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召开_股票_证券_财经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召开

加入日期:2010-1-29 12:22:21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张育军:推动新股发行改革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今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本次会议旨在讨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效,检讨进一步推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思路,通过研讨进一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发言实录:
  主持人张育军:各位嘉宾、各位同行早上好!新年伊始,中国证券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在上海联合主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这次会议旨在讨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效,检讨进一步推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思路,通过研讨进一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下面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参加今天会议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先生,上交所理事长党委书记耿亮先生,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先生,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先生,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女士,证监会创业板张主任。出席今天这次会议的还有证监会证券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部分个人投资者及新闻媒体的部分代表,在这里让我们以热烈掌声对所有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这次会议我们特别邀请了16位主讲的嘉宾,这些嘉宾都是多年参与市场的市场资深人士,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这些嘉宾当中包括了部分专家学者、部分个人投资者、部分证券承销商代表、咨询机构代表,这些嘉宾代表了新股发行工作参与的各方面,他们将从新股发行体制、询价与定价、正确看待新股发行、新股发行展望等多方面进行认真地研讨。让我们对所有的演讲嘉宾也表示热烈的欢迎。

 


  朱从玖:部分询价机构以盈利为目的致报价偏高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今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现场直播本次会议。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表示,询价机构整体报价偏高,或是部分询价机构不能到位尽责,简单以股份盈利为目的,存在抬高报价水平的倾向。
  以下为演讲实录:
  第三是询价机构报价整体偏高。有不少观点认为部分询价机构报价不够审慎,专业能力不足,尽责不够,跟风现象严重。因此,超额认购的倍数过大,市场整体定价偏高,有一个数据就是到2009年底,中小板确定的发行价格所对应的网下部分的超认购数平均198倍,上海主板市场平均认购倍数80倍。
  这些现象存在是否合理,值得深思,究其原因初步分析,有这样一些看法,可能有网下配售股份比较低,特别是中小板,在网下有的时候,单个机构获得配售的量比较少,因此约束的力度不够强。
  从经济的内在规律来讲,也可能是一部分询价机构不能到位尽责,不花力气研究公司的真正价值,不发挥专业能力,而是简单以股份盈利为目的,存在抬高报价水平的倾向。
  一方面可能是网下的量比较少,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我们研究不够透,简单获得股份盈利为目的,从而降低了询价机构报价的质量。
  多年来,新股申购比较低这样一种习惯性的看法和认识,我们询价机构形成了比较简单的业务模式,反正就是新股跌破发行价格。
  这些情况是否都是市场上议论的我们询价机构报价的原因,也是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询价制度的设计是考虑到机构投资者有更强的定价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能够对发行人的要价形成一定的约束,所以才设立这个询价机制。
  到现在很多市场的参与者都不太理解这一点,说好像我跟你们的询价机构水平差不多,为什么他可以询价我就不可以询价,很多人不太了解。当然这个制度设计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这个设计的目标在那个地方,因为机构有定价能力、有约束能力,如果询价机构不能体现出更好的定价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那么其参与网下询价、配售的合理性
  今天的会议非常难得,在座的都是我们询价的机构,对我们有双重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管好自己的钱,另一方面在这个环节,在发行定价这个环节也不能唯利是图,要担负起对定价、对市场、对小投资人一个良好的正面引导作用。
  上述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当然关注的还有很多,我们接下来的会议会逐步涉及到。大家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反映了新兴市场发展的渐进性,这是我们市场发展的渐进特征所具备的。
  同样发行制度改革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很难以尽善尽美。反映了在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国情下做到市场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把国际发达市场的一般规律,一般的做法、通行的做法和我们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确实需要集合更多人的智慧和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
  那么下一步深化发行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充分总结前期改革的实践和问题,科学把握市场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各类中介机构要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兼顾合理利润和诚实守信的职责。我提出一个想法。
  第一,小投资者参与程度高,我们的市场要是询价机构承担的职责更大。发达国家市场上,通常新股的绝大部分由机构认购,90%以上,一般大部分是机构认购,这对机构报价的约束力是比较强的,因为你定的价格你必须掏足够的真金白银来认购。我们的情况是小投资者参与的程度和意愿强烈,我们要把80%的股份分配给小投资人,所以定价的约束力不太充分,可以说不是足够充分,这在客观上有推高新股价格的倾向,或者说有这样的土壤和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你存在一个推高价格的基础上,对投资者来说,我们询价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我们的公信力非常重要。
  第二,所有的参与买方都要尽量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向,形成博弈的力量,达到合理的价格。这个很重要,我们容易忽视这一点,如果这个市场大家都不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你一定会离开基本面,不知道飘向什么方面了。所以要尽可能表达我们的真实意向,要形成真正的买方力量,买卖双方制约和博弈方能够形成双方认可的价格,除了询价机构外,其他投资者也要审慎决策,对不合理的价格,如果你觉得发行人圈你的钱,赶快跑,不要参与,既避免了风险,有强化了买方的约束力量,可以约束较高的价格趋向。
  第三,要认识到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时时刻刻谨慎,信息不能充分对称,这个是客观存在,全球都是这样,有资本市场就有信息不对称。中国证监会和国际上的监管机构一样,我们一直致力于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在新股发行环节,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什么呢?就是以为过去就是未来,这一点也容易被我们一些不太诚信的机构或者个人、或者股评加以夸大,就是夸大过去的成果,然后拓展未来想像的空间,说实话这也是操纵市场的一个惯用技巧
  监管部门的职责是通过制度和制度的实施,尽可能地揭示上市公司的过程,我们现在能做的,或者说我们最大的力量是通过定制度,通过有效地实施制度,把准备上市公司的以前说清楚,当然上市以后是稍微有所不同,原理是一样的。
  但是上市公司的未来主要要靠投资者自己去把握,监管机构没法告诉上市公司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投资者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你有充分的认识才有足够的谨慎,所以信息的不能充分对称全球都是如此。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就是信息不能充分对称,非常容易被忽视。
  第四,要充分认识资本市场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资本,社会的储蓄需要投资,资源的配合需要优化,所有这些都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巨大需求,这就要求参与各方对市场机制和我们的资本产品合适利用,别乱用,对各种风险自觉防范,扬长避短,建设高效、透明的市场,积极作用于经济社会。

 

  朱从玖:新股超募有其必然性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今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表示,新股发行不做价格指导后,出现超募现象有其必然性,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积极反映。
  以下为演讲实录:
  把握普遍的规律和中国的国情,深化发行体制改革。
  前面提到了重要性和改革成果,我们必须看到受市场内外部基础条件的制约,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近期市场讨论比较多的,或者说一推动这个改革,一重启IPO之后,市场讨论得非常多的有这样几个话题,我把它提出来,市场热议的话题我提出来跟大家做一个讨论。
  一是定价市盈率提高。有部分观点认为新股发行市盈率提高,机构的定价能力令人担忧,许多新股定价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出主承销商研究报告的区间上限,高于上市公司的情况。
  由于定价高于预期,所以实际筹资的金额超过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用于本次募集资金需要的金额,即所谓的超募现象。在大盘没有重大调整的情况下,部分新股上市就跌破了发行价格,市场讨论这个话题,就是大家议论的这些现象和结论,出现这种情况,在这里要明确一下,就是我们当时在启动IPO、启动这个改革的时候,把这些情况实际上都说了,跟社会上做了披露,觉得这是可能发生的情况,那么取消定价行政指导下,发行市场向二级市场靠近,有它的客观性。你不做价格指导之后有它的客观性,换句话说有它的必然性,一定程度上也是积极反映。发行定价水平比实施行政指导前的高,并由此使得上市公司获得较多募集资本的情形,是不是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积极的方面,一个是审慎的方面,就是说是不是可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今天我们还有一天的会议,大家可以探讨。
  从积极的方面,上市公司发行同样数量的股本,获得了较多的资本,它是上市公司项目的需要,也会对上市公司综合资金的运用产生积极的财务影响,运用得当的话,会使上市公司的财务基础更加坚实。
  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基础更加坚实的话,它从某种意义上是上市公司制度的体现,质量基础的一个表现,体现了综合的效率。
  从更大的方面来看,相比较而言,较多的募集资本实质上是新股的超额收益,在发行人和新股申购者之间的市场调节,实际上是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下,我们历史上新股的超额收益在发行人和上市公司之间、发行人和新股申购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重新分配,是不是可以说是买方和卖方博弈的结果?这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从审慎的方面来看,一个是定价能否更加合理,在定价市场化的机制下,对询价机构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有较高的估值水平和定价水平,在目前的状况表明我们询价机构在行为操守、专业能力、估值水平上都还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只有大幅度提高之后,我们的定价才可以更加合理。
  从审慎的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求也很高,要求能够妥善地运用这些资金,要求管理层能够有管理的能力,要求能够对股东负起切实的诚信责任,也要求公司治理的机制有效。所谓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就是你的股东也好、董事会也好,要对我们实际的经营层有比较强的、到位的约束力,同时监管机构的监管也要有力。
  从审慎的方面再来看一点,由于公司上市,有公开发行股份的最低比例要求,我们25%,特别是中小企业,那么需要探讨公司上市,由于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发行价格高、募集资金比较多,是不是需要探讨上市与存量发行之间的关系。我看了一下,今天也是我们会议发言代表们讨论的一个话题,相信大家会展开讨论这个问题。
  除此以外,发行价格的高低还与当时市场的趋势、供求关系等等有关系,你处在上行和下行阶段都不一样,需要综合分析和研判。简单来说,是不是可以从积极和审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提供给大家讨论。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