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过冬:退出政策“松绑”加速资本流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风险投资 >> 文章正文

创投过冬:退出政策“松绑”加速资本流动

加入日期:2020-3-11 14:47:27

  “王总您那边能听到吗?王总请打开您页面左下角的解除静音。”……

  当主持人宣布线上路演开始的时候,页面那头迟迟没有声音。会场主持人只好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指导如何在线操作视频会议

  这一幕发生在2月底由一家投融资服务机构举办的网络会议上,一家公司准备挂牌新三板精选层的公司进行线上路演,吸引了十多家投资机构的参与。

  不久之前,证监会公布了新三板企业的转板意见,其中提到精选层挂牌一年企业可转至科创板创业板。多家新三板公司转变了融资思路,备战精选层,为企业进行投融资服务的机构也在制定者新的规划。

  原先的工作计划已被打破,创投机构正在设法自救。复工以来,线上会议成为创业者和投资机构们推介、调研、沟通的主要方式。

  尽管有高瓴资本这样的头部机构宣布成立百亿元规模创投,但“资本寒冬”仍是业内无争的事实。在2019年资金募集和投资继续大幅减少的基础上,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VC/PE市场的总投资金额29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5%;2月总投资金额为201.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0%。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从每一次的业务衰退中,学到了重要的一课——没有人会后悔对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快速而果断的调整。”正如红杉资本团队向被投企业发出的公开信中所言,生存下来的人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明的人,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人。

  一则重磅利好消息是,3月6日晚间,创投基金减持上市公司股份新规出台,这意味着,监管层着力解决创投基金的募资难、退出难问题,进而鼓励引导长期资本的入场,从而促进中国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相应法规与修订的实施细则将于3月31日正式实施。

  解决现金流危机

  西安市一家植物提取公司的销售张经理已经在家里呆了50天了。往年这时候,正是公司加紧实施新一年营销任务的时候。

  该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因为疫情,公司3月和4月原本要在武汉和广州参加的展会,现在已经确定取消了,后面开的会也预计大概会取消。在展会上推介是这家公司业务的一个重要渠道,每年要参加的展会有十多场,其中在国外的每年有2场左右,一般是在日本和韩国举行。

  陕西省的植物提取产值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也是陕西省外贸出口的一项重要增长点。其中,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是植物提取出口的主要国家。张经理提到,受国外疫情蔓延影响,海外订单今年来鲜有开单。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现金流比较紧张。”张经理告诉记者,植物提取原料的上游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今年以来企业的新客户增量非常少,原本的客户订单数量也下滑较多,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受物流影响企业发不出货,出现了客户取消订单情况。近期公司获得2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但企业的健康运转终究需要持续的订单。另一方面,公司在陕南的原料生产基地已经全面复工,生产成本、员工工资、银行利息等费用一点没少。

  这家植物提取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境,是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摆在首位的难题。

  一个月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表示,西贝在全国60多个城市有400家门店、2万多员工,账上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很快,西贝餐饮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于2月7日到账。

  贾国龙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道,这次危机给他很大的教训,认识到自己造血能力、抗风险能力没有那么强,等恢复营业之后要去积极接触资本。

  西贝的公开“哭穷”并获得贷款,在投资圈人士看来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典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在困境面前拿到资金,现在投资机构正在想方设法帮助被投企业保护好现金流。

  上海一家投融资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服务的客户有一家是做口腔护理产品的小型贸易企业,因为国内长时间不复工和海外疫情影响,现在和海外客户的样品送达也难以完成,造成订单流失。

  “我们不断向客户强调,现在不是积极拓展业务规模的时候。”该机构负责人称,3月初复工以来,他们在和客户沟通中说道最多的问题就是控制成本,保护好企业的现金流。

  在该人士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企业在这么大的冲击下能够很好地生存并应对,那么企业的发展实力将更强。

  机构投资节奏放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近期提到,企业防止现金流断裂有三条路:一是增加业务收入,二是减少经营成本,三是获得外部融资。如果按照迫切性排序,越往后的越重要。

  但现在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而言,手上没钱,是多数投资机构的常态。

  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近日提到,现在一些投资机构因为募资难的问题和前几年较快的投资结构,现在面临着很大的现金流压力,投资行业在2020年又将面临一次洗牌。

  近期,高瓴资本宣布成立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高瓴创投,首期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资本寒冬传来的这一声惊雷,让西安一家创投机构的合伙人感慨,今年投资行业的分化将更加剧烈。

  自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以银行资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资管产品资金的“水龙头”断流,被认为是一级市场钱紧的一大原因。

  2019年10月,《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其中对创投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豁免多层嵌套限制,被视为资管新规“松绑”。

  “虽然说有一些利好政策,但现在的资金面仍然不是很明朗,创投基金的募集难度非常大。”前述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多集中到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这样的头部机构,中小创投机构的募资依然困难,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放大了这种影响。

  在该合伙人看来,导致募资难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创投行业经过了前几年的过热发展,一些创业企业的估值泡沫严重,通过“讲故事”拿到了创投的融资,自身却在大笔烧钱盈利无望,一个典型即共享单车ofo。另一方面,现在的市场流动性较差。在经济放缓压力下,上市公司的资金链紧张,并购重组大规模减少,一级半市场出现断层,流动性压力又传递至一级市场。

  根据科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股权投资市场新募基金2710只,共募集12444.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其中,早期与VC机构募资情况同比下降更为显著,募集金额分别下降34.4%和28%,PE机构募资金额与2018年基本持平,新募基金数量下降31.1%。

  募集资金的困难,又导致投资环节的急速放缓。2019年,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同比下降29.3%;涉及8234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17.8%。其中,VC和PE机构投资分别下降了26%和30%。

  2020年1-2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继续大幅下滑。

  “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已投企业的管理上,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西安一家创投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春节前已经谈好的项目,现在主要是在做一些剩余的“补位”工作。另外由于现在的出行仍然是不太方便,所以类似走访企业、尽职调查、财务审计等需要进行面谈和接触工作还没有完全恢复,和企业的沟通也多通过远程实现。

  倪正东认为,创投企业现在也需要思考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缩减成本、开源节流,适当调整商业模式,暂停一些最不产生现金流的业务。

  春节过后,多家创投机构相互合作,举办在线路演会议,加强对企业的在线推广和宣传。也有投资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整合行业资源,帮助企业对进行融资对接、共克时艰。

  “有的企业老板头一回面对镜头非常不习惯,在线操作系统也不熟练。”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即便在线路演存在信号不佳、沟通效率不高的情况,但之后这种工作方式肯定会越来越频繁,这对于机构和企业都是需要适应的过程。

  疫情之下危中有机

  3月6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2020年修订)》,其中明确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投资时满足“早期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3个条件之一即可享受反向挂钩政策,同时删除基金层面“对早期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计投资金额占比50%以上”的要求。

  “这个的确是利好消息,和去年科创板注册制开通一样,有利于创投机构的退出。”一位创投从业者告诉记者,在A股市场成功退出的前提,是机构能够培育出上市公司。现在做早期创投的机构,帮助一家企业成功上市一般需要9-12年,快一点的需要5-7年。另外机构投资的企业都是“百里成一”,考验着机构的投资能力,除了一些头部机构和国资背景的创投,中小创投手里的资源并不多。

  尽管如此,每一次危机背后总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回顾2003 年“非典”结束开始的投融资事件,多数都集中在广告科技、在线视频、在线游戏、在线社交、聊天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当时,在线旅游和在线医疗以及电子商务也开始起步,并开始受到了投资市场的关注。

  “疫情出现之前,我们也没有想到投资的企业会在疫情防控方面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林佳亮告诉记者,公司投资的一家企业生产的红外血管成像仪,此次捐献给武汉地区意愿已投入使用1个多月。使用该仪器能够让患者的血管清晰可见,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的多次穿刺痛苦。

  另外,中科创星投资的另一家大数据企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通能解决样本、血液、试剂、设备的高效管理,提高医疗物质的调度和合理分配,这套快速盘点系统也已经用在了火神山医院。

  不仅如此,中科创星投资的一家企业生产的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3月初在安徽合肥投入使用,能够切断接触式感染源,避免交叉感染。

  在林佳亮看来,疫情也促进了企业协作、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和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

  “例如互联网医疗行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林佳亮认为,全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发展之中,但是建设的进度此前并未能达到市场预期。疫情发生后,很多医院加快互联网医疗进程,患者可以足不出户或者专家诊断,这对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完善也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近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影院等线下消费行业,在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忆东看来,虽然这些行业会出现短期困难,但这些行业代表着人类的长期需求,仍然看来行业的复苏机会。他认为,传统的消费行业发展会更加健康和安全,而新兴的消费会更科技化。

  在康成亨资本管理集团合伙人陈喜年看来,疫情之后中国的总需求不会改变,创新创业的业态不会根本改变,新经济新业态的趋势不会改变。疫情催生了一些新的结构化的行业的变化,创业公司会针对这些疫情下暴露的问题和痛点进行创业,资本市场通过投资来解决这些痛点问题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