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港股一开市工商银行H股股价便急挫3%,全天下跌3.18%,这是该股近4个月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下跌。对于这只巨象来说,如此巨幅下跌并不经常出现。 事情起因有点出人意料,为原持有工行3.95%股份的高盛大幅减持套现工行H股股份。 接近交易的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报记者表示,高盛在9月29日收市后,即以每股5.7港元至5.79港元价格火速配售27.5亿股工行H股。至9月29日午夜,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强盛,高盛遂将配股额度增加至30.41亿股,并以每股5.74港元的中间价定价,仅较9月30日工行收盘价每股5.78港元轻微折让。此次减持高盛共套现22.5亿美元(约150.5亿元),减持后仍持有工行约105.7亿股股份。 4年暴赚628亿元,承诺近期不再减持 高盛再次减持工行似乎早有征兆。 在今年3月25日工行年报发布会上,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向记者表示"高盛对他们在工行投资所获得的回报感到满意,表示愿意继续与工行保持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愿意保留所持有的大部分工行股权,长期成为工行的重要股东。" 上述信息反映高盛仅表态会持有手中工行股份的大部分,而非全部。而高盛向工行承诺的第二个锁定期也于2010年4月28日到期,此后便没有继续承诺锁定期。 2009年6月,高盛首次大规模减持工行股票,共出售30.3亿股,套现19亿美元。而当年3月高盛曾主动承诺,将手上80%持股锁定期延长至2010年4月28日。 两次减持,高盛共套现41.5亿美元,而2006年高盛入股工行时,仅花了25.822亿美元就获得了工行164.76亿股H股。而以这次减持价算,这次减持后高盛继续持有的工行股票市值仍高达78亿美元。如此,高盛投资工行4年便暴赚94亿美元(约628亿元).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价格。"对于每股5.74港元的出售价,上述权威人士这样表示。 不过,上述权威人士强调,"未来高盛作为工行的长期投资者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不会改变,高盛本身还是维持对工行和中国经济的长期承诺与认可,此次减持仅是高盛以对市场和工行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投资组合调整"。她还表示"在可以预见的近期内,高盛不会继续减持工行股份"。但她没有明确表示"近期"所指的具体时间为多久。 另外,唐焱还觉得,高盛减持工行很难与市场对内银股是否担忧建立联系。虽然内银股普遍需补充资本充足率且房贷政策的趋于收紧;但暂时还看不到明显的负面影响,此番补充资本充足率再融资过后,未来两三年内内银股都几乎没有再融资需求,而货币政策即使收紧虽短期影响贷款需求,但从存贷利差角度看却是有利的。 唐还表示,现在市场大部分都在增持内银股,并且据说此次高盛减持的接盘人很多都是前段时间沽空工行的投资者。 高盛并不缺钱 此次减持又恰逢工行宣布450亿元的A+H配股融资方案,这不禁让市场猜想,高盛是不是缺钱了? 光大控股(香港)市场策略部主管唐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市场觉得此次高盛减持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高盛去年和今年的盈利状况都很好,不像是急需资金的。" 大福证券内地银行与保险业研究主管李健雄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减持与配股并没有太大关系,高盛也不至于手头紧张。"但他还表示,高盛不一定会参与此次配股。 但上述权威人士并不认为减持与配股有关系。 2010年上半年,高盛共实现净收入216.2亿美元,净利润40.73亿美元,其中第一、二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34.6亿美元和6.13亿美元。再则,按工行450亿元的配股方案,原来持有工行3.95%股份的高盛即使全额参与配股也仅需付出约17.8亿元。2009年,高盛也实现利润133.9亿美元,列居工行之后为全球第二赚钱银行。并且,早在2009年高盛就还清了美国政府的100亿美元救援资金。 一位外资大行分析师则认为,此次减持应该结合工行配股与高盛对待所持工行股份的长期策略来看,如果高盛不计划参与配股,减持便是顺其自然的。 李健雄也表示,高盛的长期策略应该是逐渐剥离非核心业务,如9月初传出消息,继摩根大通之后,高盛也计划解散旗下其中一个坐盘交易部门,以符合美国早前通过的金融业监管改革法案中,限制银行进行坐盘交易的"沃尔克法则"。另外,高盛也打算陆续退出PE业务。不过,上述权威人士表示此次减持工行股份与高盛自身业务调整并没有关系,并且坐盘交易部门仅是高盛很小的一个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