调控进入常态化
  热点之八 节能减排进入冲刺阶段
  热点之九 企业兼并重组明显提速
  热点之十 区域振兴规划仍将密集出台

  1.35万亿 A股市场存量资金稳步增长
  9月末的A股市场资金面显示出一定的暖意。
  根据上海证券报和申银万国研究所联合推出的股市月度资金报告显示,今年9月末,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继续稳步上扬,当月末二级市场存量资金达到1.35万亿,相比上月增加100亿元。市场资金虽未重回4月份的规模,但已连续3个月有所上升。
  个人资金流入回升
  最新的月度资金报告显示,9月A股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达到了1.35万亿,同时一级市场资金也增加到5700亿元,这使得A股市场的资金总量达到了1.92万亿元,打破连续两个月走平的格局。
  主导当月资金流入的,依然是个人资金这个渠道。统计数据显示,9月个人资金流入规模达到近700亿元。相比上个月增加200亿元,不过尚未达到7月份的水平。
  自7月份以来,个人资金就一直主导者整个二级市场的资金面。7、8、9月依次流入750亿元、500亿元和700亿元。整个三季度总和接近2000亿元,成为下半年行情扭转的关键因素。而与此同时,新基金的月募集水平则持续徘徊在200亿以下。
  再融资明显增加
  最新的月度资金报告显示,新股和再融资的快速进行继续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资金耗用渠道。当月新股IPO、大小非减持和再融资的总额继续上升。根据统计9月新股IPO融资360亿元,比8份的405亿元有所减少;但公开增发、配股、转债的再融资规模为254亿元,较上月明显增加,再算上大小非的存量资本减持,当月A股在融资方面消耗资金近600亿元。
  另外,不断放大的成交量也继续成为行情的负担。根据统计,9月内A股市场的印花税和佣金支出达到132亿元,尽管有中秋假期等影响,A股的交易佣金数依然比上个月下降不多。
  上述几个因素,直接导致A股二级市场当月资金支出总规模超过740多亿元,显著超过7月份和8月份的水平。
  资金市值比上升
  在个人保证金流入和资金支出相对均衡时,当月A股市场的总市值在市场作用下明显上升,由此,导致A股市场的市值资金比进一步走高。
  根据最新月报数据显示,9月30日,A股市场的市值资金比为5.75,比8月份持续上升,仅略低于今年高点的3月份。距离6的上限阀值进一步接近。而市场则继续走高,这似乎意味着A股市场如果要突破目前的结构性行情的格局,后期需要更多场外资金的快速流入。(.上.证 .周.宏)

 

 

  资金正在从楼市流入股市
  昨日,沪深股市高开高走,沪指登上2800点,两市成交总量猛增至近4300亿元,创今年新高。
  今天股市表现很强,资金做多热情充分,不排除有一部分资金从受调控的楼市流入正处于相对低位的股市。注册证券分析师陈钢在昨天的交易结束后这样告诉记者。
  主板成交放出天量
  延续节后首个交易日的强劲走势,沪深股市11日涨幅双双超过2%。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重返2800点和12000点整数位上方。与此同时,两市成交总量猛增至近4300亿元,创下年内天量。
  上证综指轻松收复2800点整数位,收盘报2806.94点,较前一交易日收盘涨68.20点,涨幅为2.49%。
  深证成指收盘报12237.65点,涨326.28点,涨幅达到2.74%。
  中小板指明显跑输主板,全日收报6467.26点,比上个交易日跌25.21点,跌幅为0.39%。
  创业板收报947.11点,比上个交易日跌12.75点,跌幅为1.33%。
  炒房资金开始搬家
  我的一个客户运气很好,在9月中旬把手里的一套房子卖了,长假后拿齐了230万元的房款。宁波的房子限购令一出来,他就跟我说,房子看来没得炒了。我建议他投入股市,他今天就投了50万元进去。工行市分行的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自从上月底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后,就陆续有客户表示想在楼市收手,并询问有什么好的渠道。对于求稳的客户,我会推荐银行的一些稳健型理财产品,对于激进型的客户,我建议尝试一下基金或者股票。从反馈来看,客户对股票的兴趣好像更大一些。
  也有人想抽身却抽不出来。国际金融理财师虞华有个客户,手中有几套豪宅,9月初的时候想卖掉,但其他投资渠道一时没选好,加上工作一忙,就把事情给耽搁了,现在再想出手就非常困难。虞华说:现在投资房子已经没啥必要了,黄金炒得很热,风险也大于收益,股票就不一样了。眼下有相当多的资金正从楼市里撤出来,股市肯定会受青睐。
  地产调控利好股市
  从资金流动方面来看,房地产调控对股市是个利好。宁波海顺注册分析师李金方表示,这种资金面的流动会随着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出台而更趋明显。
  分析师陈钢认为,昨日股市成交量迅速放大,说明场外增量资金正源源不断进入A股市场,有利于为股市的后续涨升打下基础。
  有着4年基龄的基民李女士昨日收盘后打开自己的网银查看账户情况,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账面上的亏损还有将近两万,今天亏损缩小到了2000多元。我每个月都坚持定投,股市最低点的时候也没有停掉,现在更让我看到了希望。
  记者昨日对身边的股市投资者作随机采访后发现,多数投资者对后市看好,不过经历过前几年的牛熊交替,现在投资者更多了几分小心。分析师李金方也提醒说,虽然市场可能中期慢牛,但和上一次牛市不一样,这次股市会有起落,不会一直向上,投资者最好不要急功近利、追涨杀跌。(东南商报)

 

  热钱加速涌入 由楼市转战股市
  在汇率大战的背景下,全球资金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大转移,亚太地区正成为全球资金的重要目标,而具有明显利差优势和汇率升值预期的中国内地,又成为重中之重。除在港澳储蓄资金和欧美投机资金外,最近日本套利资金也开始借道香港流入内地。
  在欧美央行争相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放水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成为热钱追逐的重点,最近,澳元、日元、人民币屡创新高。热钱研究专家表示,9月以来,热钱加速流入内地,除了港澳储蓄资金和欧美投机资金外,日本套利资金最近也开始通过香港转移进来,而且,流入的热钱开始自楼市转战股市。A股连日来大涨,10月以来的两个交易日分别上涨3.13%、2.49%。
  亚太货币连创新高
  近期,由于美元不断贬值,亚太区货币升值压力加大,澳元、日元、人民币等货币兑美元连创新高。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涨98个基点,突破6.68关口,报6.6732,再次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自6月19日重新与美元脱钩以后,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已升值2.31%;昨日,日元兑美元最低跌至81.58,再次刷新15年新高。港元兑美元也再度上涨,逼近7.75的联系汇率上端。
  亚太区货币不断升值,根本原因在于欧美央行不断向市场放水,资金在利差交易的带动下,不断涌向亚太地区。由于美国再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自今年6月7日以来,美元指数累计已贬值13.29%。最近,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内的美联储官员又纷纷发表言论,为再度实施量化宽松预期火上浇油。美联储通过再度放水打压美元的意图非常明显。市场人士预计,美联储及欧洲各国央行可能在11月实施若干轮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可能继续放水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此次伯南克等美联储官员明确向市场表示将再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打压美元汇率,提振美国经济的同时,稀释美国对外债务。最近一波美元汇率的贬值,抬高了农产品价格,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却保持相对稳定,这使得美国的通胀压力还不迫切,美联储向市场放水的冒险之路还可以走得更远。
  美国、欧洲等国家在放水的同时,在政治上还借贸易顺差的借口,在IMF、G20等国际舞台上,向人民币等货币施压,挑起货币战争。
  机构预测
  9月外储增长或创新高
  广东省社科院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表示,自8月开始,其旗下热钱研究小组便发现热钱在加速流入,如今这种情况得到了有关官方数据的印证。9月份,热钱流入更加厉害,即使十一期间,从境外流入的热钱也没有停止。其表示,对地下钱庄监测的情况发现,流入的热钱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除了此前港澳储蓄资金和来自欧美的投机资金外,最近,周边国家的一些资金也开始流入套利了,一些与地下钱庄有关系的日资企业,也开始有所动作,以香港为跳板,将资金转移进内地进行套利了。黎友焕表示,目前追踪到的情况只是个案,是否会形成规模,有待观察。目前,日本利率为零,资金成本很低,而且日本央行还在向市场放水,与之相比,人民币存在明显的利差优势,而且我国目前通胀压力大,存在加息的可能,利率的剪刀差可能拉大,最近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上升,套利的诱惑很大。来自日本的这部分资金如果形成规模,影响不可低估。
  从热钱流向来看,黎友焕表示,此前已有不少热钱进入农产品市场进行炒作,3个月前,其研究小组曾预测资金可能从楼市向股市转移,从目前监测到的情况看,最近确实出现了这种迹象,不过这种转移刚刚开始。
  渣打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称,第三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增长1750亿美元至2.63万亿美元,其中光是9月份,将增长800亿美元,有望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花旗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彭程分析称,最近,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明显变得活跃。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国可能很快会加入,英国和欧洲政策也会松动。由于之前预期的紧缩政策没有出现,最近,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明显转好,资金流入更加有信心。
  影响
  短线将利好股市
  明年或严重通胀
  外汇储备的加速增长,将迫使央行不得不发放大量的货币,再次带来流动性的泛滥,并进而导致通胀压力。
  不过,大部分经济学家仍然表示,年内通胀仍然可控,但是到明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商品价格的上涨,通胀将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决策层将不得不采取急刹车的政策。
  彭程表示,短期看,由于政策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流动性会对市场产生推动作用,不过到明年,当政策刹车时,市场不容乐观。黎友焕也表示,虽然经过过去几天的急涨,市场存在调整需求,但是由于热钱由楼市转入股市的趋势才刚刚开始,估计10月市场将创出新高。
  机构纷纷上调人民币升值预期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有所升温,昨日,银行间市场的外汇远期报价,3个月期的美元买报价,报-285点,约合6.64左右,与年初相比,今年全年的升值幅度大约在2.83%左右,远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期。
  与此同时,机构也纷纷上调人民币升值预期,花旗银行将年底的人民币汇率预期由此前的6.7上调至6.6;渣打银行也将年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整为6.64。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走强,而相对美元而言,人民币的利率优势明显,自8月开始,流入中国内地的资金明显加速。 (广州日报)

 

  五行业两日吸金146亿元 占资金净流入九成六
  编者按:国庆节后,A股市场连续大涨,个股表现更为活跃,大蓝筹股集体出击,多方士气高涨,节后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151.28点,累计涨幅5.70%,深证成指的表现则更为强劲,期间累计涨幅为6.71%,沪深两市累计成交额为7157.1亿元,而节后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为152.16亿元,95.95%主力资金流入金融服务、采掘、有色金属、房地产和化工等五大行业,这五行业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为146.21亿元。本报今日对这五行业的节后行情主力资金净流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相关个股的投资机会。
  逾三成主力资金涌入金融服务股
  资金净流入情况:《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金融服务行业有43只个股,节后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6.18%,平均股价为15.57元,节后2个交易日有39只个股的资金在净流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高达42.58亿元,占成交额的7.15%,占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总额的30.90%。其中,中信证券(净流入4.89亿元)、招商银行(净流入3.87亿元)、中国太保(净流入3.40亿元)、中国平安(净流入3.25亿元)、兴业银行(净流入2.70亿元)、农业银行(净流入2.16亿元)、吉林敖东(净流入1.98亿元)、中国人寿(净流入1.89亿元)、工商银行(净流入1.88亿元)、北京银行(净流入1.87亿元)、海通证券(净流入1.81亿元)、浦发银行(净流入1.62亿元)、辽宁成大(净流入1.59亿元)、民生银行(净流入1.52亿元)、深发展A(净流入1.46亿元)、宏源证券(净流入1.43亿元)和华泰证券(净流入1.12亿元)等17只金融服务股的节后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个股表现:节后2个交易日金融服务股有42只上涨,仅香溢融通下跌,节后2个交易日有18只个股的涨幅超10%。其中,广发证券(涨幅19.57%)、
  中信证券(涨幅16.73%)、吉林敖东(涨幅16.09%)、宏源证券(涨幅15.37%)、光大证券(涨幅15.29%)、海通证券(涨幅15.22%)和国金证券(涨幅15.18%)等个股的节后涨幅超15%,上述个股大多是券商股,这是由于亚洲证券论坛国际研讨正是召开,带动券商股集体上涨。
  投资估值:金融服务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为10.42倍,有30只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其中,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个股有19只,它们分别为建设银行(9.14倍)、中国银行(9.45倍)、工商银行(9.55倍)、兴业银行(9.62倍)、交通银行(9.86倍)、浦发银行(10.28倍)、民生银行(10.47倍)、深发展A(10.93倍)、农业银行(11.23倍)、华夏银行(11.33倍)、中信银行(11.95倍)、北京银行(12.06倍)、招商银行(12.94倍)、南京银行(13.92倍)、吉林敖东(15.04倍)、中信证券(15.87倍)、宁波银行(15.91倍)、中国人寿(17.92倍)和光大银行(18.94倍),市场人士认为,上述可以关注。
  采掘 29只个股净流入42亿元
  资金净流入情况:《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采掘行业有37只个股,节后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10.27%,平均股价为21.26元,节后2个交易日有29只个股的资金在净流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约42.58亿元,占成交额的7.16%,占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总额的27.99%。其中,国阳新能(净流入5.17亿元)、西山煤电(净流入3.48亿元)、潞安环能(净流入3.17亿元)、兰花科创(净流入3.00亿元)、神火股份(净流入2.75亿元)、冀中能源(净流入2.57亿元)、中国神华(净流入2.46亿元)、平煤股份(净流入2.27亿元)、上海能源(净流入2.17亿元)、兖州煤业(净流入2.09亿元)、国投新集(净流入1.86亿元)、盘江股份(净流入1.72亿元)、中煤能源(净流入1.62亿元)、恒源煤电(净流入1.39亿元)、平庄能源(净流入1.37亿元)、大同煤业(净流入1.20亿元)和山煤国际(净流入1.05亿元)等17只采掘股的节后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个股表现:节后2个交易日采掘股全线飘红,有23只个股的涨幅超10%。其中,国阳新能(涨幅21.05%)、国投新集(涨幅21.04%)、兖州煤业(涨幅21.04%)、冀中能源(涨幅20.92%)、盘江股份(涨幅20.21%)、兰花科创(涨幅19.37%)、上海能源(涨幅18.98%)、大同煤业(涨幅18.90%)、神火股份(涨幅18.44%)、潞安环能(涨幅18.00%)、西山煤电(涨幅17.79%)、山煤国际(涨幅17.73%)、恒源煤电(涨幅17.70%)、平煤股份(涨幅16.85%)、中国神华(涨幅16.18%)、中煤能源(涨幅15.73%)和开滦股份(涨幅15.45%)。
  投资估值:采掘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为16.06倍,有22只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其中,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个股有8只,它们分别为上海能源(13.70倍)、兰花科创(15.80倍)、恒源煤电(15.89倍)、冀中能源(16.51倍)、中国神华(16.57倍)、中国石油(16.71倍)、平煤股份(19.89倍)和潞安环能(19.90倍)。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