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要闻 >> 文章正文
 

俄乌冲突影响中国外贸有效应对冲击把握更多机遇
时间:2022-7-12 11:13:51

  俄乌冲突至今已近5个月。随着战争持续进行和欧美对俄罗斯展开大规模制裁,中国外贸客观上受到冲击,但也获得了一些新机遇。

  中国外部冲击可控

  全球化智库(CCG)上半年发布《乌克兰危机对全球供应链和对中国的影响》报告。报告指出,俄乌冲突引发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这一趋势将传导到我国制造业和产业链下游,带动生产成本和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另外,受制于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中俄贸易短期内也将承受一定压力。

  报告指出,油价维持高位将影响交通出行,影响制造业和农业,特别是化工行业,推高我国工农业生产成本,并传导到下游的消费端,形成通胀推力,进而影响全年经济目标的完成。

  报告提出,惰性气体氖是半导体生产的必需品,俄乌惰性气体氖的产量占全球70%。由于中方并未参与对俄制裁,俄方对华供应的惰性气体以及其他有色金属不会实行政策性限制。但中国半导体厂商需要考虑在美国对俄制裁背景下,使用俄罗斯产品会否影响出口以及结算问题,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寻找进口替代方。

  报告强调,中方应特别注意研究和防止美国在金融支付和结算、网络安全以及芯片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关键技术的封锁和限制。

  对中欧经贸合作影响更复杂

  今年前两个月,中欧贸易总值为8746.4亿元,同比增长12.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1%,欧盟反超东盟重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今年前5个月,中欧贸易总值同比增长7%,低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

  近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撰写报告,认为俄乌冲突使中欧经贸合作受到的影响更为复杂。基于对“中俄绑定”的过度联想,欧洲舆论前段时间重新炒作自疫情发生以来就此起彼伏、要“摆脱对中国市场过度依赖以维护供应链安全”的观点,中欧关系的经贸基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和务实合作的政策路径受到了冲击。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俄乌冲突对中欧贸易的影响主要在于黑海沿线贸易,中长期影响则为地缘政治风险。中欧贸易运输以海运为主,空运为辅,铁路运输占比较低。鉴于中欧运输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冲突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内。

  中、欧、俄之间贸易往来密切,贸易商品主要为燃料和金属制品的大宗商品和机械设备。若地缘冲突加剧,欧洲从俄罗斯进口有色金属和钢铁的需求以及俄罗斯从欧洲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主的需求可能转移至中国。有色金属中,“铝及其制品”是中国最有可能替代俄向欧盟出口的商品。欧盟是世界第三大钢铁进口大国,地区外进口钢铁最大来源是俄罗斯,而中国也是钢铁的净出口国,有一定能力承担欧盟从俄罗斯转移的钢铁需求。

  2022年以来的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和欧洲“煤、气、电”危机也为中欧绿色合作提供了机遇。一方面,欧盟未来可能执行更严格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以保护承担更高能源成本的本土企业,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时将面临更高的气候政策风险;另一方面,在高企的能源成本之下,欧盟更需要相对低成本的中国绿色低碳产品,包括用质价皆优的中国光伏、风电组件和新能源汽车来构筑欧洲绿色能源体系。中欧双方应抓住契机在绿色金融互通、绿色技术合作、绿色供应链接轨等方面尽快达成共识,深化绿色伙伴关系。

  专家分析,未来中欧合作领域将集中在气候变化、抗疫、能源安全等几个全球治理领域。中欧在数字治理规制标准及自动驾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研究领域也有很大合作空间。中国需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中欧在绿色、科技、技术标准及全球治理领域深入合作。

  俄罗斯贸易重心向中国转移

  今年1~4月份,中国对俄出口202.41亿美元,增长11.3%;中国自俄进口308.52亿美元,增长37.8%。满洲里口岸一季度进口铝材1.4万吨,同比增加4.6倍,价值2.6亿元,增长约6倍。

  俄罗斯对华煤炭出口数据已加倍,天然气运输量比去年同比增长近60%。近期俄罗斯政府将提交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在东西伯利亚大规模发展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建议,以面向中国市场长期进行能源供应。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俄罗斯则着眼于向中国出口小麦、植物油、大豆、肉类和糖果。

  如今,俄罗斯的贸易重点继续向欧亚大陆转移,主要是向中国,以取代在欧洲市场上购买产品。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处表示,未来将重视中俄农业、信息技术行业、汽车制造业的贸易往来。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首先增长的会是工业设备,比如自动化车床、能源设备,其中包括钻机、采矿、建筑、农业机械和其它运输工具。因为中国设备质量不逊色于欧洲同类,而且工程支持符合国际标准。其次是信息通信技术类产品。目前,俄罗斯进口信息技术产品65%来自中国,主要包括计算机、电信设备。由于俄罗斯人工智能、5G通信网络、超级计算机和量子技术相关设备高度依赖进口,相关设备的进口量持续扩大。

  目前,中俄已建成向本币贸易过渡所需的所有基础设施,两国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通过在俄罗斯授权的人民币清算银行,莫斯科交易所可以进行卢布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本币结算份额近年来不断增长。

  中欧班列出现结构性变化

  6月27日,由中远海运运营的中欧陆海快线海信专列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出发,前往斯洛文尼亚。该通道覆盖希腊、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西班牙等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李滨在开通仪式上说,该专列有助于加强中意港口合作,增加意大利中小企业产品对华出口。

  进入3月以来,欧洲各大货代企业暂停了过境俄罗斯的中欧班列业务,中国与欧洲间的货源组织受到冲击,班列开行频次减少。

  但至年中,中欧班列结构性变化已经出现。今年前5个月,中欧班列开行6157列,同比增长3%;而俄罗斯“向东转”,中俄双边贸易在今年前5个月达到658亿美元,同比增长28.9%。近期,国内各大出境口岸再次出现持续拥堵,中俄班列运价也水涨船高,部分城市俄罗斯木材回程班列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

  俄乌冲突发生后,大量中国发往欧洲的铁路运输货物开始通过绕行俄罗斯、经由哈萨克斯坦的跨里海通道过境。3~5月份,西安、苏州、重庆等地先后开行了上述路线的试运行。今年第一季度,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跨里海通道集装箱运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达到1.95万标准箱。

  近期,中吉乌铁路规划建设在搁置25年后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条作为中欧班列西线南部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或将于2023年开工建设,与跨里海通道互为补充,对发展中国与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土耳其等途经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