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奠定宏图-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6周年_股票_证券_财经

蓝图奠定宏图-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6周年

加入日期:2010-1-7 10:46:05

  铁路的历史总是能浓缩很多东西。世界铁路的拓展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演进,中国铁路则自孙中山先生绘就《建国方略》起,就蕴涵着一个古老民族对现代化的强韧追求。

  迈入新世纪以来,正如这个国家的发展备受全球瞩目和钦佩一样,中国铁路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 赞誉。当我们回溯这一系列成就的起点,一份文本日益凸显出其卓越的价值和深广的内涵。这就是2004年1月7日,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国铁路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在这份规划实施6周年之际,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6万公里,超过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近4000公里。武广高速铁路以350公里的世界最高运营时速、最长运营里程卓然立于世界高速铁路的最前沿,成为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最具标志性的代言者。

  (一)

  2004年1月7日注定会在中国铁路史册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这一天,国务院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本届政府批复的第一个行业中长期专项规划。

  规划的另一端是2020年。它初步绘就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发展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国家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导向。

  以此规划为契机,中国铁路建设步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条条高等级铁路客运专线、一条条区际大通道,成为神州大地上不断延伸的壮阔风景。

  以历史的眼光看,这是一个开创性的不同寻常的规划。在此之前,铁路发展都是5年一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出台,将铁路发展的战略眼光放长、放远,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

  规划第一次系统提出“客运专线”概念,为中国铁路建设确定了客运专线、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及西部铁路4个重点。自此,功能定位清晰、路网结构合理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

  规划第一次明确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为铁路装备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廓清了路径。

  6年前,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7万余公里铁路,列车最高时速不到160公里。面对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铁路成为制约经济腾飞的“瓶颈”。如今,铁路营业里程有了巨量增长,铁路技术的各个方面全线突破,中国铁路昂首驶入“高速时代”。

  这一过程,是与国家发展的历史性进程相伴随的。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铁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铁路必将在中国未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骨干地位。

  就铁路内部而言,一份科学的规划所释放的生产力和激发的创造力,甚至超过了规划本身。数年间,铁路把握黄金机遇期所取得的成就,对未来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年10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发布。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电气化率由50%调整为60%以上;客运专线建设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以上;规划建设新线由1.6万公里调整为4.1万公里。

  “按照这一规划,快速客运网将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大大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说,届时,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与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小时至2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

  规划为我们描述了不远的将来,中国大地上将呈现的图景:北京到上海旅行时间将由10小时变为4小时内,北京到广州将由22小时变为6个半小时,北京到昆明将由最快38小时变为不超过8小时,甚至从北京到遥远的乌鲁木齐,也将由40小时缩至仅仅11小时……

  (二)

  6年来,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和发展模式为铁路高歌猛进提供了动力源泉。

  6年间,国家批复铁路可研项目达404个,批准铁路新线建设里程超过4万公里,投资规模近3.5万亿元,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万亿元。铁路在可研批复、建设规模、完成投资、新线投产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在规划的指引下,青藏铁路提前1年建成通车,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成功实施,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京津城际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等一批客运专线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铁路新项目的投入,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2009年,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

  目前,我国在建铁路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1.5万公里、大能力区际干线及煤运通道1.8万公里……

  规划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铁路建设模式创新的过程。6年来,铁道部先后与31个省市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超过300份,形成了部省合作共建铁路新机制,改变了以往“公路是自己的、铁路是国家的”这一固定认知。

  自规划实施后,90%以上铁路新线全部为合资建设,地方政府及社会投资占到项目投资比例的30%。

  这是一次艰难但卓有成效的转型。2004年,刘志军部长日夜兼程,亲赴各省市与地方领导商谈,传递发展理念,争取理解支持,建立战略合作,掀起了路地携手共同加快铁路建设的热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牛新春对媒体表示:“高铁的建设体现了中国在相关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也体现出中国体制的优点。一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牵扯征地拆迁等一系列问题的大型基础工程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协调推进,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想象的。”

  通过模式创新,铁路发展超越了单一行业,越来越深地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越来越紧密地联系于区域发展新格局。

  伴随着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速铁路及合宁、合武、石太等铁路客运专线的通车运营,中国已进入“高铁经济时代”。高铁经济不仅是一个交通概念,更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加人流、物流、资金流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

  6年来,我国铁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世界铁路一流水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经过短短几年不懈努力,在高速、提速、重载等众多领域赶超世界铁路先进水平,特别是在高速铁路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设计、施工、制造和运营管理的成套先进技术,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目前,在铁路装备制造领域,我国已形成了由10余家企业为龙头的创新产业群体,年销售超过50亿元的企业已有9家。

  如今,每3天就有一列“中国制造”的动车组列车下线。昔日“万国牌”的中国铁路,今天正在铸就世界“高铁中心”。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访华时,曾在演讲中表示,美国可以在高速铁路方面向中国学习。

  (三)

  高铁被誉为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在200公里至1000公里或以上的范围内拥有极大优势,能大大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一宏伟蓝图的实施与推进,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公里的高铁投入营运,并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同时,作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804座新客站将投入运营。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所言,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铁路革命”,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让多年来以幅员辽阔为特色的中国正在“大大缩小”。

  铁路正在改变中国人行走中国的方式,也正在成为建设中国、观察中国、理解中国、思考中国的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曾对媒体表示,中国发展高铁是源于强劲的内部需要,我国地少人多,所以只能通过技术手段使有限的线路发挥最大的运输效能。这一速度的提升,对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结构都将是一个质的变化。

  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47%,城镇人口达到6.4亿人;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镇人口达到8.5亿人。加快发展低排放、少耗油的轨道交通运输方式,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以低碳为特征交通体系的迫切要求。

  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400多名代表乘坐“气候快车”前往会场,宣传铁路交通方式节能减排的优势。

  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气候变暖、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积极倡导和发展低碳经济、绿色交通的大背景下,铁路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凸现,许多国家加快了建设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步伐。

  目前,中国铁路与世界铁路的互动空前活跃,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层面之深,前所未有。近几个月内,刘志军部长先后会见法国、俄罗斯、美国、越南、新西兰、日本等国家政府及铁路部门官员,就进一步加强铁路合作与交流深入交换意见。

  中国“铁路外交”初显端倪,已有50多个国家希望中国铁路给予高铁技术和建设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高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运输工具,它将给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6年的时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导下的中国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甚至改变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版图。一份深具科学内涵、充满时代精神的蓝图,正在当代铁路人手中波澜壮阔地展开,成就出一番宏图大业。

  6年的积累,使得中国铁路能够为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提供足够厚重的回答:一个行业从一个具有高度宏观智慧的方案中,汲取了哪些力量?又以充满创造性的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作出了哪些全新的尝试?

  中国铁路的发展,得益于这样一个科学的规划。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证明了我们的制度选择、模式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铁路的发展,紧扣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中国铁路的成就,是国家成就最鲜明的标志之一。中国铁路日新月异的形象,配得上这个国家日益增长的大国风范。(记者林晓莺)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