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驶入“动车时代”_股票_证券_财经

区域经济驶入“动车时代”

加入日期:2010-1-29 14:46:41

  区域发展正由过去的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而东中西部的融合和联系将会更加密切

  ■本报记者 郭锦辉

  2009年,全国经济增长大“V”型的背后,是各地经济的小“V”。随着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如何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和东部地区的转型,无疑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去年各地经济增速差距巨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中国各省区市经济增速总体上看都比较低,下半年以后逐步回升,全年呈现“V”型。到目前为止,从已经公布的各地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来看,全国31个省区市2009年GDP增速远高于全国水平。

  增速大于15%的有2个省(区市):内蒙古(17%)、天津(16.5%)。

  增速在12%到15%的有14个省(区市):重庆(14.9%)、四川(14.5%)、广西(预计14%)、湖南(13.6%)、陕西(13.6%)、吉林(13.5%)、湖北(13.2%)、辽宁(13.1%)、安徽(12.9%)、江苏(12.4%)、云南(12.1%)、西藏(12.1%)、江西(12%)、福建(预计12%)。

  增速在9%到12%的有12个省(区市):山东(11.9%)、海南(11.7%)、宁夏(11.6%)、贵州(11%)、黑龙江(预计11%)、河南(10.7%)、北京(10.1%)、河北(预计10%)、青海(9.8%)、甘肃(预计9.7%)、广东(9.5%)、浙江(预计9%)。

   增速低于全国GDP增速(8.7%)的有3个省(区市):上海(8.2%)、新疆(8%)、山西(预计6%)。

  “去年省区之间差距比较大。增速最低的山西和最高的内蒙古相差11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来是很少见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两类地区:一是东南沿海外贸依存度比较高的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二是资源型地区如山西、甘肃等。以山西为例,由于资源需求量下降,资源价格下跌,2009年上半年山西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负增长省份,全年数据也并不乐观,预计GDP增速仅为6%左右,在各省份中垫底。

  “2009年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地区大部分是靠投资和资源的拉动。”魏后凯说。例如内蒙古,主要靠资源、能源、重化工投资的拉动,天津主要靠滨海新区的一些大项目和投资拉动,而外部资金积聚到重庆的也比较多。

  数据显示,2009年,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9%,中部地区增长36%,西部地区增长35%。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0.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根据魏后凯的测算,从2000年到2008年,东北地区的GDP增长,有将近70%是靠投资拉动的,西部地区也在60%以上。

  “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应该由投资和资源拉动转向由创新拉动,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增长。”魏后凯说。

  在他看来,由于现在各个地区的投资量很大,应警惕投资过热。此外,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仍是高碳经济的增长,单位GDP能耗、“三废”排放强度很大,尤其是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今后节能减排的压力将很大。

  经济增长重心继续“北上西进”

  2008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首度超过东部地区。虽然2009年度统计数字尚未公布,但增长态势有望保持。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政策效应的发挥,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投入、能源资源型产业开发上,中西部受益更多。

  从2009年各地经济增速看,由于金融危机对东南沿海影响较大,外向型投资“北上西进”,加上投资和资源的拉动,以及基数因素影响,北部地区(包括东北、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增速比较快,而东南沿海相对较慢。

  “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心继续向中西部和北部转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2010年中西部三大热点地区和东部的“三大三小”相映成辉的格局将会更加明显。

  具体来说,中西部地区的三类热点地区主要包括:资源富集地区、老工业基地、区位和农业相对优越地区。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三大”是指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小”指苏北沿海、海峡西岸和琼州海峡地区。

  不过,由于现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差距仍较大,刘勇建议,未来需要进一步在“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继续向中西部倾斜”。

  “中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改变了原来单一靠外部输血来发展的局面。”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如何改变单一依靠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陈秀山看来,随着产业转移推进,东部地区的外销商品将更多转向内销,除了本地市场外,还会向中西部扩展。这就改变了过去东中西部相对脱离、独立发展的格局,融合和联系会更加密切,相互促进和带动作用也会不断增强。

  区域经济驶入“动车组时代”

  “以前一些地区的发展需要其他地区来带动,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从‘牵引对牵引时代’进入到‘动车组时代’,每个区域内部都有自己的动力。”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引擎”外,去年很多地区和省内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涌现。如海峡西岸、辽宁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正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中新的活跃力量。

  魏后凯认为,区域发展正由过去的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沿海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正在加快,可能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西部、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一些大城市群未来也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随着经济复苏,资源需求和价格回升,一些资源型地区将走出低谷,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在应对危机时,一些地方对结构调整、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等问题有所放松。未来需要更加重视提升产业的素质和水平。”陈耀认为,东南沿海产业转型升级仍需加快,“腾笼换鸟”的措施还需继续实施。

  在陈秀山看来,随着更多区域增长极的出现,未来各个区域的分工、功能定位等都将更加具体化,更加明确,分工更趋向合理。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