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暴涨 四大利好刺激农业资源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期货暴涨 四大利好刺激农业资源股

加入日期:2010-10-11 12:46:50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三大利好支撑 资源股集体飙升(附股)
  国土部:我国十大资源接替基地初步成型
  煤炭重组第二波 煤老板可入股国有大矿
  煤炭价格四季度进入上涨通道
  三大利好支撑 资源股集体飙升(附股)
  资源股凸现三大确定性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黄金的光采依旧 风景锡钼独好 有色金属荐7股
  国金:煤炭股价值凸显 关注六公司
  煤开采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农产品期货暴涨 13股有望冲击涨停
  期货市场全线大涨 油脂豆类等涨停
  外盘农产品上周末集体涨停 行情爆发或一步到位
  美国农产品价格大涨的缘由:粮食比黄金更精贵
  国储糖创纪录投放降温有限 广西糖价首破6000大关
  棉花期价急剧上涨 市场高位风险加剧
  13只农产品牛股飙升在即

  国土部:我国十大资源接替基地初步成型
  国土资源部9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结果,我国共累计新发现矿产地900余处,初步形成藏中铜矿基地、滇西北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等十大资源接替基地。
  我国已初步形成藏中铜矿基地、滇西北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新疆东天山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新疆罗布泊钾盐资源基地、北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基地、新疆阿吾拉勒铁资源基地、新疆乌拉根铅锌资源基地、西藏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属基地、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基地、青海大场金资源基地等十大新的资源接替基地。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周期为1999-2010年,总投入120亿元人民币。经过本次调查,我国累计新发现矿产地900余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产地152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其中煤炭1300亿吨、铁矿石50亿吨、铜3850万吨、铝土矿4.49亿吨、金1830吨、钾盐4.68亿吨。(中国证券报)

 

  煤炭重组第二波 煤老板可入股国有大矿
  取代强势整合思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多元化整合成共识
  继沸沸扬扬的国进民退争论之后,山西煤炭资源强势整合的思路得到了更多地方政府的认可。继山西之后,河南、云南、贵州、陕西等多地也拉开了煤炭资源整合的大幕。
  不过,据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包括国家能源局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正在酝酿煤矿资源的第二轮重组: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酝酿第二轮整合
  国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员在十一前夕接受本报采访时就表示,能源局研究讨论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并且已经进行过一些调研。
  9月16日,在贵阳召开的2010年全国煤矿整顿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现场会(下称煤矿整顿关闭现场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市场配套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吴吟的这番表态,意味着煤炭资源重组正式开始走向纵深。
  不过,与此前煤炭资源重组不同的是,市场资源配套将会代替政策性重组。
  依照目前的趋势,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肯定首先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前省内重组,基本上都是大煤矿吃掉小煤矿,或者国有煤矿兼并私营煤矿,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这种重组很难进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该官员同时说:在经过了第一轮的重组之后,剩下的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或者整合主体,这时候就要靠市场去推动。国家今后出台的政策,应该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所有制重组,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煤炭集团或者能源集团。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也持类似观点,在各省的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整合主体多为省内的煤炭企业,较少出现跨省份之间兼并重组的案例,这样就使得兼并重组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宋智晨认为,当下正在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政府在其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一些甚至是政府间接参与的,非市场因素的介入使得煤炭资源整合的效果也有所影响。
  9月13日,贵州省能源局局长付京宣布,两三年后,贵州煤矿将从目前1800个减少到约200个。在煤矿整顿关闭现场会上,贵州省主动提出本省最小生产规模标准要达到80万吨/年,今后还要提高到120万吨/年。
  继贵州将最小生产规模标准提高到80万吨/年之后,9月27日,陕西省政府宣称,到2011年6月底,全省煤炭开采主体企业要由现在的520多家减少到120家左右。
  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企业规模标准和行业生产力水平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逐步提高标准,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吴吟认为。
  吴吟在上述会议上就直言山西和河南模式:在兼并重组方面,山西、河南两省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国家能源局肯定山西和河南的理由是:山西省煤炭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今年煤炭产量并没有因为兼并重组受到影响,反而同比明显增加。
  而河南省确定了省属六大骨干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产业政策要求,对全省煤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兼并重组后的效果是,河南省每年2亿吨的产能将由31个主体进行开发,国家能源局认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跨行业参与重组
  现在进入煤炭资源整合重组这个门槛,似乎不再要求有多高的专业技术,而是看整合主体和开采主体的资金实力及企业背景,尽管一些非煤企业进入煤炭领域的步伐越来越快,也引起了煤炭领域的不满,但在中央的大政策下,却也无可奈何。
  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指出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跨行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除了鼓励各种所有制的煤矿企业外,也鼓励其他行业,如煤炭行业的主要相关行业(电力、冶金、化工)内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
  除五大发电公司已经全部进入煤炭领域之外,9月21日,中国铝业公司宣布,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煤电铝一体化、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等。
  在此之前,9月4日,特变电工(600089.SH)发布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拟设立特变电工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开发及利用、煤电煤化工项目。
  特变电工现已拥有吉木萨尔县准东帐篷沟南露天煤矿及奇台县将军庙西黑山煤矿两处煤矿资产,探明储量约130亿吨。
  出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国家一些部门也一直在积极推进跨行业并购,由于国内各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均有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管理层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推行各行业的重组,以期集中优势资源淘汰落后产能。
  煤炭资源重组到现在,已经进入到大企业的市场竞争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和安全两条红线可以直接将小煤矿送入历史。
  作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正在推进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上海庙矿区在整合之前,有27个探矿权、16个开发主体。通过整合,目前只剩下4个开发主体。
  下一步,上海庙矿区整合工作还要继续推进,要争取形成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吴吟强调说。
  这也意味着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竞争,由于这种整合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淘汰落后产能的牌子下,小民营煤矿将无法获得银行授信,而最终成为不完全市场竞争的一个补充。
  以近期的山西煤炭重组的新阶段而言,温州投资者可将被并购的小煤矿和参与兼并重组的国企一同设立子公司,并依附于国有煤矿。兼并重组后没有拿到的补偿余款,可作为资本入股。但在新设立的子公司中,国有企业占股51%,民营资本占股49%,双方可共同参与公司管理运营。
  尽管这个政策比刚出来时要灵活一些,但就大环境而言,终究民营煤矿仍然从属于国有大矿。所以说,我们整顿关闭小煤矿、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最终全行业要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吴吟最后表示。(.第.一.财.经.日.报 .高.永.钰)

 

  煤炭价格四季度进入上涨通道
  进入10月份,中国基准煤炭价格---秦皇岛煤价四个月来首次上升,表明煤炭有可能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业内人士指出,四季度煤炭价格将呈现震荡走高的趋势。
  据悉,煤价走高原因之一,是2010年中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国内煤价与国际煤价进一步接轨。中秋国庆期间,美元大幅贬值,推动原油价格飙升,使得原油主要替代品的煤炭价格走高。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称,我国煤炭市场与国际煤炭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煤炭市场的变动必然会波及到国内煤炭市场。由于美元贬值是大势所趋,大宗商品的价格依然处于上涨通道之中,从国际市场上看,煤炭价格总体将是向上走势。
  而从2009年开始,煤炭行业限产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逐步加大,银河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赵柯认为,在资源整合大背景下,煤炭的产量增速并未显著提升,整体市场仍处于供需平衡之中,出现供大于求状况的概率很小。
  马上就要入冬,而气象学家已预警,今年北半球将会面临更加恶劣的寒冷天气,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靠煤炭发电、供热,这势必加大四季度对煤炭的需求,进而拉高煤炭价格。今年冬季的煤炭需求储备可能会提前到来。记者从湖南资兴矿业集团了解到,用煤大户已经开始加大订单,以备冬季的用煤。
  中投顾问发布报告指出,在国庆长假之后,国内煤价将会逐步走高,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煤炭价格很有可能出现一轮上涨的情形,涨幅会在5%~10%之间。 (南方都市报)

 


  三大利好支撑 资源股集体飙升(附股)
  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行业目前面临三大基本面支撑,分别是:美元贬值、内需旺盛、通胀预期,从而激发了资源股的集体井喷。
  有色金属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有色金属价格在经历了金融危机重创下的暴跌后,2010年在政府加大收储进口、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及美元贬值等四大主要因素轮番驱动下,开始经历强劲反弹。国庆节期间,周边市场铜、锡等有色金属期货均出现连续上涨,伦铜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高。
  从内因来看,国家十二五规划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新能源汽车、家电等行业倾斜,投资的拉动带来对有色金属需求的好转,从而对有色金属行业构成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在期货市场走势上,有色金属的周K线呈现头肩底突破形态,未来上涨空间仍很大,锌、铅、铜等品种有望再次成为领涨品种。
  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也为该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提供了保证。以江西铜业(600362)为例,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铜业公司,拥有国内铜储量的三分之一,铜矿产量占国内市场的17%,精铜产量占20%,属于铜行业中的代表性公司。预期未来两年,江西铜业自产铜矿增长将达30%,未来5年权益自产铜矿产量有望翻番,从而推动公司未来几年利润的大幅增长。
  此外,黄金已经由商品属性逐渐向金融属性转换,在全球矿产金量逐步下滑以及欧洲央行停售导致金量减少的背景下,全球黄金供需面已处于偏紧阶段,金价中长期走势依然较为乐观。因此,以山东黄金(600547)为代表的黄金股也值得重点关注。
  稀土行业短期有见顶迹象。十一长假期间,金属期货普遍大涨,稀土价格也涨势依然。从经销商的反馈信息看,由于下游询单不断增加,部分经销商已出现惜售现象。从价格看,氧化钕和氧化镨的价格都已逼近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以目前这种涨势来看,两周内即有望突破历史高点。从基本面看,国家对稀土产量的控制越来越严,重稀土的供应下降空间很大,从而催生稀土价格的上涨。上周五稀土永磁板块表现强劲,广晟有色600259连续涨停后,尾盘出现获利回吐被打开涨停;包钢稀土600111、太原刚玉000795、中钢天源002057、五矿发展600058、北矿磁材600980等个股盘中涨幅也不俗。
  原油走强带动煤炭等能源股上涨。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强,国际原油也出现连续上涨,从而带动煤炭等能源股的大幅上涨。近期海外煤炭股的走势,远强于国内煤炭板块的走势,上周五国内煤炭股的上涨,有些补涨的味道。国内煤炭行业目前呈现淡季不淡的态势,虽然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四大耗煤行业的产量增速环比小幅下降,但对煤炭的需求仍处高位。煤炭板块指数周K线在前期突破下降压力线后,业已反抽确认成功。上周五该板块几乎出现集体涨停,预计后市仍将有大幅上涨空间。目前煤炭板块的表现,更多是体现在跟随国际油价联动的资源属性上,在国际油价走强的大环境下,未来仍有向上空间,可重点关注大同煤业601001和潞安环能601699。 (北京晨报)

 

  资源股凸现三大确定性投资机会
  上周五A股市场出现了放量飙升的态势,其中资源股更是出现领涨的态势,尤其是煤炭股、黄金股等品种更是纷纷冲击涨停板,那么,如何看待资源股如此的涨升趋势?短线会否有分化的可能性呢?
  两个新动能
  对于资源股的涨升,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与国庆长假期间,锡、黄金等资源品种价格纷纷创新高的信息有着较大的关联。而且,由于此波资源品种迭创新高的动能似乎来得更为猛烈,因为日元的零利率政策再一次向市场传达出全球流动性过剩格局将再次浮现的信息。而资金一旦过剩,锡、黄金等期货价格涨升的趋势将更为清晰、涨升力度更为强劲。
  更为重要的是,近期资源股的涨升还有两个新的动能。
  一是我国资源的保护性开采的措施已渐渐取得实效,尤其是稀土等体现我国资源优势的品种更是如此。故保护性开采的品种有进一步拓展范围的可能性,比如说近期舆论就猜测锡、钨、锑以及钼将加盟到保护开采的序列中,这无疑促使资源股的涨升有了新的做多动能。
  二是市场需求出现了新的动向。由于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使得部分稀有金属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比如说太阳能电池业务的拓展对锗等稀有金属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这就使得稀有金属的稀有属性更为突出,以至于权威机构开始列出未来濒临枯竭的矿产品种,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钨、锑、锗、稀土等品种名列其中,所以,这也强化了资源股的稀有属性,故多头对有色金属股等资源股的做多底气迅速提振。
  分化势在必然
  不过,这并不等于资源股会保持着如此整齐划一的普涨行情。
  一是因为细分产业的成长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说煤炭股的成长性就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
  主要是在于运输瓶颈的制约已不再明显。而且上游的供给力度迅速提升,尤其是关于新疆煤炭外运通道建设的预期等,这些因素的叠加,意味着煤炭股的成长空间并不宜过分乐观。但对于钨、锑、锗等下游需求稳定且供给面临着一定压力的品种,他们的产品价格将迅速涨升,从而推动着净利润的增速提升,进而使得二级市场股价出现相对强硬的表现。
  二是因为估值压力因素的存在。其实资源股在近期的走势一直较为强硬,因此,二级市场的估值压力有望随着本周五的大涨而更趋沉重,尤其是一些拥有资产注入的部分黄金股等品种,他们的动态市盈率已达到50倍,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此类个股的股价不仅仅包含了未来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而且还包含了未来的潜在资产注入的预期,所以,股价的估值压力不容忽视。
  寻找确定性机会
  正因为如此,未来资源股的分化
  是不可避免的。既如此,实际操作,就需要充分考虑未来业绩弹性、股价弹性等诸多因素。就目前来看,这么三类个股可以积极跟踪。
  一是下游需求相对确定的品种,尤其是那些需求量有望迅速膨胀的品种,比如说受益于环境发展友好型趋势积极影响的锡业股份,再比如说受益于太阳能、红外线装备业务的云南锗业等个股,他们的业绩成长性乐观,可跟踪。
  二是我国资源控制性开采措施相对突出的品种,前期的稀土股已作出表率,故钨、锑、钼等个股也可跟踪,其中章源钨业、厦门钨业、辰州矿业、金钼股份等品种可积极跟踪,尤其是辰州矿业,题材更为丰富多彩。
  三是产业链较为完善,产能也有望迅速拓展的个股,比如说铝业股的南山铝业、铅锌股的豫光金铅、磷矿股的兴发集团等。另外,对中国中冶等资源优势突出,二级市场股价走势未有明显表现的个股也可跟踪。(.秦.洪.金.百.灵.投.资)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