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诺亚方舟给了人类希望,而2010年,资本市场上随着流通市值突破15万亿,与GDP的数字越来越近,靠运气和胆量赚钱的日子越来越少。
机构与机构的博弈,不再简单地体现为资金推动型,而是对公司未来的价值估值,对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分歧。机构中的社保、保险公司、QFII、国企大股东、券商自营、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将在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上展开较量,而登上诺亚方舟的门票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许多机构将被市场无情淘汰。有人戏言,2010年,一半的私募基金将面临煎熬,三分之一的公募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那么登上2010年诺亚方舟的门票在哪里?
一、中国经济要发展,消费升级中的变革机会必不可少。1998年,房改带来中国经济的一次飞跃,房改的10年,其实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一个必由之路,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上体现很充分。2005年,股改带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升级,也是消费的一次升级。股改5年后至今,15万亿的总流通市值以及沪深交易所每天几千亿的交易量,都在拉动中国GDP增长。
如果还是靠地价、房价上涨拉动GDP增长,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存在缺陷,而消费升级是有益中国经济转型的产物,健康消费、品牌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那些未来有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和有技术突破的公司,将是市场关注的标的,而如何估值,寻找到好的买点和长期标的公司,则考验着每个机构的水平。3G时代,谁能受益?医改后的健康产业中,谁能成为中国的强生、辉瑞?牛奶下乡、啤酒下乡,谁能更有优势和估值?全世界的公司都在做产业链、供应链,中国的粮食产业链何时能胜出?中国的服装品牌公司和其他消费品牌,谁在胜出?
国药控股、比亚迪、腾讯控股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三驾马车,是对消费升级的一种总结。而国药控股更是在2010年开盘3天,股价从28港元开始冲关,一度接近33港元,腾讯控股在2010年也不寂寞,股价一度突破175港元。这些消费升级中的公司,其实就在展示未来投资的方向。
二、股指期货将是2010年资本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在股指期货出台的预期下,资本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变革。2009年的创业板推出和2010年的股指期货推出,都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重大事件,而在每一个重大事件的背后,一定都有不少精彩的故事。
随着股指期货的到来,权证行情都在经历归零的游戏。上海汽车权证在2009年底归零,中信国安权证成为历史。市场的结构变化在一些重大事件到来时,将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对于股指期货来说,要关注“三面”,即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作为其先行指标。目前,基本面是高估值,资金面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新股IPO速度依然不减,自然不是乐观,而政策面随着地产调控政策和存款准备率上调政策的出台,将从2009年的偏多转为2010年的中性偏弱,加上2009年指数上涨1倍后,较大的获利盘也是一大压力。
股指期货能增加大盘股的流通性,也能给市场带来新的业务,但并不能因此就觉得机会来了,加上目前许多大盘股都存在估值分歧,在这种形势下,对未来大盘股的判断,需要分行业和个股进行区别对待。
三、封闭式基金作为市场为数不多的洼地,是未来市场的战略制高点。2010年的投资洼地在不断减少,过去新股一级市场的洼地也被市场力量推平了,增发的洼地时隐时现,而封基则成为市场为数不多、确定性较大的洼地。按照高净值、高分红、高折价的三高原则,2009年实现收益好的基金又面临一次大红包机会,机构投资者在税收上也可能有较大的优惠。而在封基高分红后,折价率又大大加大,仓位自动降低,税收、折价、仓位,真可谓一举三得。
总之,我认为登上2010年的诺亚方舟的门票主要在上述3类机会中,我仍然喜欢医药、大消费,封闭式基金也不错,折价20%多,长期持有是应当有正收益的。但对于2010年的整体市场,预期不能太高,毕竟经历了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的剧烈波动,2010年的操作难度会更大。在保持胜利果实,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参与一些确定性机会,不失为较佳的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