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区域规划纲要上报国务院 本报获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下称《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审议,即将出台。 该规划在2004年开始启动,规划期从2006年到2010年,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但至今,《规划》仍待字闺中。 根据本报获得的《规划》2006年版本和2009年版本的对比显示,长三角各城市的定位普遍得到提高,尤其是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 不过,即使是这个最新的《规划》,还是凸显了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乏。 由两省一市建立长三角区域协调指导委员会。2010年1月5日,在第二届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上,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在会议上呼吁,该委员会的协调达成的决议各成员政府必须遵守。 协调机制待解 各城市定位的提高的背后是各自利益的诉求。但行政区划间协调难问题一直未解。 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念上和行动上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行政区划的束缚,从而影响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苏州常务副市长曹福龙称。 最新版《规划》提出要完善定期会商制度,继续完善两省一市省市长定期协商会议机制,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峰会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等合作机制作用,推进落实三方共同明确的有关合作,完善长三角合作的制度建设。 尽管如此,《规划》并未提出更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相对而言,更是侧重现行的联席会议等协调制度。 因此,与会人士呼吁建立更为有力的协调机构来进行区域协调。 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厉无畏看来,成立专门的超越两省一市的机构不太现实,而目前的协调机构作用也相对较弱。因此其建议成立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设置,不属于两省一市。 而王茂林等人对此呼吁给与了支持,其也建议成立类似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的的协调机构。 王茂林还为这个设想的机构定下了发展基调,这个委员会不属于两省一市,而且这个机构要编制一个到2020年的规划,用以指导长三角发展。 不过,这些建议能否被纳入《规划》内容中,仍有待观察。 城市定位拔高 随着长三角城市在《规划》编制六年期间的快速发展,《规划》对于长三角各城市的定位变化较大。 根据本报获得的2006年11月《规划》征求意见稿和2009年6月份《规划》征求意见稿两个版本对比,各城市定位普遍得到提高。 以上海为例,2006年版本《规划》对上海的定位是:要强化上海发展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作用,进一步凸现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地位,强化四大中心功能。 但到了2009年版本《规划》则变为以上海为发展核心,不再提强化一词,该《规划》对于上海的定位也明显提高: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作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显然,2009年版《规划》将上海放到国际层面去提出要求,并明确提出上海要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经济体系。 再如苏州,2009年的版本则在此前版本基础上新提出建设区域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不仅如此,其他一些城市的定位都得到了提高。定位的提高是因为各个城市都在快速发展中。江苏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曲福田对本报表示。 安徽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程必定对本报说,新版《规划》也突出强调了泛长三角,这对安徽来说是好的机会,而2006年《规划》并未提及安徽。 本报了解到,2009年版《规划》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而这是2006年版《规划》所缺乏的内容。 此外,《规划》最终征求意见稿还新提出了积极建设包括南通-苏州-嘉兴的沿路发展轴载内的五条交通线发展轴,形成跨区域的产业带。(.21.世.纪.经.济.报.道)
长三角区域规划受益股全览 代码 名称 002001 新 和 成 002019 鑫富药业 002022 科华生物 002024 苏宁电器 002028 思源电气 002048 宁波华翔 002122 天马股份 002142 宁波银行 600000 浦发银行 600009 上海机场 600018 上港集团 600019 宝钢股份 600026 中海发展 600050 中国联通 600104 上海汽车 600150 中国船舶 600177 雅戈尔 600196 复星医药 600220 江苏阳光 600320 振华重工 600500 中化国际 600596 新安股份 600601 方正科技 600631 百联股份 600635 大众公用 600638 新黄浦 600642 申能股份 600643 爱建股份 600649 城投控股
海峡两岸贸易协议有望在近期达成 迎利好8只福建股最受益 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之后,又一项政策将会利好福建板块。 日前,部分私募机构开始关注海峡两岸贸易协议,根据官方公布的时间表,该协议有望在近期达成,福建板块将直接受益。 昨日福建板块整体表现十分活跃,虽然没有一只股票涨停,但板块中57只个股,有42只上涨,涨幅超过2%的达到21只,其中有4只涨幅超过了5%. 两岸合作加强 近期海峡两岸的合作不断,根据腾讯网消息,在上周六,海峡两岸三项金融监理合作了解备忘录生效,业界认为这将增强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在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领域的合作。 覆盖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由四大交易所500只股票组成的中证两岸三地500指数18日正式亮相。 接着在本月20日,海峡两岸面板显示产业战略合作峰会暨签约仪式,将在北京举行,两岸面板企业将达成新的采购协议及合作意向,中国大陆向中国台湾采购面板金额将达到50亿美元。 在1月中下旬,海峡两岸将就两岸贸易协议展开正式谈判。分析人士指出,成功签署该协议的可能性很大,这对距离台湾最近的福建而言,无疑又是新的利好政策。 福建加大投资力度 继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福建省高度重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福建政府网的首页多个显著位置上,都是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的内容。 根据福建政府网1月18日的新闻,1月17日在福州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福建省投资600亿元升级水陆交通。今年福建省陆路水路交通计划完成投资6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普通公路113亿元、水运工程80亿元、公路运输场站7亿元。 此外,今年福建省计划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亿吨,增长10%左右。 福建股值得关注 华龙证券分析师牛阳认为,近期各个区域板块受到资金的关照,表现十分出色,而福建板块本身就是最正宗的区域经济概念,个股兼具多重题材,有望成为资金发掘的下一个区域板块。 从资金的炒作路线来看,福建板块中,名称含有福建二字的公司,人气最旺,也最容易得到资金的关注,比如福建高速(600033)和福建水泥(600802),福建南纺(600483)、福建南纸(600163). 其中福建高速,本身股价低,业绩不俗,政府又有较大的投资,大资金明显在介入,昨日已放量突破,创出了一年多来的新高。 此外,福建板块中还有不少成长型的公司,比如片仔癀(600436)、龙净环保(600388)、新华都(002264)、龙溪股份(600592)等,业绩优异,也值得中线关注。(每日经济新闻)
皖江规划国家战略有望两周内获批 据安徽省发改委官员昨日(18日)透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将于两周内获国务院批准,这将是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 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涵盖了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以及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市、区),辐射安徽全省。规划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地区生产总值5819亿元,占安徽省的66%。 或一至两周内获批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炉,有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点。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地方处相关人士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一是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省时指出,安徽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二是2008年10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上报国务院;三是2009年1月,国务院批复相关报告,并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委和安徽省,编制示范区规划;四是2009年1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目前正等待国务院批准。 该相关人士透露,他们正在等待国务院的批复,最近一至两周内,应该会获批。 据悉,《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皖江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半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具体产业规划上,《规划》要求到2015年,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 区域一体化逐步推进 参与《规划》编制研讨的原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安徽省政府参事、社科院城市发展中心主任孙自铎认为,皖江城市带内部一体化以及与长江三角洲外部一体化问题是承接产业转移职能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区域一体化是逐步推进的,首先是沿江城市的一体化问题;其次是沿江城市与江北合肥、巢湖等城市的一体化问题;最后是城市带以外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问题。 2009年3月17日,由安徽省发改委公布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指明要大力构建与东部地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区域能源供应保障一体化体系,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致平教授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需要一些大城市成为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而安徽各个城市的规模偏小,皖北的几个城市的人口虽多、面积虽大,但是发展速度较慢,辐射力弱,皖南沿江以及合肥等城市发展较快,辐射力较强,但限于自身的规模,也难以形成一定增长极。所以,若能将沿江各以及省会合肥等城市衔接起来,组成皖江城市带,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带动安徽全省的快速发展。 然而,想要很好地衔接城市带中的九市二县,首先必须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障碍,需要省政府的统筹规划,各市政府的通力合作。目前各市都已经做了相关的探索。李致平教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芜湖、马鞍山、巢湖三市的领导开会协商,准备在三市的接壤处各自划出一块区域,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巢湖市和县也准备送给马鞍山一个深水码头,另外铜陵与桐城也有相关的合作。 孙自铎认为,资源、市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行政区域划分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区域内一体化,以及与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障碍。马鞍山与南京接壤,公交方面都可以互通,但考虑到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南京对马鞍山的投资、贸易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