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情] 中国信息报发表专文:在应对危机中忠实履行职责_股票_证券_财经

[要情] 中国信息报发表专文:在应对危机中忠实履行职责

加入日期:2010-1-29 11:30:07

  在应对危机中忠实履行职责

  ——走进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下的2009中国统计

  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向全球实体经济传导,其负面影响辐射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将世界经济拖入了衰退的寒冬。

  2009年,也是中国经济跨入新世纪以来外部发展环境最为云谲波诡,发展形势最为困难,经济走势最为跌宕起伏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领导全国人民奋力抵御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冲击。中国经济逆势而上,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向全球传送寒冬里的丝丝暖意,向世界展现黎明前的点点霞光,为国际经济的早日复苏播下燎原之火形成前的星星火种。

  2009年,更是中国统计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应对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无论国家管理层还是经济生活中的各类经济主体,对统计的依赖都在进一步加深,对统计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对统计的关注空前加大,对统计的舆论监督与日俱增。广大统计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承担的任务和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

  面对严峻挑战,统计人没有退缩;面对肩上重担,统计人没有放弃;面对不期而至的质疑之声,统计人没有回避,而是把挑战视为加快统计改革的机遇,把压力转变成夯实统计基础、加强统计能力建设的扎实行动,把舆论监督转化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优质统计服务的内在动力,迎难而上,奋力前行,为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践行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忠实而卓有成效地履行着既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统计,是回顾昨天的历史记录;统计,是展望明天的科学基础;统计,更是把握今天的决策依据。骤然而至的国际金融大危机,将中国统计推到了“聚光灯”下,推上了“风口浪尖”

  2007年3月份,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倒闭揭开了次贷危机序幕:2008年9月份,身陷次贷危机泥潭而难以自拔的美国雷曼公司倒闭,标志着一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大危机总爆发。危机从美国向全球迅速蔓延,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加速传导,世界经济增长步伐骤然减速。

  倾覆之下,没有完卵。“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也同样深深传导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运行当中——从通胀到通缩,价格走势如同坐上过山车;外部需求急剧滑坡,企业新订单锐减,部分工厂关停,大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就业问题凸显……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大背景,人们对形势的判断和把握产生了迷茫,对增长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对经济的前景预期不足。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对统计产生了空前的依赖。

  在欧洲,金融市场的不断恶化及其产生的后果,催生了“欧洲统计系统行动计划”。欧盟统计系统被要求紧急采取统一应对措施,加强各成员国交流,承担“晴雨表”作用。

  在中国,应对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紧迫形势对统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多挑战:

  ——搞准统计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关键。百年一遇的金融大危机,集中暴露了世界各经济体之间、各经济体内部诸多重要经济比例关系之间的严重失衡,全球经济体系陷入系统性紊乱。党中央、国务院正确把握形势,制定应对危机的有效对策,观察评估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需要掌握经济运行的真情实况,需要依据更加真实可信的统计数字。

  ——及时提供统计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加紧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形势瞬息万变。这就要求统计部门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提供各类统计监测数据、经济分析和政策参考建议,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经济运行大局,抓住突出矛盾,针对关键环节,毫不迟疑出台有效的反危机政策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对于一些苗头性现象的发现和把握,能否敢于及时大胆地作出趋势性研判,对统计部门而言,与其说是一种责任的自觉,毋宁说是一种对勇气的担当与考验。

  ——维护统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艰巨。中国经济是一个庞大系统,世界经济是一个更为庞杂的体系,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在其传导过程中,对不同经济地域、不同经济领域的冲击有轻有重,在不同经济运行时段上有先有后,这就必然导致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经济行为主体对危机影响的感受不同步且不尽一致。而经济生活中的人们又往往习惯于将自身的、微观的、具体的感受与主要反映宏观运行趋势的统计数据直接联系比较,这就很容易对宏观统计产生迷茫,甚至怀疑。特别是在当今利益格局多元化时代,对统计数字不时发出“质疑”之声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骤然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将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于统计信息的需求与长期以来需要不断加强充实的政府统计力量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在这个敏感时节凸显出来,从而对政府统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形成了尖锐挑战。

  ——增强统计透明度和公开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现代经济有两个鲜明特点:统计数据不仅是宏观决策的依据,更是微观决策的基础;现代经济运行越来越受到微观经济主体对于宏观经济前景预期的推动,信心增强则经济活跃,预期不足将诱发经济疲软。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金融危机的爆发,驱使人们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统计数据,比以往更加关注数据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统计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主动做好统计数据诠释工作,进一步加大统计传播力度,才能消除广大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疑虑,稳定他们的经济预期,才能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决策部署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信心,推动经济早日企稳回升。

  中国经济运行如何也同样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无论就经济总量而言,还是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程度、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分量,以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看,中国经济都承载着引领全球经济早日摆脱危机、走上复苏之路的巨大期待。中国统计的发展状况和统计数据,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中国的统计数据不仅要接受国内监督,还要接受国际检验。更加公开透明是提升中国统计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努力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这在今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初提出的殷切要求。

  统计能不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真情实况?统计能不能较快地捕捉到中国经济发展运行的趋势迹象?党中央在期待,广大公众在期待,国际社会也在期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举国一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统计,以坚定的承诺、改革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勇敢地面对这场严峻挑战

  在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挑战和压力无处不在。但挑战本身不足惧,可惧的是缺乏应对挑战的勇气,可怕的是不能及时找到有效化解挑战的对策和路径。

  面对挑战,2009中国统计以坚定的承诺回应方方面面对于统计“真实可信”的期待。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旗帜鲜明地指出,当前全国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政府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为国家和社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提供优质统计保障。

  统计人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视统计数据质量为生命,决不参与弄虚作假,自觉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一场以“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创新奉献的统计精神,恪守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职业操守”为主旨的声势浩大的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在全国统计系统迅速展开,将“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印刻在脑海中,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

  面对挑战,2009中国统计以阔斧改革促“三个提高”,针对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着力提高统计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央及时出台了扩内需、促增长、惠民生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明确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政策制定需要数据支撑,政策执行需要统计监测,政策效果需要统计反馈。国家统计局自2009年2月份即建立起跟踪统计制度,监测扩大投资项目计划落实情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掌握投资计划完成情况,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价格走势大起大落,各种经济要素资源在配置上失去了方向感,踩不准节奏,找不准信号。国家统计局立即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增加调查内容,提高监测水平,加快报送频率,及时反映价格领域运行的新变化新动向——将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监测由以往的月报制度升级为旬报,并对一些重要商品价格的监测进一步升级到五日一报制度;对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重点农产品价格,实施半月监测制度;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施月度监测制度;对反映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实施月报和季度分析监测制度。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严峻局面,一时间“农民工返乡”、“城镇失业人员增多”成为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的重点、焦点问题。2008年年末,国家统计局及时开展部分省份农民务工人员返乡情况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起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及时反映我国农民务工人员规模、结构、就业、收支等相关信息;2009年3月份,在每年开展两次劳动力调查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又针对全国31个大城市实施月度城镇劳动力调查,以准确掌握劳动力的总量、结构、分布、素质和就业失业等状况,为国家做好就业工作,为全社会各阶层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态势,提供及时有效的统计服务。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社会各界对居民收入问题极为关注,“被增长”一时间成为公众对工资统计表达质疑的流行词。客观来看,劳动工资统计不光是一项重要的统计工作,其统计结果和应用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调整。如何改进以往工资统计只涉及国有及集体单位,统计范围不全面、代表性不强的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工资统计反映劳动力用工成本、分析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构成的作用?如何将统计部门一直以来所进行的工资统计的改进工作制度化、公开化?需要一种契机,需要方方面面的推动和理解。面对公众的质疑,国家统计局作出了积极回应:正式将私营单位纳入统计调查范围,采取增加反映劳动报酬结构和差异的指标、规范企业对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统计、改革统计调查方式,严格数据质量控制等8项改革举措。2009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公布了2008年私营单位工资情况。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企业效益滑坡现象突出,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中国统计建立和完善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调查,加强了部分地区工业企业效益的调查,启动了“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试点。“企业一套表”是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探索,是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革新统计方法制度,转变传统统计生产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改革将在切实减轻基层统计负担,提高统计工作效率,规范数据标准,保障数据质量,实现统计资源共享,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项改革已于2009年启动,并在全国5个地区进行试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快速收集数据,减少中间环节的干扰,国家统计局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数据采集方式,加快推进企业联网直报,探索利用遥感技术、手持电子设备等手段采集和传输统计数据;针对分省GDP核算数据大于全国的现状,积极主动地探索全国统一核算、下算一级的可行性;积极研究和改进统计数据评估办法,建立健全数据评估制度。自2009年8月份起,每月都要召开进度数据评审会。为确保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2009年6月至7月国家统计局又组织近400人对30个省(区、市)进行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其力度、广度、保密程度前所未有。

  一项项重大统计改革的酝酿与推出,一个个重要经济领域统计监测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批批统计数据质量改进举措的出台与实施,有力地增强了中国统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

  “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2009中国统计,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浓厚的依法统计意识,让数字说出自己的真相,为国家成功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2009年,中国统计视危机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在着力深化统计改革的同时,不断提高统计透明度,紧紧围绕中央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经济领域中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大力加强统计信息供给,深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为当好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家统计局加快了经济形势分析的节奏和频率,将以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改为月度经济形势分析。每一次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都要深入探析当月经济形势,及时研判经济运行态势。

  为发挥经济社会运行“监测器”作用,国家统计局在原有《统计简明资料》、《统计报告》等基础上创办了《统计信息专报》,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重大信息,快速反映宏观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前9个月,在国家统计局上报的统计信息中,有近400篇被中办、国办采用,其中52篇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

  为了让统计的“测报员”角色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国家统计局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将统计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使中国统计变得更加阳光。

  ——开放统计调查过程,推广统计基本知识,以更加透明的方式回应质疑,化解疑惑。国家统计局专门举办了新闻媒体记者统计知识研讨班,邀请全国各主要媒体的记者进行统计专业基本知识的培训,邀请记者随采价员一同走入农贸市场,亲身体验采价的过程,实际体验入户调查等基层统计工作。统计知识研讨班的举办提高了记者的统计知识水平以及对统计工作的了解;一次次的价格询问、一个个清晰的记录,让记者真切地体会到了统计工作的不易,了解了统计工作最基础的过程,感受到了统计工作的严谨和统计人的质朴、认真。

  ——改进统计数据发布方式,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2009年,国家统计局对月度统计数据的发布方式进行了大调整:变网络发布为现场发布,变单项指标分别发布为统一发布,变单一文字发布为文字与数据表结合发布,变单向发布为互动交流发布。发布方式的调整,赢来国内、国际好评如潮,媒体纷纷评价说:“在目前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关注度大为提高的背景下,统计部门积极应对、主动沟通,拓宽了政府统计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渠道,提高了统计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便利了公众更加系统地认知和使用统计信息。”《华尔街日报》记者对8月11日举行的首次月度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大加称赞,表示数据发布及时、全面,特别是文字新闻稿与月度统计数据表同时发布,便于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形势。

  ——开门办统计,促进政府统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009年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统计咨询委员会,邀请国际组织统计高级官员、国际统计权威人士、国内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统计专家、学者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专家,对重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大型统计调查项目调整、重要统计体制改革以及我国统计发展战略提出咨询意见,认真听取各方面对统计工作和统计发展的建言。李克强副总理专门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科学统计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成立统计咨询委员会借鉴了国际经验,是一次有益尝试”,并寄语国家统计局“完善机制,推动咨询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推动依法统计,用法律法规武器为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保驾护航。查实数据、搞准信息,是统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配合统计部门开展调查,如实填报统计资料,也是社会公众应尽的公民责任和法律义务;支持而不干扰统计部门工作,更是各级党政领导的一种责任和纪律。依法统计,是法制时代的题中之义,更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形势要求。在统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新《统计法》于2009年6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新《统计法》与《处分规定》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统计法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国家统计局进一步加大了统计执法力度,直接查处了16起统计违法案件。在已处理或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的案件中,对22人给予了处分,其中县政府领导3人;16人受到了诫勉谈话,其中厅局级干部2人,地方政府领导1人;有3名县统计局局长被调离统计岗位。各地统计机构也纷纷加大了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公开曝光力度。

  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经济形势,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中国统计努力让数字说出自己的真相。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不断加深,我国部分行业遭受严重冲击,外需下降,失业人数增多。此时此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年来,国家统计局先后就价格、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增长与发(用)电量、工业经济效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内容向社会公众进行解读,并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推出“统计学家”视频访谈节目。通过对重要、敏感经济数据的解读,让数字说出自己的真相,中国统计帮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积极变化和各项政策措施起到的积极成效,进一步稳定预期,进一步增强成功应对危机挑战的信心。

  2009年年初,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审慎研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及时向社会发出了“黎明前的点点霞光,寒冬中的丝丝暖意”的积极讯息;4月初,结合3月份PMI指数的发布,国家统计局发出了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7月份,又通过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再次向社会公众进一步传递“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信息……

  危机,是发展不科学的集中爆发;危机,是走向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立足当前,中国统计为国家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努力提供统计保障;放眼未来,中国统计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大步奋进

  2008年我国GDP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2009年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四季度增长10.7%。在中国经济的增长曲线图上,一道快速探底后逐步回升的弧线清晰闪现,走出了一条漂亮的V字曲线。

  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的事实,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一揽子决策,果断正确,措施得力,成效卓著。

  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的事实,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一年来,中国统计在服务国家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引导社会稳定预期方面提供了坚强的统计保障,提供了有力的统计服务,向党、国家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回眸在2009年年终岁末之际,中国统计清醒地意识到身上肩负的历史重任,所做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的期盼还有着较大距离;清醒地意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还没有过去,应对危机挑战还仍然是进行时,为化解危机提供有效统计保障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回眸在年终岁末之际,中国统计更加冷静地认识到,危机固然是发展不科学的集中体现,但危机也是走向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金融危机挑战这个坎,迟早要迈过去,这一页终将会被翻阅成历史,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走上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怎样才能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好的统计保障?如何在服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统计工作自身的科学发展?这是站在历史发展新起点上的中国统计,需要认真面对,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重大命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水平为依归,围绕“提高政府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这条主线,将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统计的支撑,着力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制度科学、技术手段先进、法制保障有力、队伍素质过硬的现代统计体系,努力为党和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各类经济主体提供优质统计服务。这是中国统计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所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统计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这是中国统计在服务国家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推动统计工作自身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响亮回答。

  在文章收笔之际,欣闻绸缪良久、精心策划的《国家统计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即将出台,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统计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相信,在她的引领下,共和国统计大厦必将建设得更加宏伟坚固,中国的统计事业必将迈向新的辉煌!(记者黄真)

  上一条:马建堂亲切看望文艺汇演演职人员下一条:中国信息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力推进“...

  马建堂亲切看望文艺汇演演职人员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马建堂要求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力实现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的新提高

  “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整体进展顺利李强出席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马建堂要求认真贯彻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做好人口普查各项准备工作

  马建堂就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中外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张为民任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

  李强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马建堂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严格执行统计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服务条款联系我们京ICP备050346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