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4%老人仍在养育孙辈?选择退而不休黄金30年如何过得体面?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风险投资 >> 文章正文

超94%老人仍在养育孙辈?选择退而不休黄金30年如何过得体面?

加入日期:2022-10-10 20:27:58

  “以前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前些年说‘人活八十不稀奇,人活九十古来稀’,现在的新口号是‘人活百岁古来稀’。”

  9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表示,随着老年节律发生变化,退休以后的生命还有30年之久,需要重新定义中国老龄社会,建立支持积极老龄社会的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指出,“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机会,退休可选择”,是衡量积极老龄化的三项标准,要系统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老年照护体系。

  中国隐藏着一座积极老龄的金山

  “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人口老龄大国。”王振耀列举了一组数据,中国有着超过3亿的退休人口,2020年,60岁以上老人有2.64亿人,65岁以上老人有1.91亿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3570万人。

  王振耀认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社会有其特殊性,体现为“做家务、务农耕、养孙辈、勤学习、善创造”五个特点。

  他解释,在退休以后,中国老年人口对于劳动很有热情,城市退休人口热衷于做饭、做家务,农村的老年人则坚持从事农耕。他曾经做过一项调研,发现有94%以上的老年人在不同程度地养育孙辈,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此外,这一代老年人学习能力极强,老年大学供不应求,多种形式的老年回忆录涌现。

  因此,王振耀提出,老年人是发展“善经济”的骨干力量,尤其是“新三届”(指77、78、79级的大学生)与“五老”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相当多的老年人“退而不休”,仍在工作。

  所谓“善经济”,主要有三个内涵:一是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生产力高度发达;二是社会价值深度引领经济价值,经济全面向善、科技向善、金融向善;三是系统弘扬社会价值以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中国隐藏着一座积极老龄的金山,有待开发。”他指出,老人既是社会价值的消费者,也是特殊生产者。目前社会对于老龄化负面意识太强,很多政策、社会行为有待调整。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李佳强调,除了要发挥“新三届”“五老”的积极作用,还要做好老农民、老工人、老单身、老病号等群体的兜底工作,为这些群体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与更大的社会参与途径。

  建立支持积极老龄社会的系统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迎接中国积极老龄时代,王振耀认为,如何更好地促进各项老龄事业、老龄产业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王振耀提出,要建立支持积极老龄社会的系统。具体来说,要支持老年人通过多种形式创业,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公益慈善需要探索建立典范案例;要充分开发老年人的经验、知识与技能,鼓励老年人发展咨询业、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五社”联动,让老年人自我服务、互相服务。

  对个体而言,老年人需要重新认识退休以后至少三十年的黄金期,积极融入社区,参与社会共创。

  养老不可能是暴利产业

  唐钧重点阐述了照护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承认照护是一种社会劳动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存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角色分工,需要研究这几个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功能耦合,使得“老年照护体系”成为真正的系统整体。

  唐钧介绍,在欧洲,老人入住机构的比例在4%~6%之间,96%~98%的老人都住在家里,只有在生命最后阶段,由于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过于专业,才交由养老院的机构进行照护。

  “将来的照护不应该是‘院所式’的,而是以居家服务为主。”唐钧认为,比较理想的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点和平台,专业人员要下到社区,对家属等非正式照护者提供培训、喘息服务,社区层面配置专业的健康照护工作者能为开展居家照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能直接提供专业门槛较高的照护服务。

  在唐钧看来,慈善公益和有组织的准市场运作,对于解决中国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养老产业最多只能是薄利,不太可能是一个暴利的产业。”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