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双拳出击 蓝筹地位急升(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证监会双拳出击 蓝筹地位急升(附股)

加入日期:2010-1-10 9:56:5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左手股指期货 右手融资融券 证监会双拳出击
  股指期货获批 大盘有望启动蓝筹行情
  蓝筹股战略地位急升
  股指期货点燃蓝筹行情?
  融资融券对银行业的影响
  融资融券标的首选大蓝筹(表)
  受益股指期货 钢铁、煤炭等行业十大权重股一览

  左手股指期货 右手融资融券 证监会双拳出击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8日表示,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及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工作,这一过程预计需要3个月时间。这意味着,酝酿8年、筹备3年有余的股指期货,终于有望在2010年分娩。
  股指期货·后市展望
  短期:市场风格有望在下周出现轮换
  国泰君安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政策的获批,对股市而言整体上是利好,市场风格将出现轮换。同时,他强调,将提高银行板块的估值,银行股将迎来投资机会。融资融券的标的将以银行等大盘股为主,而股指期货出台也将助推以银行股为主的沪深300指数。
  当然,两大政策也将加大市场波动,特别是在短期内会如此,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市场的健康稳定。伍永刚说。
  对于下周的市场在政策利好下的表现,伍永刚认为,整体上是利好,但影响有限,因为现在细则并未出台。同时,最初也将以试点为主,规模不会很大,但市场风格有望在下周出现轮换。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滕泰则认为,股指期货在估值合理下对市场影响较为中性,决定市场方向的是基本面、资金面、估值三者效应的叠加。
  长期:将平滑股市的波动幅度
  东吴证券研究所策略组认为,从当前大盘的点位、整体市盈率水平和指数权重的估值来看,当前是推出股指期货的最佳时机。
  我们初步统计,2009年和2010年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1%和20%,对应A股整体2009年动态市盈率为23.43倍,2010年为19.52倍;而股指期货的标的沪深300指数的上市公司,按照最保守估计的2009年和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测算,其3400点对应的2009年动态市盈率为20.41倍,2010年为17.01倍。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主要股指的平均TTM市盈率为18.51倍,自1996年以来A股整体动态市盈率的高频波动区间为20至40倍之间,而前一轮当2007年股指超过3100点时其市盈率超过38倍。由此可见,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来看,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尤其是股指期货标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具有更大的估值吸引力。
  东吴证券研究所策略组强调,国内市场波动剧烈,需要对冲产品平抑市场波动,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市场急需作为对冲工具的股指期货推出,可以通过增加做空和做多机制来完善交易制度,进而长期平滑股市的波动幅度。
  股指期货推出三类股票受益
  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受益股有三类:第一类为大蓝筹(股指期货标的股);第二类为券商中已收购期货公司并获得IB(IntroducingBroker的缩写,介绍经纪商)资格的创新类股票;第三类为参股期货的概念股。
  具体地讲,第一类大蓝筹(股指期货标的股)主要是沪深300成分股,即权重指标股。这类股票因为属于股指期货标的,因此后市也可能受到主力资金关注。
  第二类是券商中已收购期货公司并获得IB资格的创新类股票。
  第三类为参股期货的概念股,这类股又分两类:一类为控股期货的上市公司;一类为本身是纯期货类的上市公司。
  名词解释
  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时期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在合约到期后,股指期货通过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即在进行股值期货交易时,投资者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股指期货交易是双向交易。股指期货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所当日要对交易保证金进行结算,如果账户保证金不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可能会被强行平仓。
  大事记
  股指期货大事记
  2006年7月6日,股指期货八条细则即股指期货合约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在上海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有关股指期货的筹备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006年10月30日,中金所开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活动。首日交易落差176点,成交超过5万手,至少60万人参与。
  2007年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金融期货终获准生证,至此,股指期货上市的法律障碍彻底清除。
  2007年6月27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配套实施细则。此举标志着中金所规则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已经建立,金融期货的法规体系基本完备。
  2007年8月13日,股票期指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建立。当日,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和协调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司(下称五方)在上海签署了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系列协议。此举标志着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内关于股票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制度的正式建立,也就是业内俗称的五方监管体制。
  2007年7月13日,银建期货、久恒期货首获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金融期货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2007年8月24日,首张金融期货结算业务牌照问世。
  2007年12月27日,银河证券首获金融期货IB业务资格。
  2009年11月1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第11批会员获批,会员总量增至111家,其中,全面结算会员15家,交易结算会员61家,交易会员35家。
  融资融券大事记
  2005年10月27日,修改后的《证券法》已经加入融资融券条款,这为融资融券扫清法律障碍。
  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
  2006年8月2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
  2006年8月29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
  2006年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和《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
  2008年4月25日,国务院出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2008年10月25日起,部分证券公司开始了融资融券业务全网测试。自试点办法起,准备期大约持续三年半时间。
  名词解释
  什么是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借证券供其卖出的业务活动。融资融券交易因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发生资金和证券的借贷关系,又称为信用交易,可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两类。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资金买入证券,为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为融券交易。简单地说,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融券是借证券卖出,到期后按合同规定归还所借资金或证券,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融资融券业务中,投资者需要事先以现金或证券等自有资产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将融资买入的证券或融券卖出所得资金交付证券公司作为担保物。与普通证券交易不同,融资融券交易中投资者如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资金或证券,证券公司有权强制平仓。
  融资融券·后市展望
  融资融券推出前后
  市场将出现大幅波动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滕泰认为,由于券商资本金有限,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对市场影响有限,但券商可拆借资金大于可拆借股票,因此融资融券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偏多。
  国盛证券研发中心的肖永明认为,融资融券主要标的可能集中于部分大盘蓝筹,推出前,市场对这些大盘蓝筹会有个抢筹过程,这必然会推高股价,并带动整个市场上涨;推出后,融券机制将可能做空高估个股,进而对整个市场形成打压。
  因此,在融资融券推出前后,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将是必然的,且如在推出前市场相对强势、指数处在相对高位,则很可能造成推出前市场大幅上涨形成泡沫,而推出后则出现大幅下跌态势。因此,当融资融券规模较大时,其助涨助跌的特性可能增加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当然,融资融券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在全面推出后,预计能使市场交易量增长30%左右。这将大大活跃市场,特别是活跃标的股票的交易。此外,融资融券将使中介机构成为最直接受益者,特别将显著改善券商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融资融券使得市场交易机制得到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盈利模式,有利于加强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市场长远发展,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融资融券·股民准备
  须做好六个准备
  第一是心理准备。
  第二是业务知识准备。投资者在参与融资融券之前,可以通过券商的客户经理进行交流,或者是网上投资者教育专栏学习融资融券相关知识。
  第三是参与资格的评估。一方面投资者对证券公司进行参与资格的评估,同时证券公司也会对投资者进行资格评估,并根据一些历史交易和投资者的资信状况来确定投资者是否适合参与融资融券交易。
  第四是材料准备。个人投资者需要准备交易记录,这个是可以查到的。同时要提交财产证明,以便获得更多的授信额度。如提交个人的房产证明、收入证明等,证明材料越齐备,获得的授信额度越大。
  第五是保证金的准备。因为投资者最终能够做多少的融资融券还是根据抵押的证券决定的,抵押的证券越多,所能做的融资融券额度就越多。
  第六是风险控制的准备。因为融资融券有期限,交易不能超过6个月,如果超过6个月会导致强制平仓。如果投资者交易方向判断错误,因下跌过多导致资产亏损过多,到一定的额度时,证券公司可能会平仓,这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北京青年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