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存量资金猛增 四季度十大热点聚焦_股票_证券_财经

A股存量资金猛增 四季度十大热点聚焦

加入日期:2010-10-12 12:53:5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有色金属 37只个股净流入25亿元
  资金净流入情况:《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有色金属行业有66只个股,节后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9.25%,平均股价为25.95元,节后2个交易日有37只个股的资金在净流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约25.46亿元,占成交额的2.60%,占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总额的16.73%。其中,紫金矿业(净流入6.55亿元)、江西铜业(净流入6.34亿元)、铜陵有色(净流入3.25亿元)、云南铜业(净流入2.44亿元)、西部矿业(净流入1.94亿元)和锡业股份(净流入1.58亿元)等6只有色金属股的节后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个股表现:节后2个交易日有色金属股有60只上涨,仅6只个股下跌,节后2个交易日有13只个股的涨幅超10%。其中,海亮股份(涨幅21.07%)、
  锡业股份(涨幅21.01%)、江西铜业(涨幅20.98%)、中钢吉炭(涨幅20.93%)、紫金矿业(涨幅18.43%)、金马集团(涨幅16.89%)、铜陵有色(涨幅16.55%)和云南铜业(涨幅15.16%)。
  投资估值:有色金属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为61.27倍,有4只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它们分别为宁波韵升、南山铝业、焦作万方和紫金矿业。比如焦作万方,该股动态市盈率为23.68倍,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预计公司2010年1-9月实现净利润约28000-30000万元,同比预增130%-15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约0.583-0.625元,同比预增130%-150%。其中,预计公司2010年7-9月实现净利润约700-30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约0.015-0.062元。业绩变动原因是2010年上半年公司铝产品销售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且比2009年1-9月实现的净利润上升了128.66%。
  房地产 83只个股净流入15亿元
  资金净流入情况:《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房地产行业有136只个股,节后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4.54%,平均股价为9.55元,节后2个交易日有83只个股的资金在净流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为15.76亿元,占成交额的4.31%,占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总额的10.36%。其中,万科A(净流入3.11亿元)、保利地产(净流入1.94亿元)和金地集团(净流入1.76亿元)等3只房地产股的节后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比如万科A,该股是房地产的龙头企业,2010年9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13.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42.1亿元,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111.5%和160.1%。2010年1~9月份,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601.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14.2亿元。此外,2010年8月份销售简报披露以来公司新增加项目7个。市场人士认为,受调控政策影响,全行业销售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万科在逆境中彰显实力,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结合自身强大的开发能力,合理控制推盘节奏,在保持一定推盘速度的同时有效避开市场推盘高峰,使得销售屡创佳绩,超越行业平均水平。预计公司2010年全年销售额有望逼近900亿,同比实现约40%的增长,值得关注。
  个股表现:节后2个交易日房地产股有132只上涨,仅4只个股下跌,节后2个交易日有18只个股的涨幅超8%。其中,华丽家族(涨幅19.52%)、万好万家(涨幅10.38%)、万方地产(涨幅9.86%)、滨江集团(涨幅9.80%)、中南建设(涨幅8.77%)、保利地产(涨幅8.58%)和园城股份(涨幅8.08%)。
  投资估值:房地产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为26.71倍,有59只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其中,动态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个股有15只,它们分别为浙江广厦(7.83倍)、北京城建(9.24倍)、嘉凯城(9.48倍)、金地集团(11.08倍)、电子城(11.93倍)、阳光股份(12.70倍)、首开股份(12.78倍)、格力地产(13.18倍)、亿城股份(13.66倍)、荣安地产(13.98倍)、招商地产(14.21倍)、凤凰股份(14.42倍)、华发股份(14.47倍)、福星股份(14.87倍)和华侨城A(15.82倍)。
  化工 125只个股净流入15亿元
  资金净流入情况:《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化工行业有202只个股,节后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5.3%,平均股价为17.68元,节后2个交易日有125只个股的资金在净流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为15.38亿元,占成交额的2.81%,占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总额的10.11%。其中,盐湖钾肥(净流入11.95亿元)、冠农股份(净流入11.39亿元)、湖北宜化(净流入11.25亿元)和云天化(净流入11.07亿元)。
  比如湖北宜化,该股是三季度业绩预增股,节后受到主力资金的追捧,节后净流入资金近2亿元,期间股价上涨12.42%。公司表示,2010年1-9月净利润预增150%左右。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7561.69万元,每股收益0.32元。预增原因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新增10万吨保险粉产能,且公司主导产品磷酸二铵、PVC价格较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导致公司2010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个股表现:节后2个交易日化工股有177只上涨,有25只个股下跌。其中,冠农股份(涨幅17.22%)、云天化(涨幅15.86%)、兴发集团(涨幅15.81%)、华鲁恒升(涨幅15.33%)、盐湖钾肥(涨幅13.07%)、鲁润股份(涨幅12.92%)、湖北宜化(涨幅12.42%)、两面针(涨幅11.06%)、山东海龙(涨幅11.00%)和华西村(涨幅10.61%)等个股的节后涨幅超10%。
  投资估值:化工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为21.45倍,有22只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其中,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个股有7只,它们分别为远兴能源(7.55倍)、黔轮胎A(9.80倍)、中国石化(11.85倍)、渝三峡A(12.79倍)、荣丰控股(14.80倍)、风神股份(17.06倍)和胜利股份(17.46倍)。

 

  240亿资金力推资源市 煤炭与有色分外受宠
  在资金大幅涌入的推动下,节后大盘涨势如虹,在10月8日站上2700点后,11日更直上2800点。据易盟软件统计显示,国庆节后短短两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净流入资金逾240亿元,为大盘快速攻克2700点和2800点整数关口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节后资金流入沪强深弱
  国庆节后的两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持续高开高走。8日上证综指飙升83点,轻松站稳2700点关口。承接前一交易日的强势,11日上证综指再度演绎冲关行情,全日大涨68点,最终攻克2800点整数关口。统计显示,节后短短两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累计涨幅分别高达5.70%和6.71%,一扫前期持续弱势震荡的阴霾。
  分析人士指出,国庆节后大盘之所以如此强势,与同期资金大幅流入密切相关。据易盟软件统计,节后短短两个交易日里,沪深两市净流入资金高达240.28亿元。正是有了如此巨量的资金助阵,大盘才显得如此底气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沪深两市节后均呈现资金净流入的状态,但沪市和深市的净流入资金量却并不平均。统计显示,近两日上证综指的净流入资金高达207.82亿元,而深证成指累计流入资金却仅为32.46亿元。两相比较可以发现,节后资金格外偏爱沪市股票,而深市股票则相对遭受冷落。
  分析人士指出,国庆节后资金的做多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前期的掘金成长板块逐渐转向青睐低估值的资源类行业。在此背景下,前期被反复热炒的医药等大消费概念类板块,节后普遍遭遇了资金流出的窘境。不同的是,国庆期间美元快速走软,促使资金节后对有色和煤炭等资源类行业大肆追捧,从而形成了当前沪市股票被追捧而深市股票遭冷落的局面。
  煤炭与有色板块分外受宠
  在资金抛弃成长板块转而青睐低估值资源类行业的影响下,国庆节后行业表现呈现出冷暖不一的格局。据易盟软件统计,国庆节后两个交易日里,煤炭、证券期货、有色矿采、保险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净流入资金分别高达86.57亿元、29.10亿元、18.24亿元、14.66亿元和35.00亿元,悉数成为当前资金最宠爱的板块。在资金净流入的助推下,以上行业近两个交易日分别大幅上扬16.77%、14.45%、11.50%、10.09和7.88%,纷纷跻身节后上涨最为迅猛的板块行列。
  与以上强势行业形成对照的是,部分行业国庆节后却遭遇了资金猛烈的空袭,沦为当前的弱势板块。统计显示,在节后两个交易日里,医药制造、中药、IT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净流出资金额分别达到14.74亿元、10.21亿元、10.05亿元和10.04亿元。在资金净流出的拖累下,尽管节后大盘出现大幅上涨,但以上行业依然表现疲弱;其中,中药和电子元器件仅上涨0.03%和1.44%,而医药制造和IT设备行业则逆市下跌0.62%和0.45%。(中国证券报)

 


  54亿资金搅动沪市20大权重股 撑起半边天
  国庆节后的两个交易日,上海A股总市值合计增加9853亿元,而沪市前20大权重股的总市值增加4741亿元,对上证指数上涨的贡献率超过48%。沪市权重股之所以表现出色,与资金大幅流入不无关系。统计显示,节后两个交易日,沪市前20大权重股净流入资金合计达到54.49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前期无人问津的大市值权重股成为了当前资金热捧的香饽饽,表明资金做多思路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20大权重股撑起半边天
  在国庆节后大盘的持续大幅上涨中,权重股表现特别出色。沪市前20大权重股中,除贵州茅台小幅下跌0.55%以外,其他19只权重股均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其中,中国神华、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兴业银行和中国人寿分别大幅上扬16.18%、14.04%、10.04%、9.86%和8.92%。按总市值加权平均法测算,沪市前20大权重股国庆节后的平均涨幅为5.82%,整体跑赢同期上涨5.70%的上证综指。
  由于各权重股的总市值不同,沪市前20大权重股节后的总市值增量与其涨幅并不完全匹配。统计显示,国庆节后除贵州茅台的A股总市值出现微幅减少外,其他19只权重股的总市值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和中国石化的总市值分别大幅增加971亿元、629亿元、401亿元、399亿元和335亿元,为节后大盘总市值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进一步统计显示,上海A股国庆节后的两个交易日里总市值累计增加9853亿元,而沪市前20大权重股的总市值合计增加4741亿元,其对上证指数上涨的贡献率超过48%,几乎撑起半边天。
  资金进出左右权重股走势
  分析人士指出,节后沪市前20大权重股之所以能够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上证指数强劲上扬,与资金的快速流入不无关系。
  易盟软件统计显示,近两个交易日沪市前20大权重股净流入资金合计为54.49亿元,占上证指数中所有股票资金净流量的比重为26.22%。有趣的是,沪市前20大权重股对上证指数的上涨的贡献率超过48%,明显超过沪市前20大权重股的净流入资金占比。这说明,相对较少的资金撬动了沪市前20大权重股,并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节后大盘的走势。
  据易盟软件统计,在沪市前20大权重股中,国庆节后的两个交易日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神华等个股净流入资金量最多,分别高达7.51亿元、6.10亿元、5.86亿元、5.54亿元和5.53亿元。在资金净流入的带动下,以上五只股票的上涨幅度也分外突出,其节后累计涨幅分别高达7.34%、3.45%、10.04%、14.04%和16.18%。
  与以上个股相比,上海汽车和贵州茅台等权重股同期资金净流出1.71亿元和0.01亿元,而中国银行同期的净流入资金也仅有0.62亿元,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其节后的上行动能。统计显示,上海汽车和中国银行节后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仅为2.26%和2.40%,贵州茅台则不涨反跌,说明资金流入对个股上涨的推动作用着实不可小觑。
  分析人士指出,前期无人问津的沪市权重股成为当前资金热捧的香饽饽,表明国庆节后资金的做多思路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权重股起舞的局面下,大盘也就自然表现火爆。在此局面下,权重股资金流向变化,必将牵动后市行情的发展变化。因此,密切关注后市权重股的资金流向,对准确把握后市行情的变化,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国庆节后沪市20大权重股A股总市值变化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收盘价近两日近两日资金 A股最新总市值
  (元)涨跌幅(%)净流入流出(亿元)(亿元)
  600036招商银行 13.90 7.34 7.51 2455.59
  601288农业银行 2.70 3.45 6.10 8297.74
  601318中国平安 58.20 10.04 5.86 2785.69
  601601中国太保 24.86 14.04 5.55 1562.87
  601088中国神华 27.43 16.18 5.53 4523.49
  601166兴业银行 25.40 9.86 4.11 1522.08
  600000浦发银行 13.89 7.18 3.71 1594.44
  601398工商银行 4.20 3.96 3.69 10540.42
  601628中国人寿 23.45 8.92 3.25 4883.12
  600019宝钢股份 7.11 7.24 2.02 1245.11
  601818光大银行 3.58 3.47 1.88 1447.57
  600028中国石化 8.68 5.85 1.51 6069.23
  601857中国石油 10.78 5.89 1.38 17455.20
  601939建设银行 4.76 3.48 1.18 7989.29
  601328交通银行 6.11 5.34 1.08 1816.84
  600900长江电力 8.22 7.31 0.74 1356.30
  601988中国银行 3.42 2.40 0.63 6081.41
  601998中信银行 5.50 8.06 0.50 1570.57
  600519贵州茅台 167.80-0.55-0.01 1583.70
  600104上海汽车 17.23 2.26-1.72 1468.24 (中国证券报)

 


  
聚焦资本市场十大热点:CPI拐点何时出现

  热点之一 CPI、PPI拐点何时出现
  今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走势让很多预测看走了眼:普遍预期年内通胀走势前高后低,高点将出现5月、6月,结果到了8月,CPI仍继续走高。目前,不少专家预计,9月CPI涨幅将再创新高。CPI年内拐点究竟会在何时来临?PPI会紧随其后吗?
  豆你玩、蒜你狠,前段时间,不断上涨的蔬菜价格,让普通民众对物价上涨压力有了真切的感受。
  一家颇有影响的机构最新出炉的报告预计,9月份CPI很可能在8月份同比上涨3.5%之后继续走高,同比增速有望达到3.6%,10月份将达到年内高点4%。
  中信证券研究部的诸建芳在《通胀已临高点》报告中,也发表了与上述观点一致的看法:预计9月CPI同比上升3.6%,环比上升0.5%。其理由是:由于食品价格在9月继续上升,食品价格环比上升1. 3%左右,导致9月CPI环比上升0.5%,非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1%,总体而言,9月CPI环比上升0.5%。
  商务部、农业部、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9月份农产品(22.70,-0.34,-1.48%)价格调研数据显示, 鸡蛋、蔬菜、水果、和猪肉价格是推升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据统计,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
  申银万国李慧勇表示,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9月份CPI上涨3.7%,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年内CPI的高点或将出现在9月、10月,年底翘尾因素可能性不大。经济学家张卓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全年CPI望保持在3%或略微多一点的涨幅,实现预期目标问题不大。
  李慧勇也认为,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农产品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又封杀了价格回落的空间,预计未来CPI将在3%左右波动。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介绍,我国秋粮生产形势良好,如后期不出现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目前国内粮食库存消费比大大超过国际公认17%-18%的安全线水平。因此,短期内粮食价格不具备爆发性上涨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C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PPI走势却出现了波动。诸建芳认为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他认为9月PPI将环比回升,但是翘尾因素的明显下降,因此同比继续回落,预计9月PPI同比上升4.0%,比8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不过,国际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全球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近来一路猛涨,这可能对我国物价形势构成一定压力。(.上.证 .卢.晓.平)
  


  专家激辩加息会否不期而至 三季度数据是关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广义货币(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就前三季度货币政策运行来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2010年实现年初设定的目标毫无悬念,不过对四季度加息与否预期则不一致。
  截至8月末,我国M2余额6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新增人民币贷款5.71万亿元。M2增长与目标逼近,基本遵守3322节奏管控的银行信贷投放量也基本符合预期。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货币政策目标不会改变,现在看不出监管部门有变化的迹象,商业银行亦无改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总体来说,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稍高于7.5万亿元,M1(狭义货币)、M2总体会与目标接近,不会有太大偏差。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货币供应不会突破目标值。
  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被认定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会否迎来方向性拐点的问题,赵庆明认为,未来仍处于经济复苏期,发展趋势不会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过程。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经济复苏期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急剧的转变,可能会有温和转向,未来会从适度宽松到稳健偏紧。连平则认为,到明年年初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为好。
  鲁政委则认为,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即是拐点的开始,不过他也表示,拐点不会是忽然而至的。
  实际上,为对冲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且考虑到外汇占款一度大幅增加等因素,央行分别于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说,虽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不改,但从紧的趋势也在逐步显现。
  目前市场较为关注的是,加息这一进一步从紧的措施会否在年内出台,对此,市场预期存在分歧。连平认为,第四季度不太可能加息,至少目前不会加息。中国利率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连平认为,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比三季度要低,因此加息要慎重。与此同时,他预计9月物价可能达到年内高点, 10月之后会有所回落,因此,在CPI压力有所缓解时,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且美、日都在推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日本最近又调低了利率。而7月-9月,我国资本流入步伐加快,这时提高利率,扩大同美国的利差水平,将进一步增加资本流入的压力,且加息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更大。
  赵庆明也认为,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全球经济存有隐忧,日本最近则重返零利率。他认为,我国对房地产调控的加强,以及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将在3-4季度显现出来,所以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来看,都不具备加息的可能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持有相反的预期。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令人关注的是,与此前一直强调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次序不同,本次货币政策委员会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而且认为任务依然艰巨。鲁政委认为,这很可能暗示如果未来CPI再创新高,则加息可能骤然而至。
  他认为,对经济下滑担忧的消退、消除负利率的舆论压力、CPI可能持续3%左右的预期、汇率回归弹性对利率制约的消除,是加息可能在近期出台的主要原因。从时间上来说,如果CPI突破前期高点,加息就可能出台,最快可能在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后。(.上.证 .周.鹏.峰)
  


  人民币升值步伐会否加快
  9月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狂飙1094个基点,欧美等国再度施压汇率问题,高层多次高调回应人民币不具备大幅升值基础……一系列因素,给人民币能否在四季度打好2010年的收官之战添上一层疑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而今年年初至6月中旬,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直至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观察6月下旬以来的人民币走势,人民币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从央行宣布重启汇改至10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上涨1445个基点,对欧元的中间价下跌8413个基点,对日元的中间价下跌5889个基点。据记者初步计算,6月下旬至今的72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日均波动幅度约为61个基点,远大于2008年至2010年年中的波动幅度。
  对于下一阶段人民币走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为其定了调,即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与二季度例会最大的不同是,这次例会单独提到了增强汇率弹性,因此可以预见,四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仍将呈现有升有降的双向浮动,双边波动幅度甚至会大于三季度。
  央行相关人士曾介绍,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但目前市场普遍关注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因此9月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大幅度上涨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即人民币会不会大幅升值。
  但是耐心回味央行所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在对美元上涨的同时,对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呈现下跌,保持了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6月-8月三个月中,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涨跌各半,波动幅度并不大。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也曾表示,汇率浮动主要是调节实体经济中的总进口和总出口,所以调节不能仅对一国的双边贸易状况,也不能仅看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发挥调节进出口、经常项目及国际收支的作用,也更能体现出汇率上下浮动的特点。人民币对单个货币有升有贬双向浮动,整体上则是在合理均衡的基础上保持稳定。
  目前看来,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且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近期,针对欧美等国炒作人民币升值问题,我国多位官员回应称,目前人民币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基础。(.上.证 .李.丹.丹)
  


  热点之四 财政政策助力调结构
  尽管上半年GDP增速高达11.1%,但积极财政政策还没有到退出时刻。多位财政方面专家指出,从最新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过渡期,且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未来几个月,积极的财政政策总体框架仍将不变,但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微调优化。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比年初20.7%的增速降低了6.8个百分点。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619.35亿元,增长7.3%,增速为年内首次降到个位数。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仍在过渡中。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总体框架依然不会改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也认为,中国上半年GDP增长达到11.1%,但下半年能否保证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不能确定,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框架应该不会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吴晓求此前也曾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料积极财政政策基调仍将延续一段时期。
  至于今年年底四万亿刺激计划结束后,我国是否会像美国一样继续提出和执行财政刺激计划,贾康认为,这仍需要进一步看经济运行情况,但年内积极财政政策框架不变。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期也在多个场合表示,财政部将维持现有政策不变,把稳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在财政政策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贾康指出,财政政策要进一步优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要在管理通胀预期,把握总量的同时,特别注意发力优化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要特别注意税种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贾康举例,新疆启动资源税改革,就是很重要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节能降耗的经济杠杆手段。
  事实上,近几个月的财政部出台的政策也确实体现了框架不变,微调优化的特点。与财政收入趋势相反的是,财政支出增速不断提高,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财政支出6413.69亿元,同比增长35.4%,而7月份财政支出的增速仅为16.6%,前8月财政支出增速也已经逼近财政收入增速。
  为更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6月下旬,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则将成为财政政策下一个发力的重点。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日前表示,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完善财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完善财政支持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崛起;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税收政策、财政贴息和财政补助等间接方式支持中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建立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采取投资税收减免、再投资返还等方式,对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行业实行税收优惠,推动绿色崛起;调整财政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中部优势产业的发展。(.上.证 .张.牡.霞)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