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批奥巴马 面临三大风险_股票_证券_财经

索罗斯批奥巴马 面临三大风险

加入日期:2010-1-29 17:48:5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李 晶:2010年A股面临三大风险
  桂浩明:这次蝴蝶在中国扇动翅膀
  索罗斯:批奥巴马 建议勿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
  皮海洲:中行发行A股可转债 汇金应适量认购
  华 生:股指期货推出有利大盘股定价
  金岩石:闭着眼买股票吧

  李晶:2010年A股面临三大风险
近几日A股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特别是银行等板块连续下挫。这主要与市场恐慌情绪加剧有关,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的收紧步伐会加快。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市场短期的震荡走势。
  在企业盈利总体向好、整体经济稳定复苏的前景下,2010年的A股将面临三大风险:首先,通货膨胀风险,一季度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可能再次出现,运用包括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及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其次,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政府更加担忧特定部门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此前央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表明,政府正在引导信贷以预先控制通胀上升并避免资产泡沫。最后,大量的新股发行给资本市场带来扩容压力。
  今年,股市对政策的敏感度将非常高;在政策预期越来越强烈的阶段,市场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小,短期A股仍将震荡下行。不过,从中长期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开启消费时代和以低碳方式推动的调结构将是未来政策调整的重点。从A股公司的盈利基本面分析,随着宏观经济发展、复苏及稳固,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盈利状况继续好转,最终都将推动市场上行。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近期或继续适度微调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预期。


  桂浩明:这次蝴蝶在中国扇动翅膀
  蝴蝶效应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只蝴蝶在加勒比海轻轻地扇动翅膀,却不料过后在大洋彼岸引起了一阵滔天巨浪。神奇吗?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蝴蝶效应已成一种常态。发生在美国的次贷风波,最终导致了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就是不久前的一个典型例证。当然了,出现蝴蝶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强势地区向相对弱势地区传递,而反向传递则较为少见。譬如,反映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总是美国经济影响其他国家,反过来,其他国家影响美国的则比较少。
  可是,最近发生的事,却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这一惯例。中国央行在本月上半月提高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央行的表述,此举是为了促进境内商业银行信贷的更有效运行,做到均衡投放,防止大起大落。事实也的确如此,有关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第一周,五大行信贷便达1800亿,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那今年全年的信贷指标在一季度就会用完。虽说年初信贷投放相对比较多一点,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此快速的信贷投放,毕竟是不太正常了。而要对此调控,提高准备金率应该说是最为温和的选项。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央行此举主要还是为了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约束,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实施紧缩政策,还是有所区别的。
  尽管如此,中国央行这一措施仍然产生了蝴蝶效应,在世界范围引发了很大反响。近期,海外股市以及商品期货市场全面下跌,资金再度大量流向美元等避险货币。对此,不少海外舆论认为,这主要是西方经济界担心中国率先实施紧缩政策,从而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冲击。以他们的逻辑,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增量的主要提供者,来自中国的需求,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作用非常大。一旦中国开始紧缩银根,经济增长放缓,那么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就会减少,对先进技术装备的采购也会下降,这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应该说,这种推论未必很客观,事实上,以中国经济目前的实力,实在还担负不起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重任。但问题在于,中国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以后,世界金融市场的确出现了动荡。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可能一时很难讲清楚,要作出相对完整而准确的解释,并不容易。换个角度而言,可以说,在这里,世人的确又看到了蝴蝶效应,只是这次蝴蝶是在中国扇动翅膀。
  笔者无意进一步探讨这次中国央行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但是准备金率提高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的确不可忽视。也许,至少有这样几点是值得认真关注的:
  虽然世界经济还不能说真正复苏,但由于各个国家以及经济体的情况差异很大,要想在较长的时期采取近乎一致的经济政策,是不现实的。因此,过多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经济问题,恐怕要陷入误区。毕竟,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步恢复到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样,在危机时所采取的某些政策就有调整的必要。而一旦调整出现(哪怕只是为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其影响就不可小看。客观上,这很可能是蝴蝶效应向外传递的开始。
  过去人们普遍估计,中国不会在美国升息之前升息,退出机制的实施也会晚于美国。之所以会这样估计,就是基于蝴蝶效应往往是从美国传递开来的认知。不料,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变化,中国从本国经济实际出发,完全可以独立采取措施而不必顾忌美国的脸色。那种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改变具有被动性的观点,已经完全不符合实际了。顺便再提一下,不少人之所以会对今年1月的沪深股市调整缺乏警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认为中国会主动调整政策,而美国又还没有到可以实施退出机制的时候。显然,这是一种误判。
  这次,蝴蝶在中国扇动翅膀,可以说表明了中国影响力在提升,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这还提示人们,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关注差异的存在也是必要的,而这尤其更应该成为人们研究经济现象(当然也包括股市)的重要出发点。


  索罗斯批评奥巴马:建议勿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
  在27日在达沃斯开幕的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金融巨鳄索罗斯称,各国政府现在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还为时尚早,政府也不应当过早实施退出计划,因为这将不利于经济走出困境。
  批奥巴马:新提案与目标相左
  索罗斯说,奥巴马政府对银行征税的新提案与政府所追求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对大银行采取严厉监管的呼吁现在太早了,过于严厉的措施可能让银行在借贷方面变得更加谨慎,这不利于美国经济走出困境。
  他表示,在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向银行注入的巨额援助资金对于稳定市场起到了巨大作用,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也让世界经济重新回归正途。在金融危机之后,从经济的观点看,银行首先应当偿还他们获得的援助资金,然后政府再采取措施降低流动性、减少财政赤字,政府不能同时采取多项严厉政策。
  索罗斯说,他非常支持奥巴马政府限制银行规模的计划,但时间的选择是错误的,当前还没有必要推出这些长期的改革。当前我们需要的是制定正确的法规,而不是急于出台法规,我认为大家当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任务并不是简单的重新启动原有的经济和金融系统,我们实际上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因为旧的系统已经完全损坏了。
  索罗斯表示,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可能更多的从政治压力出发,纳税人对于银行在危机后仍然发放巨额奖金感到愤怒,但我认为在金融改革中应当降低政治化因素,应当建立专家组来设计全球监管体系并逐步实施。
  他还说,美国政府限制银行规模的初衷更在于解决银行太大以至于不能倒闭的问题,但只要金融市场仍然在,分出去的银行的规模还会不断成长,最终还将再次发展到太大以至于不能倒闭的程度。他说,政府可以考虑在未来几年内真正允许一些金融机构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倒闭。
  建议各国:勿过早退出刺激政策
  索罗斯还对各国政府过早采取退出策略表示反对,他说当前开始削减政府开支还为时尚早,这有可能会导致双底衰退,即经济短暂复苏后再次陷于衰退。
  索罗斯称,虽然会面临政治压力,但提高政府赤字还有足够的空间。他说,由于经济衰退的调整过程尚未结束,当前仍有必要增加额外的刺激政策,而屈服于政治压力则可能造成在2010年或之后出现双底衰退。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