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又添利斧 后市谁领风骚_股票_证券_财经

多头又添利斧 后市谁领风骚

加入日期:2010-1-10 9:55:44

    [前言]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8日表示,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工作,这一过程预计需要3个月时间。同时,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开设融资融券业务将按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先试点运行后逐步扩大。市场普遍认为该利好将为市场带来转机……


    ==本文导读==

    多头又添两把利斧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获批

    蓝筹股战略地位急升

    中国股市两项创新制度 绝非简单利好或利空

    两利好有望改变A股格局

    事件与技术的博弈 谁领风骚?

    期待股指期货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多头又添两把利斧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获批!

  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市场普遍认为该利好将为市场带来转机

  据新华社电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8日指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证监会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净资本规模、合规经营、净资本风险控制等指标和试点实施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和市场状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发布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审批股指期货合约以及培训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接受投资者开户等工作。

  这位发言人表示,上述工作预计需3个月左右。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各有关方面要继续做好股指期货上市交易的准备工作,确保平稳推出。

  解读>>券商板块成受益者

  消息一公布,众多市场人士便指出,券商股是股指期货推出和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最大受益者。从股指期货角度分析,目前主要券商均已获得IB业务资格,并控股期货公司。相比于非券商系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公司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网点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与证券市场紧密的联系,在股指期货上具备天然的竞争优势,因此,股指期货将是券商的天下。

  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也可看到券商股蕴藏的潜力。结合国际,在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券商可建立包括融资利息收入、融券费、手续费等多重收入来源。更为重要的是,融资融券业务与权证创设等业务一样将经历由超额利润向均衡利润回归的过程,有助于提升试点券商的估值水平。

  助推今年蓝筹股行情

  其次则是利好蓝筹股,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指出,中长期来看,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是大盘蓝筹股估值上升,中小盘股的估值逐渐回归。富国基金策略分析师张宏波则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机构是一种更好的风险对冲机制。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市场对蓝筹股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这对于目前滞涨的大盘蓝筹股上涨将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

  无论是融资融券还是股指期货率先推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股市中的大盘蓝筹股。如果两项改革相继推出,这些创新性的交易机会将提高大盘蓝筹股票的流动性和融资率,会在2010年的蓝筹股行情中推波助澜。

  股市风格或将转换

  联合证券分析师任静表示,结合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沪深两市依然处于风格转换的阵痛期,市场急需一个突破平衡的契机。"因此,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获批显然有望刺激蓝筹板块,借机完成风格转换"。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3300点关口上方的巨大套牢盘一直都是市场上行的最大阻力,"一旦股指在蓝筹股板块的带动下,强势放量冲关3300点整数关口,则市场有望重新开启一波行情"。不过,任静也指出,如果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中的突破行情,则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注意控制仓位。

    名词解释>>>

  股指期货: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股指期货交易中形成的指数,是预期将来某个时候股票现货市场的指数,期货上的股票指数与同一时刻股票现货市场的指数是不一样的。

  融资融券: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四种。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是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和融券交易。简而言之,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而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即卖空。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

  新闻背景>>>股指期货特点

  跨期性:交易双方通过对股票指数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的合约。

  杠杆性:不需要全额支付合约价值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保证金就可签订较大价值的合约。

  联动性:价格与其标的资产,股票指数的变动联系极为紧密。

  融资融券特点

  杠杆性:普通的股票交易必须支付全额价格,但融资融券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交易。

  资金疏通性:通过融资融券交易,引导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有序流动,从而提高证券市场整体效率。

  信用双重性:在融资信用交易中,投资者仅支付部分价款就可买进证券,不足的价款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人向投资者垫付资金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

  做空机制:引入融资融券后,投资者可以先借入股票卖出,等股价真的下跌后再买回归还给证券公司。

  观点>>单独推融资融券或股指期货风险很大

  摩根士丹利:市场里要有现货的空仓,才会有股指期货的多仓,现货的空仓都没有,怎么做多股指期货?这不是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管理层应该不会单边推出一个期货产品,这样风险很大。如果允许做空股票,某种意义上就实现了股指期货的功能,但是单独做空股票,对整个市场管理来讲难度比较大,所以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包装在一起出来比较合理。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股指期货有可能在市场中起到助推作用,使A股市场面临更大的波动性。

  长江证券:国内正在大力发展金融,上海也要建设成金融中心,而作为金融中心配套设施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是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天府早报)

  蓝筹股战略地位急升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8日表示,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工作,这一过程预计需要3个月时间。同时,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开设融资融券业务将按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先试点运行后逐步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在完成资格审批、相关细则规定后,估计融资融券将在春节后正式推出,这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市"的格局,对券商股和大盘股有利。但短期创新业务的推出有可能受到试点范围、业务规模等限制,对券商利润贡献度有限。

  券商新增利润点

  据悉,11家券商此前已完成融资融券联网测试。东方证券刘毅表示,融资融券是好事,将增加券商收入来源,但由于各券商规模要受资本金和审批等限制,且融券来源于券商自营品种,估计融资规模将大于融券规模,成为券商低风险利润新渠道。

  融资融券,投资者需要事先以资金或证券自有资产向证券公司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将融资买入证券和卖出的资金交给证券公司,与普通证券交易不同,融资融券交易中投资者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可以强制平仓。市场人士指出,长期看,创新业务有利于优化券商的经营模式,一般融资融券期限不超过6个月。

  上海证券研究员指出,融资融券将给证券行业带来全新的盈利模式,给券商提供一个很好的规避业务风险的工具,将改变目前券商过度依赖经纪业务的现状。市场人士预计资本金丰富、经营稳健的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将获得先机,同时去年刚首发或再融资成功的光大证券、招商证券等也有优势,券商股将借机表现,而广发证券、国海证券的上市预期也将"锦上添花"。

  蓝筹股获利好支撑

  在获准推出后,沪深证券交易所将公布融资融券试点标的证券的范围和名称。按照规定,客户融资买入、融券卖出的证券不得超出证券交易所规定的范围。证券交易所可以对每一证券的市场融资买入量和融券卖出量占其市场流通量的比例、融券卖出的价格作出限制性规定。一般业绩稳定,市值大的蓝筹股将成为标的证券,为了开展这一业务,这些蓝筹股将受追捧,从而带动指数上涨。

  申万研究员认为,2008年10月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如今试点工作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融资融券机制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但根据2006年中国证监会出台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不满足证券公司征信要求、在券商处证券交易不足半年、未纳入第三方存管、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或有重大违约记录的投资者,以及证券公司的股东、关联人,证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资、融券。投资者向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前,应按规定与证券公司签订融资融券合同以及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并委托证券公司为其开立信用证券账户和信用资金账户。投资者只能选定一家证券公司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在一个证券市场只能委托证券公司为其开立一个信用证券账户。融资融券推出后,将使大盘股成为除了ETF和权证外,资金大户博弈的工具。(新闻晨报 曹西京)

    中国股市两项创新制度 绝非简单利好或利空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以及一次次期待和失望后,中国股市投资者终于迎来了“准信”。2010年新年伊始,中国股市又一次迎来了重大变革——中国证监会8日证实,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

  融资融券是全球证券市场普遍采用的交易方式,股指期货则是国际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两项创新制度会如何影响A股市场这一全球最活跃的新兴市场,人们正拭目以待。

  市场闻风而动,机构积极“抢筹”

  对于中国股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并不是“新闻”。为推进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中国早在2006年9月8日就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8年12月1日,《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以及证券监管部门开始受理融资融券业务申请,也让投资者一度以为融资融券“箭在弦上”。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以及一次次的期待和失望后,中国股市投资者终于迎来了“准信”。

  市场闻风而动。8日当天,沪深两市走出探底回升的“翘尾”行情,与股指期货密切相关的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越两市大盘,在融资融券中直接受益的券商类个股则受到市场追捧。

  实际上,对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布局早已悄然开始。岁末年初,随着博时上证超大盘ETF(净值,档案,基金吧)、中银蓝筹精选灵活配置基金、申万巴黎沪深300价值基金等相继获批或发行,机构开始了对大盘蓝筹的“抢筹行动”。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全表示,作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重要标的,大蓝筹股将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多位市场人士也表示,那些对指数影响大的高总市值和高流通市值股票,将成为机构资金潜在的超配目标。

  股市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对于推出股指期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曾有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中国股市就好比一辆汽车,只有前进挡,缺少刹车挡和倒挡的车是开不稳的,很快就会翻车。”

  在朱玉辰看来,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世界上波动性最强的市场,而作为股票现货的补充和延伸,股指期货是解决高震荡的有效机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指期货是中国股市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与股指期货相似,“卖空”也是融资融券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因为可以将更多信息融入证券价格,并为市场提供反向交易机制,融资融券可以达到合理化证券价格的目的。与此同时,其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的特点,也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对于年轻的中国股市而言,诞生之初的制度设计缺陷使得“单边市”成为其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隐痛。由于缺乏卖空机制,投资者只能从市场的上涨中获得收益,而在股指下跌时变得束手无策。盲目跟风、恐慌抛售……避险机制的缺失让市场常常充斥着浓厚的投机气氛。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示,两项创新制度的推出,无疑将终结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单边市”缺陷,让A股市场向着更理性的方向健康成长。

  利好抑或利空,影响有待观察

  每一次的市场创新,都伴随着同样的期待和疑问:A股市场会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看来,股指期货提供的双向交易机制,能有效修正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和股指偏差,并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再接受。“作为配置和化解风险的市场,它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均衡力量’。”仇彦英说。

  而借助融资融券提供的杠杆投资工具,投资者可获得在下跌市况中通过融券卖出而盈利的可能。其具有的显而易见的形成市场内在价格稳定机制的作用,无疑会改变市场在单边上涨时的盲目乐观,及单边下挫时的恐慌心态。

  不过,尽管风险控制体系的改善有助于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会怎样影响A股市场的短期和中长期表现,业内的判断似乎并不完全一致。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会引发市场对大盘蓝筹股的追捧,这一群体在A股市场占有极高的权重,因而有可能带来整体估值水平的上行。但与此同时,股指期货有可能令部分高风险偏好的资金从A股市场转移,从而令市场资金面承受重压。

  程文卫则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并不能改变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此对市场中长期运行趋势的作用十分有限。

  一家知名财经专业网站8日当天进行的网络调查中,51.7%的网民认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双双获批是“重磅利好”,27.2%的网民认为“短期利好,长期利空”,而选择“绝对利空”的比例也超过了两成。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对A股市场的影响,或许并不能简单地用“利好”或是“利空”来概括。因为正如其所具有的“双向交易”特征,市场创新的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低迷的时候加热,在疯狂的时候降温。(新华网 潘清)

  两利好有望改变A股格局

  2010年"开门红"并未如预料的那样来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1.02%,第一个交易周累计下跌2.48%。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财政扩张政策可能出现拐点等,重重利空正使得投资者对股市的上涨不再坚定。然而,昨晚管理层却推出了一个重大利好--市场期盼已久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终于获得国务院原则批准,这则重磅新闻无疑给疲惫的大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大盘股未能勇挑重担

  2009年12月30日,代表沪深两市所有流通A股的中证流通指数大涨2.33%,同日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却下跌0.39%。这样的背离走势,使许多投资者对于"风格转换"再次寄予厚望。

  然而,2010年首周令人失望,权重股再次疲软,中证100指数下跌3.39%,而中证500指数却依然顽强上涨0.65%。截至昨日,中证100指数的点位仅为中证500指数的75.03%,再次逼近2009年12月3日创下的75%这一历史新低。

  中小盘股依然是市场的主角。即使在跌幅最大的周四,沪深两市依然能有10只个股涨停,而整一周累计涨幅超过10%的个股有87只,超过5%的更多达244只,加上新疆和海南两个板块的持续性走强,显示短线机会并不少。

  其实,中证500指数的走势已经说明了短线炒作的形势--从K线图上来看,本周中证500指数不过是20日和30日均线支撑的一次成功确认。

  扩容压力难以招架

  对于一轮流动性推动的行情,股票和资金的供应无疑是影响行情的关键因素。而每周近10个新股的接踵而至,使市场已经逐步感受到了股票供应方面的压力。如果说单日四五十亿元的融资额尚在市场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么近期银行股融资传闻再起,则是雪上加霜。

  日前,有香港媒体报道中国银行将以A+H配股的形式融资600亿元以补充资本充足率,相关提案将在3月股东大会提出。早在去年末,市场便有类似消息传出,当时中行接受采访辟谣后倒是让市场安心不少,但是此次传闻再起,自然又让投资者胆战心惊。更何况,中国农业银行也有可能将于二季度A+H同步IPO,需要再融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也不是中行一家,正因此,中金的研究报告指出,A股银行股今年的融资总量可能要达到2300亿-2800亿元,如此规模显然成为悬在A股头上的"堰塞湖",随时有可能造成致命打击。

  过去一周,金融服务指数下跌3.41%,在申万23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倒数第五。

  央票升息更添忧虑

  如果说银行再融资还只是传闻,那么周四3月期央票利率和91天正回购利率的意外上升,则是让市场感到了"丝丝寒意"。在连续19周保持稳定之后,央行货币市场调控利率突然上调,虽然只有0.04个基点和3个基点,但这毕竟是根本性的方向改变。

  央行此举,是否代表着将要收紧信贷,这无疑是市场最大的担心--毕竟流动性再收紧,对于已经饱受扩容压力的A股将是落井下石。周四A股突然出现跳水,无疑就是市场这种恐慌的直观反映。

  两大利好或改变格局

    "狼来了"喊了那么久,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终于要来了。而这两个新生事物一旦出台,将对A股市场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权重股多了重要卖点。近期权重股始终不受宠,关键还是不如中小盘股有众多炒作的"题材"。但是,有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权重股就成了战略储备。而只要权重股一动,股指就会大幅上升。

  其次,券商股将受宠。此前券商业务可谓靠天吃饭,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从国际范围来看不但本身意味着巨大的新兴业务,而且也会带动正股市场的活跃性,而且有对冲风险作用,对券商股自然是好事。

  第三,期货概念股崛起。券商股靠正股和融资融券吃饭,期货经纪商背靠股指期货的大树自然好乘凉。

  第四,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实在是个好东西,但是在动荡的市场中依然存在净值大跌带来的短期波动风险,但是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存在,却使得投资者有了对冲大盘风险直接捕捉折价收益的可能。(新闻晨报 张佳昺)

  事件与技术的博弈 谁领风骚?

    几番挣扎之后本周的行情终于以周五的小涨结束。新年第一周的行情,确实未能如大多数人所愿,甚至有些反向的出乎意料。但是,从指数点位来看,目前值得恐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在选好板块进攻方向之时,对于点位的判断也仅仅是体现布局时机的局部差异而已。下周的行情走势,主要取决于热点事件与大盘技术走势的博弈。

  1.事件选择。

  下周的行情,建议关注两大事件对于盘面的影响。

  首先,市场消息称,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将于本月中旬召开。最近一段时间之内,市场普遍预期融资融券或股指期货有望在年内推出。市场同时期待相关时间表在近期出炉,而监管工作会议是一年之内证券业管理层召开的重要会议,由此,关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有可能再度成为影响盘面走势的一大亮点。

  其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惯例,每个月的11日左右都是公布上个月经济数据的重要时间点。12月是2009年收官的月份,它的经济数据表现也将直接影响到各界对于2009年整体经济数据的判断,重要性不言而喻。在11月份CPI顺利转正之后,市场预期12月的经济走势要大大好于11月份,因此CPI走好的态势将得以延续。在CPI走好的趋势之下,农业、消费、资源类板块都将初步具备盘中表现的基础。

  2.技术选择。

  除了关注特殊事件外,下周的成交变化趋势和技术走势也应成为一大关注点:

  在成交变化趋势上,我们建议重点参考家电、汽车两大板块的成交变化。众所周知,在整个2009年行情当中,以基金为主的主力资金根据政策面变化,及时将热点切换至家电和汽车两大消费板块当中。结合这周的股价来看,市场主力的这笔投资显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经历了一番拉升之后,这两个板块的估值优势也在逐步减小,从这周回调中成交量变化的趋势来看,不排除主力集中派发的可能。而主力在这两个前期热点板块中的表现也将对市场心理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这一主力行为可以视为是基金寻找下一个热点的开始。调仓行动必不是市场着急就能尽快结束的。建议关注市场资金流向问题。

  技术图形变化上,目前上证综指5周均线仍然处于向下的方向中,何时转向就成为市场中期转折的一个重要参考。从地产周五的反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走出了局部止跌的趋势,但以保利和万科为首的一线地产股K线指标还未明显超越本周高点,且成交量上再度萎缩,因此地产股的走势仍会左右大盘走向。但对于围绕年报行情建仓而言,我们认为3100点上方的箱体是机会性区域,一旦后期申购资金回流,平均成交额回到1800亿元左右就会有可能带来箱体突破的机会。

  在事件与技术博弈的一个交易周中,很有可能首先演绎出的是突出的结构性行情。(科德投资 苏海彦)

    期待股指期货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虽然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市场对于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等预期也在增强,但是2010年首个交易周两市股指并未如节前持续上扬,未能向上跃过3300点整数关口;相反,在经过前两个交易日的宽幅之后,短期股指再度出现快速回落,并下穿至3200点之下,两市成交金额也随之有小幅萎缩。沪深两市首周的弱势运行,对1月份总体走势将产生什么影响呢?股指期货是否成熟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呢? 

  本周专题调查以“你认为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吗?”、“你认为推出股指期货最大的好处是什么?”等方面展开,调查合计收到1344张有效投票。

  预期受走势波动左右

  岁末年初以来,市场中对于股指期货的预期显著升温。日前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国务院已经原则上批准推出股指期货,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第一份期货合约可能会在3月份的人大会议结束后开始交易,引发1月5日沪深两市股指在早盘调整快速反弹,光大证券等券商、期货概念股活跃。中国证监会昨日正式宣布,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使得市场预期落到了实处。

  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市场关于股指期货的预期已数度引发股指大幅波动,如去年12月4日和12月14日。而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回升,也与股指期货预期推升权重指标股有较大关联。股指期货已经渐行渐近了吗?关于“你认为今年上半年会推出股指期货吗?”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选择“会”、“不会”和“不好说”的投票分别为532票、562票和250票,所占比例分别为39.58%、41.82%和18.60%。同时,根据“你认为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吗?”的调查结果,其中选择“已经成熟”、“不成熟”和“不好说”的投票分别为534票、580票和230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39.73%、43.15%和17.11%。结合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上看,短期股指表现对投资者关于股指期货的预期影响较大,元旦前股指上涨过程中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预期强烈,但随着近日两市股指连续调整,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预期也出现降温。

  股指期货有利于市场稳定

  诚然,近期股指期货对股指造成显著影响,加大股指的波动,正式获批推出后又将会对市场中长期形成什么影响呢?关于“你认为推出股指期货最大的好处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选择“活跃交易”、“增强价格发现功能”、“丰富交易品种”和“平稳行情”的投票分别为358票、122票、411票和453票,所占比例分别为26.64%、9.08%、30.58%和33.71%.

  从提供的四个选项看,相对而言选择会起到平稳行情和丰富交易品种的比例略高,通过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但比例优势并不明显,其中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投资者选择将活跃交易,而选择增强价格发现功能的比例则不足一成。从中不难看出,虽然投资者认为股指期货将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但是受A股市场投机氛围较重的影响,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功能方面偏弱。

  乐观预期有降温迹象

  2010年首个交易周上证指数日K线以两阳三阴、周跌幅2.48%收盘,为近年来最差的新年开局。这是否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于后市的判断呢?关于“你预期1月的上证指数会怎样演绎?”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选择“下跌”、“反弹”、“震荡”和“不好说”的投票分别为276票、342票、669票和57票,所占比例分别为20.54%、25.45%、49.78%和4.24%。该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节前股指连续上扬使得投资者对于展开跨年度行情预期升温,但是2010年首周市场出现调整对于做多信心的影响显现,认为1月份股指将反弹的比例只有四分之一,多数投资者则倾向于股指维持震荡走势,乐观预期有降温的迹象。

  偏爱分红概念股

  虽然投资者对股指运行保持一定谨慎,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将拉开帷幕,投资者比较看好分红概念股。根据“你预期下列什么股票1月会表现较好?”的调查结果,其中选择“蓝筹股”、“分红概念股”、“股指期货概念股”和“题材股”的投票分别为300票、499票、208票和337票,所占比例分别为22.32%、37.13%、15.48%和25.07%。从调查结果中看,看好股指期货概念股的比例最低。这可能与目前以中国中期为代表的期货概念类个股普遍估值偏高有关,而看好分红概念股则可能更多在于投资者历年来热衷高送转品种。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近来股指期货方面消息引发股指短期出现波动,多数投资者认为股指期货对国内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欠缺,主要将体现在平稳行情和活跃交易两方面。此外,受短期股指回落影响,投资者对于1月份市场判断趋谨慎,后市看好品种则主要集中在分红概念股和题材股方面。

  笔者认为,到2010年底中石油大量股份解禁,市场将实现基本全流通。而自去年7月份恢复新股IPO以来,新股发行速度加快,同时可通过减持部分存量的已解禁权重指标股,增加A股市场实际流通量,进一步扩大指数化基金的规模,股指期货推出时机将逐渐成熟,而在推出前部分资金也将继续利用股指期货影响市场短中期运行。而观察盘面,在市场调整之际两市个股走势出现分化,但是个股行情依然表现活跃,显示出两市绝大多数个股并未出现恐慌性抛盘,投资者的持股信心相当稳定。从上证指数的运行来看,随着近日的调整上证指数已经回落到布林线中轨下方,周五最低回撤至3149点,短期技术形态转弱,若回稳股指仍存在向上挑战3300点的潜力;另一方面,若股指进一步下穿,则最终调整低点将可能探至去年12月22日低点3039点之下。 (证券时报)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