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抛股市定心丸 发管理通胀最强音_股票_证券_财经

央行抛股市定心丸 发管理通胀最强音

加入日期:2010-1-7 8:14:1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核心提示】央行的一举一动时刻牵连着股市的神经,央行昨日向今年的股市抛出一颗定心丸。日前召开的2010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进场外市场建设,创造条件有效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央行在会上部署了2010年的四大任务: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着力解决金融改革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以及防范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观察人士指出,尽管央行经常表示其政策目标包括低通货膨胀和经济稳步增长等多个方面,但周三的这份公告是其迄今发出的最强有力的一个信号。上述最新措施表明……。

  导读:
  央行发管理通胀预期最强音
  央行工作会议: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实质性回归
  央行昨日向今年的股市抛出一颗定心丸
  央行工作会不提M2引人关注
  央行汇率政策老调新弹 人民币有望重启升值步伐
  新华社:解读央行工作会议传递出的货币政策信息
  权威人士:2010年新增信贷目标7.5万亿元左右

  央行发管理通胀预期最强音
  央行细化2010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调节货币信贷总量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昨天描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框架。
  根据央行网站昨天下午刊登的公告,2010年央行工作会议于1月5日至6日召开。央行在会上部署了2010年的四大任务: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着力解决金融改革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以及防范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央行着重提出,特别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稳定价格水平,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细心者不难发现,上述政策措辞与早些时候有所不同。央行此前在2009年四季度例会声明中的措辞为,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观察人士指出,尽管央行经常表示其政策目标包括低通货膨胀和经济稳步增长等多个方面,但周三的这份公告是其迄今发出的最强有力的一个信号。上述最新措施表明,政策重心正从保持经济稳步增长逐步转向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最新措施或许并不意味着将开始实施紧缩政策,但有可能预示着2009年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即将宣告结束。有分析人士如是说。
  可见的是,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副主任顾铭德在2009年12月份的一次演讲中直陈,相较2009年,央行2010年的宏观调控目标更为复杂,同样是适度宽松,2009年的重点可能是宽松,而2010年的重点则可能是适度,如何保持这个度是个新课题。
  针对度的把握,从最新公告中有迹可循。根据公告,央行将密切跟踪监测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国内外经济运行和市场流动性情况,适时适度调节货币信贷总量。
  具体而言,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度之间异常波动。
  同时,央行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在建、续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贷款投放。
  此外,央行用一系列措施强调了对贷款风险的重视: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防止变相使用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强化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防范信贷风险,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
  央行2010年工作摘要
  【股市】
  ●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进场外市场建设
  【楼市】
  ●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
  【衍生品】
  ●推动企业发行资产支持票据
  ●加快黄金市场产品创新
  ●继续推动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外资法人银行在境内发行金融债券
  【民间资本】
  ●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研究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务融资工具、债券第三方回购业务等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积极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投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项目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东.方.早.报)
  


  央行工作会议: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实质性回归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0年工作会议的对外公告中,对货币政策目标这六个字只字未提,但有理由相信,1995年以前我国曾经实施的非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已得到实质性回归。
  1995年以来,央行一直实施着《中国人民银行法》所规定的单一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显然,从2009年的经验看,稳定币值的单一目标已不合时宜。如何在稳定币值,控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使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这已经成为人民银行的工作重心。
  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辅之以货币政策工具、汇率政策以及新增贷款及投向问题。于是,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顺势成为央行2010年的工作要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就提出,中国货币政策需要考虑多重目标,目前要围绕通胀、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四大目标考虑政策制定。--这与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
  但众所周知,这四大目标不乏诸多矛盾在其中。央行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搞好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环保、贸易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1月6日,央行关于2010年工作会议的新闻稿中如是表示。
  适度宽松、动态微调
  1月5、6日召开的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取向定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金融调控需要重点解决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问题。
  当然,会议对此基调进行了细化,并指出央行2010年要做好四项工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着力解决金融改革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防范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显然有别于2009年多渠道增加资金供给能力的工作主旨。央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经济仍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需不足的影响还在持续,而经济回升的基础也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货币政策因此必须要促进经济发展。
  所有问题又指向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的货币政策要求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个目标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货币政策的作用,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传导到银行机构时。这位央行人士认为。
  央行关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也对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提法有所回应: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稳定价格水平,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对于2010年适度宽松、动态微调的货币政策,央行要求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
  央行同时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
  不过,市场上普遍估计2010年第一季度信贷投放依然强劲,此后将呈逐季下降态势。一方面,由于2009年底惯性的贷款淡季,银行普遍将一些信贷大单延至来年,目标市场估计银行已有一两个月的贷款储备即将释放;另一方面,一些银行此前将部分贷款转到表外,这些贷款转回表内也将使上半年贷款增速较快。
  在信贷结构方面,央行也要求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使贷款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用到国民经济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对于目前颇受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央行也特别指出,要引导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在建、续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贷款投放。同时,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防止变相使用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
  外储资产保值增值
  外汇管理体制方面,央行此番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为经济主体提供便利,逐步淡化事前审批管理,强化事后监测分析职能。这是2010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的首要重点。
  除了进一步推进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改革,简化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央行此次工作会议也确定将允许企业出口收汇存放境外,便利企业灵活运用外汇资金。
  此举无疑将有利于缓解经常项目下资金流入压力。几个月前外汇局曾出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向央行备案并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后,跨境贸易获得的人民币收入便可留存境外。
  事实上,这都是防止资金集中流入的重要措施。央行此次也表示,要逐步实行外汇流入流出的均衡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我们预期未来一段时期外汇收支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外汇管理既要防止资金大量流出,也要防止资金集中流入。上述央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央行此次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特点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在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用外储直接投资石油等战略物资是必要、可行的,但应由专业投资公司来操作,所需外汇可从外汇市场或人民银行购买。
  这被认为是官方迄今为止就使用外汇储备购买石油发出的最清晰的信号。
  据公开资料,中国的外储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加,2009年9月为22725亿美元,是2008年同期的1.2倍,是2000年9月的14倍。
  不难发现,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市场预期将逐渐复苏,外贸顺差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的担忧显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