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25日讯(记者 肖飞)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在中美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但在事件爆发一个多月后,舆论场的讨论也开始从初期的“全盘否定”,转而出现激进和理性两种分歧意见。
一部分激进的观点认为,瑞幸咖啡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从最早的创业、天使投资,到中间的补贴用户、一年开店数千家,到后来的IPO成功上市,这一切都是在“做局圈钱”,对于这样的公司,从监管到投资人,都应该采取措施,让它尽快破产关张。
另一部分理性的观点认为,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仍有其可取之处,无论是从普及咖啡文化,还是从新零售、便利用户的角度,都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对其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之余,仍应从保障普通员工及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以及减小损失、充分补偿债权人、投资人的角度,尽可能的使其维持正常运营,实现价值最大化。
就此观点,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对于瑞幸曾提出的“新零售”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的问题,朱丹蓬表示,瑞幸咖啡为什么能在创立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获得数亿美元资本市场的投资,开出4000多家门店?即使去除造假的金额,瑞幸咖啡2019年也有30多亿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0%多,为什么消费端的用户会这么认可它?
“就是因为它提供了整个新生代对于咖啡需求痛点的一个解决方案。第一,新人送一杯,体验成本大大降低,第二,咖啡消费体验的便利性大大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这个模式是非常好。之后随着整个粉丝流量不断的加大,瑞幸已经成为一个平台,有咖啡,有茶,有饮料果汁酸奶,还有烘焙轻食,它整个产品矩阵都是围绕着新生代的日常生活消费元素来布局的,所以商业模式的布局是好的。”
对于瑞幸咖啡当前面临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市的处境,朱丹蓬表示,退市只是资本端的一个影响,而理性的投资者和债权方索赔,也是可以谈的,不会真的逼死它。
“因为你逼死它,第一,你的索赔就没有希望了,第二,瑞幸历史投入大把资金打造的品牌、运营,就都没有价值了,作为股东,历史的投资也都打了水漂,从整个时间成本到投入成本来说,一定得不偿失。所以最终不排除的可能性就是,大家会给瑞幸时间,让它去进行恢复重整,因为毕竟这么多门店、这么多用户基数、这么多流量、这么大的影响力,都摆在那里,所以只要给它时间,慢慢索赔,对于投资人和债权人,一定是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
而对于瑞幸未来的走向,朱丹蓬则表示,考虑到瑞幸整个运营模式、经营理念、产品布局、粉丝流量、客户粘性等诸多方面做得都非常不错,那么未来,“一种可能就是从头再来,这是最大的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巨头’接手,来自产业或者资本的某一个龙头企业,全盘接手瑞幸,盘活资产。这两种可能都是存在的。”
“瑞幸之所以还有这两条‘活路’,主要就是因为它的品牌价值、门店价值,还有上面我提到的方方面面,应该来说做的都是非常的成功。那就有一个疑问了,品牌、运营、产品都这么成功,为什么还会一直亏损?因为它盈利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开店扩张的速度。无论哪个企业,快速扩张的时候,肯定是亏的面更大。但实际上瑞幸整个亏损面已经在收窄了,2019年它的开店规模已经到了一定的节点,规模效应已经出来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未来瑞幸如果放弃了资本市场的幻想,踏踏实实的经营,实现盈亏平衡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所以我判断,只要能正常经营下去,2020年底,瑞幸咖啡的盈亏平衡点一定会出现,而且有机会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