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投资 >> 文章正文
 

供应仍偏紧 郑棉逢回调买入
时间:2020-12-28 19:30:23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针对国内供应偏紧问题,政府下调了滑准税税率,但政策效果显现需要时日,郑棉整体偏强走势不会改变。

  政策利多市场

  10月下旬,政府发布公告,如果在2020年12月1日—2021年3月31日内外棉价差超过800元/吨,将分批轮入50万吨新疆新季棉花。12月以来,经历了短暂的轮入,内外棉价差快速收敛。轮入目前处于暂停状态,但该项政策对于内棉价格仍起支撑作用。

  针对棉花供应紧缺问题,2020年12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下调棉花滑准税税率。其中,进口配额之内的棉花依然采取1%的税率,只对配额之外的进口税率进行了调整。其一,下调了起征点,但降低了税率,将之前的进口棉花完税价格大于等于15元/千克时按0.3元/千克计征从量税,改为棉花完税价格大于等于14元/千克时按0.28元/千克计征从量税。其二,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低于14元/千克时,将税率计算公式改为Ri=9.0/Pi+2.69%×Pi-1,以当前外棉价格计算,税率下调300—400元/吨。

  棉花滑准税税率的下调理论上会刺激配额外棉花的进口,但实际影响有限。一方面,进口配额之外的棉花在80万吨左右,仅占国内棉花供应量的10%。另一方面,税率微幅下调,难以刺激配额外棉花的大规模进口。

  可以说,政策调整对于棉花价格的影响多空皆有,但整体上以利多为主,轮入有助于缩小内外棉价差,滑准税下调虽会刺激进口,但也向市场传达出目前国内供应偏紧的信息。

  需求持续向好

  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报告中预计,由于德州种植面积下滑,20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环比下降12万公顷,同比下降232万公顷,至3251万公顷。与供应对应的需求方面,国内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纺织以及服装织造行业的订单近几年持续向人工成本较低的印度和东南亚转移,但今年,印度、东南亚的新冠疫情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纺织订单开始回流国内,国内纺织企业纱线、坯布消费随之增加。截至10月底,国内纱线、坯布库存分别为13.43天和18.53天,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44天和9.83天,降幅分别为43.74%和34.66%。纱线、坯布库存下降激发企业补库热情,棉花需求势必增加。

  不仅如此,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市场对于明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情绪转为乐观,这对大宗商品同样起到支撑作用。不过,需要注意,近期英国发现变异病毒,国内多地也出现疫情反弹,故疫情在短时间内对于棉花价格将产生一定的利空作用。

  后市预测

  订单回流,国内棉花需求大幅上升,为了缓解供应偏紧问题,政府下调滑准税税率,有助于刺激进口,但对实际供需影响不大。目前,国内棉花市场有轮入政策“护体”,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在疫情影响下,短期郑棉存在回调需求。 期货频道声明:期货频道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