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部门在2010年伊始就给市场两个重大课题,一是批准推出指数期货和融资融券,二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对此反应既兴奋又惆怅,兴奋的是中国股市终于有了双向交易机制,惆怅的是政策一开年就进行了收紧。经过短短两个交易日的复杂博弈,市场对于套利交易兴趣度开始下降,也不再渴望热点风格轮动,最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场以题材炒作为主的投资盛宴,我们认为,这种围绕各种题材展开的炒作将一直延续到指数期货推出前一个月,这也意味着未来1-2个月市场的活跃度将大大提高。
两大政策对市场影响各异
早些时候,市场对于制度创新非常期待,但是在指数期货和融资融券得到批准可以推出时,市场反应并不热烈,就在管理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市场却出现恐慌的表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认为,政策、业绩、流动性是影响股市运行的基本要素,股市上涨来自于经济景气上升(企业业绩上升)预期下的资金推动,制度创新将增强市场活力。2010年,大家对于经济增长9%,企业利润增长25-30%的有着普遍的预期,在这个预期成立的情况下,行情上涨就需要流动性的支持,在新股、再融资已经对冲了诸多潜在流动性的基础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流动性预期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有了第一次提高,年内还会有1-2次,这个预期一来,就会影响机构对于全年行情走势的判断。而融资融券和指数期货这些制度创新,本身是不影响行情趋势的,对于中国A股来说,他们更像是一种润滑剂,会加剧波动、放大风险。所以我们看到,基于对流动性收紧预期下,大家对于未来行情空间不敢奢望。而对制度创新的期待,又给大家带来交易的冲动,这加大了市场的活跃度。最终市场呈现指数波澜不惊、个股精彩纷呈的特点。
市场题材、概念层出不穷
周四基本面有两条信息,一是三网融合信息,二是智能电网规划信息。受此影响,数字电视、通讯设备、计算机、物联网等科技类个股纷纷走强,智能电网题材也整体升温。在这些题材炒作的带动下,市场整体上出现了升温,无论是电器还是酿酒食品,还是区域经济概念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上涨。
如果将上述市场特点归纳起来分析,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市场对于各类题材、概念的挖掘,这种炒作本身带有结构性特点。它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估值的影响,这可能是2010年市场最典型特点了。当然,市场对于个股的挖掘,并不是不全看业绩和估值,我们注意到受益于家电下乡、消费旺季影响,电器、商业、酒类个股中相对估值有优势或者年报有超预期的公司表现就比较突出,一些即将披露年报,业绩超预期的医药、地产股同样出彩。综合起来看,市场炒作既注重题材、概念,又注重业绩和送转分红,既注重周期性公司,也在关注防御性公司,既注重小盘股的机会,也在挖掘中大盘股的机会,唯独超大盘股受到冷落。
既然市场热点集中在中小盘股身上,因此,在投资的选择上对于题材、概念、年报超预期、行业景气提升、消费也进攻等各类现象要多加关注,仔细甄别,精心选股,未来1-2个月投资局部应倾向于中小盘股,在指数期货推出前一个月,则要倾斜到大盘股身上,对于始终受益于融资融券的券商股则要频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