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要闻 >> 文章正文
 

欧美能源消费大国纷纷出动寻找“外援”产油国增产“有心无力”
时间:2022-3-22 8:38:42

  随着油价稳定在100美元上方,能源消费国正“压力山大”。近期德国、英国、美国等能源消费大国纷纷加大力度寻找供应,希望欧佩克增加产量帮助降低油价。

  尽管能源消费大国求助于沙特、阿联酋等产油大国,但最终效果或相当有限。产油大户俄罗斯每天出口400万桶到500万桶原油,以及200万桶到300万桶成品油,在能源市场的作用目前难以被其他国家替代。

  对此国际能源署(IEA)警告称,能源市场正面临着几十年来最大的供应危机,而这可能导致持久的变化。价格上涨将加剧通胀,降低家庭购买力,还可能引发全球各大央行加速收紧政策,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并最终大幅打压能源需求。

  在油市供不应求之际,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Tony Sycamore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期内原油依旧看涨。就乌克兰局势而言,双方在核心问题上分歧巨大,短期内要想达成协议难度不小。此外,由于多年投资不足,包括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在内的欧佩克成员国近几个月来一直未能达到产出目标,欧佩克可能没有足够的闲置产能来填补俄罗斯出口受阻造成的缺口。

  消费大国纷纷寻找能源“外援”

  3月19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访问卡塔尔,寻求卡塔尔向德国出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气。随后德国经济部发言人于3月20日宣布,德国与卡塔尔达成了一项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

  除了德国,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3月19日也抵达了卡塔尔首都多哈,对卡塔尔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金富谦于3月20日与卡塔尔首相兼内政大臣哈立德举行了会谈,重点就扩大能源合作进行讨论。

  此外,英国首相约翰逊3月16日则访问了沙特和阿联酋,此行的目的是说服两大产油国增产,缓解国际紧张局势升级后骤然加剧的能源压力。约翰逊表示,英国将与沙特和阿联酋合作,长期稳定全球能源市场。

  美国方面,3月15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政策协调员布雷克·麦格克率团抵达沙特,会见了沙特高级官员,再次敦促其提高增产幅度。此外,本月美国还派高级代表团与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会晤,双方讨论“能源安全”等一系列议题,不过两国沟通暂未取得进展。委内瑞拉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莱拉·塔杰尔丁表示,美国选择主动接触委内瑞拉,希望从委内瑞拉直接进口原油,在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之后,保证自身能源供给。

  尽管主要消费国纷纷寻找能源“外援”,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坦言,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产能可以取代俄罗斯约700万桶的出口量。“虽然石油行业有一定合理数量的备用产能作为应对不确定性的缓冲,但多年来已被严重消耗,目前世界上没有能够替代俄罗斯石油出口份额的产能。”

  增加供应挑战重重

  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已经堪称“饥渴”之际,供给端增产其实挑战重重。

  3月2日,欧佩克+没有理会消费国要求加速增产的呼吁,只经过13分钟讨论就决定坚持逐步增产的计划,如预期般同意将4月份原油产量提高40万桶/日,欧佩克+谨慎的增产步伐和越来越少的闲置产能几乎无望解决当下的供应困境。

  尽管西方国家呼吁欧佩克加速增产的声音日益强烈,但迄今为止,欧佩克对增产兴趣寥寥。即使欧佩克未来愿意增产,最终也可能效果有限。

  目前只有阿联酋和沙特等少数国家有闲置产能,其他一些欧佩克产油国由于过去几年对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连实现当前产出目标都有困难,这也意味着未来欧佩克+整体增产空间有限。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Amin Nasser表示,全球应对供应中断的缓冲能力薄弱,有效闲置产能为每天200万桶,仅为全球日需求量的2%左右。全球需要有弹性的、强大的备用产能,以确保能够承受任何供应冲击。

  尽管能源巨头沙特阿美有意增产,但依旧是“远水解不了近火”。沙特阿美计划到2027年将把原油“最大可持续产能”提高到每天1300万桶。对比来看,沙特2月的石油日产量略高于1000万桶。

  需要注意的是,在油市供应紧俏之际,欧佩克最近还闹出了增产“乌龙”事件。3月9日,阿联酋驻美国大使Yousef Al Otaiba在一份声明中称,阿联酋赞成加快石油增产步伐,将鼓励欧佩克+考虑提高产量水平,以填补俄罗斯供应缺口。

  不过随后事件发生了“反转”,阿联酋能源部长Suhail al-Mazrouei 3月10日表示,阿联酋致力于履行欧佩克+协议及其现有的月度产量调整机制,维持每月增加40万桶/日石油的供应量。同时阿联酋驻美国大使馆发布了Al Otaiba的声明,称如果沙特不同意,阿联酋也几乎无力扩大增产。

  除了欧佩克增产困难重重,在油价高企之际,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也并未像以前那样大幅增产。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页岩油公司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模式,不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在投资者要求限制支出和减排的压力下,美国大型页岩油生产商难以大幅增产。

  与供应不足相呼应的是,全球石油库存也处于低位。3月16日IEA公布的月报显示,今年1月份经合组织商业原油库存下降2210万桶至26.21亿桶,已经比2017-2021年的平均水平低3.356亿桶。

  IEA还警告称,未来两个季度油市将面临供应不足,而非此前预期的盈余,这将迫使发达国家进一步消耗自身石油库存,而目前的库存其实已经降至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总体而言,尽管未来伊朗、委内瑞拉原油有望重返市场,但对于解决供应短缺问题依旧是杯水车薪。

  虽然只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少部分国家完全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但在谨慎情绪影响下,贸易商、能源公司和航运公司仍对俄罗斯原油有所回避。对此IEA警告称,从下个月开始,俄罗斯向全球市场供应的原油每天将减少约300万桶。

  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成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伊朗原油回归市场预计将带来100万桶/日-150万桶/日的增量贡献,有望带来额外的市场供应,对高油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和俄罗斯供应相比显然不在一个量级。

  王成强认为,委内瑞拉、伊朗等国原油或许有望重回市场,但预计只能部分缓解全球供应风险。在“脱碳”的时代背景中,地缘和能源供给风险不可忽视,预计油价将高位震荡,存在冲击历史新高的潜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