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投资 >> 文章正文
 

新国标执行!看钢厂如何“各显身手”为降成本?
时间:2018-11-15 8:25:47

  来源:钢联资讯  

  2018年2月6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2018年第2号公告批准发布《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该标准编号为GB/T1499.2-2018,将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实施后,强穿水工艺基本被淘汰,并且大部分钢厂均通过增加合金量来提高钢筋性能,其控轧控冷技术也做出了改进。

  合金量尤其是硅锰、钒用量也相应提高,以便能够满足金相组织和维氏硬度的要求。但是钒铁快速水涨船高,价格翻倍,并且采购困难,因此钢厂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满足“新国标”要求,以便能够降本增效。

  笔者于11月8日-10日走访了杭州市场,实地查看,了解了以下几种形式达到新国标要求。

  一、常规操作,低碳高锰,锰1.2%,钒0.03%

  为了满足“新国标”需求,钢厂正常情况就是不穿水,由原来的高碳低锰改为低碳高锰,提高锰含量增加钢筋的强度。与此同时,大概添加万分之三的钒铁,以便能够达到金相组织检测。综合测算锰的成本增加大概50-80元/吨,钒的成本大概在150元/吨左右。

  二、常规操作,低碳高锰,锰1.25%,钒0.025%

  技术水平好由于钒铁的价格居高不下,并且采购困难,钢厂在对于钒铁控制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因此部分钢厂在高炉炼钢工艺技术水平高的前提下,对于控轧控冷技术也做出了改进,钒铁比例可以控制在0.025%,相比正常水平,降低30元/吨成本。

  三、小规格,低碳高锰,锰1.4%,钒0.007%

  在反复试验和技术调整过程中,部分钢厂摸索出在生产小规格,基本就是直径在18mm以下的螺纹钢,通过提高锰含量至锰1.4%,严格控轧控冷,可以达到“新国标”相关检测标准,但是存在技术不稳定,尤其是冷却不均衡可能导致金相组织检测不达标。此外,盘螺大多数可以实现不加钒达到“新国标”相关检测标准。

  四、技术革新,低碳高锰,锰1.4%,铌(不详),钒忽略不计

  钒铁居高不下的价格和资源短缺导致部分钢厂积极寻求其他金属替代,目前已经有个别钢厂可以通过加铌铁达到了“新国标”相关标准。综合测算,以铌替代钒,可以节省合金一半左右成本。但是此项技术对于炼钢和轧钢等工艺要求比较高,大量钢厂试验失败,尤其是在生产抗震钢筋几乎没有试验成功。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降本增效的大前提下,必将会得到推广,尤其是抗震钢筋的生产,是技术的重大突破。

  综合来看,“新国标”于11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市场处于新老交替过程中。就杭州市场来看,新国标资源占比不足10%,但是长期来看,政府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进行高频检查,强制推行“新国标”,而钢厂基本也会逐步全面执行“新国标”,虽然高炉钢厂目前利润比较丰厚,合金成本增加对于整体经营影响不大,但是电炉和调坯轧材后续必将面临较大成本压力,甚至会影响产量。

责任编辑:吴化章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