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动态 >> 文章正文
 

掌门人下场摇号自家豪宅 “幸存者”滨江为何像打了“兴奋剂”?
时间:2022-6-8 20:28:29

  

  作者丨王迪

  出品丨焦点财经

  近日,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摇自家开发的豪宅一事,被眼尖的网友挖了出来。一众吃瓜群众八卦的是,身价85亿的掌门人竟然还有房票?这意味着按照现行限购政策,戚金兴想要买房名下最多只有一套住宅。

  戚金兴给予当地媒体的回应是,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摇号,从御品到海潮望月城他都参加过,但是运气不好没有摇中。除了表达杭州摇号政策公正之外,他还阐述了另一原因:“对湘湖板块、项目及滨江品质都有信心”。

  对于掌门人是真的缺房子住,还是为了夯实自家产品的信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场房企“幸存者游戏”中,滨江集团无疑成为为数不多抵挡住风险的民营企业之一。

  当众多民营房企还为自身流动性危机而焦灼时,滨江集团先是豪掷186亿元在杭州首轮土拍中拿下11宗地块,5月初又斥资57亿元接盘出险房企阳光城位于浙江永康市经济开发区的6宗地块。短短1个月内,17宗土地尽数囊中。

  此外,就在6月6日召开的滨江集团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戚金兴称:“未来的5-10年是滨江最好的时期,也是本人综合能力最强的时期,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企业,另一方面要培养好团队,带好接班人。2028年之前,高管团队都不会退休。”

  其他出险企业还停留在泥淖中艰难自救,戚金兴对内夯实自身员工信心,对外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模样。要知道一年前的他还悲观地表示,“要努力做到1%至2%的净利润水平”。

  凶猛补“弹药”凭什么?

  同样是聚焦区域化民营房企,同样是从体制内“下海”经商,在2022年的时间节点上,戚金兴显然要比胡葆森要幸运一些。

  根据住杭网统计,2021年杭州(含富阳、临安)楼市的新房总成交量最终定格在了187161套。这个数字为近五年当中的成交新高,在近十年中位列第二,仅次于2016年的212715套。在这18.71万套房子中,滨江仍然稳坐第一的宝座。这给予了滨江良好的业绩基础。

  即便杭州土地市场利润空间小,但去化较快,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股东会上,戚金兴指出了2022年之所以拿地多的原因:滨江集团今年净回款已经有205亿元,实际拿地95亿元。销售回款多,并非靠贷款拿地。

  反观聚焦河南省域化的建业集团,在遭遇疫情、水灾双重“天灾”下成交额骤减,文旅项目也惨遭水灌。所以,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戚金兴频繁提及“滨江很幸运”。

  在杠杆出清时期,国央企有天然光环的“庇佑”,民企除了拼“运气”之外,立竿见影的就是自身经营模式。

  “前几年没抢到地,拿地比较保守,反而因祸得福了。”有业内人士对焦点财经道出了滨江集团穿越周期的原因。在此波出现债务危机的房企中,都与凶猛拿地、奉行高杠杆的特性。

  亦有网友如此评论滨江集团如今的“黑马”之势:沾了杭州政策的光。

  都说偏安一隅的房企更容易滋生风险,但是,相对于重仓华北区域的房企,他们面临着环京限购及北京“吸虹效应”去化难的问题。滨江此种聚焦杭州本土的浙系房企,不仅占据了江浙沪的“辐射效应”,也搭乘了杭州楼市的快车。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排头兵”,杭州不仅坐拥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吸引诸多人才的落户,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支撑着楼市蓬勃发展。

  据焦点财经梳理发现,2021年滨江集团全年累计新增土地面积200.29万平方米,新增土储货值权益比例56.6%。2021年,滨江新增38个项目,35个分布于浙江,其中杭州有18个。此外,截至2021年底,在滨江集团的土地储备中,杭州占60%,宁波等二三线城市占25%,外省仅占15%。滨江集团依然倚靠杭州。

  事实上,滨江集团也曾试图走出浙江,只不过以失败告终。虽然保守谨慎让滨江错失了规模扩张的机会,却成就了如今“小而美”的状态。

  从年报中可以窥见趋势。2021年滨江集团全口径销售额1691.3亿元,虽然在权益销售额方面,该公司仍未达到千亿规模,但是,滨江集团营收、净利双双增长超过30%,在哀鸿一片的房企中,滨江无疑是稳健的。

  此外,5月土地市场成交量价齐跌,近六成房企投资处停滞状态。从新增货值来看,2022年1-5月,华润置地、滨江集团(002244)和绿城中国占据榜单前三位。其中,滨江集团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592亿,华润置地和绿城中国的该项数值分别为634亿元、565亿元。

  对于土地招拍挂,不久前龙湖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赵轶表示,土地成本回归理性,竞争力会降低,土地市场长期向好。

  对于重金重仓,滨江集团似乎也是瞅准了时机。滨江执行总裁朱立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杭州)这一轮集中供地的土地相对前一两年的利润要好很多,如果运营正常,利润能够超过10个点,大部分企业大概在8-12个点左右浮动。

  在收并购方面,滨江集团同样加快了脚步。2021年,滨江集团收回了部分与融信、融创分别合作项目的股权。今年4月19日,新希望地产和新城控股退出杭州海名雅园项目,两家股权全部由滨江集团接手。

  投拓的研判决定了房企未来的发展成败。在城市选择方面,房企投资逐渐向高能级的核心城市聚焦,并逐步退出部分弱三四线城市,滨江集团的选择是继续保持三省一市,即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和上海市的区域发展战略。

  “投资比例上,杭州50%,浙江省内杭州外40%,浙江省外10%。土地储备上,在权益拿地金额占现金回款金额比例为0.6的基础上保持平衡。资金上目标融资利率从4.9%确保下降至4.7%。”滨江集团曾公开表示。

  繁荣下的“利刃”

  同样是起家于杭州,戚金兴以及滨江集团的知名度,似乎一直排在绿城集团及其创始人宋卫平之后。但是,随着“教父”离场绿城,滨江集团迎来了自身超越的时机。

  繁荣之外,有业内人士向焦点财经道出了担忧。“作为豪宅专家,滨江集团多年来在杭州开发了大量中高端项目,传统企业,又做中高端产品,周转速度很慢。今年滨江的拿地金额远远高于其他民营企业,一旦高杠杆了就很危险。”

  焦点财经发现,虽然2021年年报中滨江集团保持在“绿档”内,但是2021年有息债务为422.45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约8.55%。

  此外,2021年年报显示,滨江集团少数股东权益同比增长73.71%至168.08亿元,创近三年来新高,在总权益中的占比也一路升高至约45%。

  事实上,增加合作企业的模式能迅速扩大规模,但是引入少数股东合作开发成为不少房企规避债务风险的手段,其中不乏有“明股实债”的操作方式,这也成为引发房企债务暴雷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纵观滨江集团的合作对象,不乏保利、平安、绿城这样的稳健企业,也有中豪、通达、杭州湾等杭州本地企业,包括退出合作的新希望。合营的目的是为了分摊风险,但是因为利益纠纷而闹掰的案例比比皆是。此外,拥有品牌的一方在项目出现问题时还要承担毁誉的风险。

  2019年滨江集团首次跨入千亿规模时,其销售额就曾被外界质疑“注水”。

  此外,在行业利润整体被摊薄的背景下,滨江集团也难掩颓势。2021年滨江集团毛利率创下了历史最低,降至24.66%,该项数据在2018年至2020年的呈现是35.74%、35.1%、27.04%。滨江集团重仓的杭州地区毛利率为20.72%,同比减少3.65%。

  对于房企而言,能够瞅准时机,以低价入手,可以坐收高盈利,而如果研判错误则将“万劫不复”。

  2022年,时值戚金兴60岁周岁,他所创建滨江集团恰逢“三十而立”,滨江将2022年销售目标为1500亿元-1600亿元。

  面对二代接班,滨江集团能否扛起浙系房企的大旗?在“兴奋剂”的作用下,滨江集团会继续成为“幸运儿”吗?

作者: feixiang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