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1-7 12:52:13讯:
公募FOF产品正在逐步淡化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持基风格从主动转向被动基金。
随着公募FOF产品年度业绩在上周末最终落定,指数基金取代基金经理成为公募FOF核心业绩来源,也意味着随着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公募FOF正在迎来以被动投资为核心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FOF产品在重仓基上淡化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仓位占比,同时在核心仓位上大幅度更替为指数基金,部分业绩排名领先的FOF在重仓基配置上,甚至出现从此前的9只主动变成现在的9只被动。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FOF越来越多的使用指数化投资,不仅反映出FOF对基金持仓透明度的重视,同时也降低FOF对基金经理频繁调研带来的研究成本,而主动基金越来越难战胜指数的现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主动变被动,FOF投资淡化人为因素
公募FOF的2024全年业绩披露完毕,最高业绩超17%。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公募FOF业绩排名三强为申万菱信养老目标FOF、鹏华易诚积极FOF、中欧汇选混合FOF,前三强当年收益率分别为17.14%、16.60%、13.34%。此外,南方养老FOF、国富养老FOF、建信优享进取FOF的当期收益率也都超过12%,排名公募FOF的业绩前列。
FOF业绩获取的来源变化,无疑成为公募FOF未来趋势性的一大观察。记者注意到,排名前列的公募FOF基金几乎清一色使用指数基金产品来获取业绩,而非传统上选择明星基金经理。
根据申万菱信养老目标FOF披露的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所重仓的前十大基金产品中有九只为被动投资的ETF产品,主要配置到各大公募所推出的国证2000ETF以及中证1000ETF。排名第二的鹏华易诚积极FOF对指数基金产品同样情有独钟, 在该FOF的前十大重仓基中,主动权益类基金仅有三只,而被动投资的ETF多达七只。
此前主要配置主动权益类基金、依靠明星基金经理的中欧预见养老FOF,在过去一年间也通过集中配置指数基金进入2024年度FOF业绩五强,该FOF此前的前十大重仓基中,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最多时多达9只,这些基金产品大多来自各大基金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所管产品,而今,中欧预见养老FOF的十大重仓基金从原来的9只“主动”变成目前的9只“被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逐步强化,主动管理的超额收益变得愈发困难,公募FOF的持仓策略与业绩风格,未来将越来越多的淡化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
透明度弱,主动型基金频现风格飘忽不定
公募FOF在选基策略上,从挖掘主动权益类产品,到如今直接买指数基金,在很大程度上与基金经理业绩、持仓风格缺乏稳定性有关。
事实上,打破业绩变脸魔咒的基金经理在市场上仍是稀缺资源,这使得挖掘明星基金经理以锁定可靠业绩,实际上面临着现实中的难度。以华南地区一位知名基金经理为例,这位基金经理在2021年因获得翻倍业绩而声名鹊起,但在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业绩为亏损,2022至2024年三年内累计损失已超40%。上海地区一位曾在2020年取得1.6倍年度收益的明星基金经理同样如此,该基金经理在2023年内损失超25%,在2024年的市场内盈利不足2%。
除了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难言可持续性,公募FOF在选基策略上往往还面临着所选的基金产品风格,后续可能出现风格变化的异常,而相关基金产品风格的突然变化,可能违背了FOF产品选基时的仓位策略。
“比如说,我有3个点的仓位需要配置到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产品上,我需要这三个点的仓位是偏保守策略的基金产品,但如果后续代表这三个点仓位的基金产品出现风格漂移,变成股票型基金了,那就背离我们的仓位策略。”深圳地区的一位公募FOF主管人士认为,由于公募行业的白热化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在业绩压力或规模压力下,许多基金产品的操作风格与基金产品所规定的风格出现背离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这使得公募FOF在选基策略上面临投资对象突然变换打法的问题。
券商中国记者亦注意到,在2024年末最后两个星期内,多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产品发布公告显示,实施更换基金经理或增聘基金经理,而更换或增聘的基金经理大多是高弹性的偏股型选手,这就意味着这些原本在股票策略上保守的基金产品,在更换或增聘股基选手后,它的基金持仓风格或有剧烈变化。
华南地区一只长期保持股票0仓位的偏债型基金产品,就在更换高弹性选手后,其基金产品的风格出现大变脸。根据该只基金产品已披露的定期报告显示,更换基金经理后,这只原本几乎不买股票的保守型基金产品,目前配置的股票仓位已超过51%,且这51%的股票仓位几乎都配置到高弹性的科技股赛道,进一步改变了基金产品原本的风格。
甚至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中,进入全市场五强的德邦鑫星价值基金就存在风格的飘忽不定,在今年1月初,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为医药赛道股,而如今该股的前十大重仓股已清一色更换为人工智能等科技赛道股,从医药主题基金变成人工智能主题基金,就发生短短一年时间内。
上述信息意味着,在基金产品持仓风格飘忽不定的背景下,公募FOF在仓位策略安排上将不得不面临着投资对象的“人为干预”,这也使得产品定位明确透明的指数基金,逐步成为公募FOF最青睐的对象。
研究成本低,被动基金超额收益显著
事实上,公募FOF越来越多的选择指数基金而不是主动权益基金,不仅省去了基金调研的麻烦与研究成本,同时被动基金业绩战胜主动基金也是一大趋势因素。
深圳地区一位FOF投资主管在介绍选基策略时曾强调,她每年至少拜访数十名基金经理以进行基金产品的调研,问询产品与基金经理个人的操作风格、偏好与策略,确认FOF产品的基金标的。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对基金经理的大规模调研交流,增加了公募FOF的研究成本,同时也不能完全规避基金经理现实操作上的“言行不一”。
但当FOF产品将指数基金大规模替代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后,这些每年数十位基金经理的调研成本显然能够得以极大的压缩,同时指数基金透明化的操作也使得FOF产品在确认投资标的时,能够稳定地获取产品的业绩风格与市场趋势。
“公募FOF使用指数化投资的场景逐步建立,投资者从个股投资向ETF投资、从短期交易向长期投资、从集中投资向组合化投资的趋势也在形成。”易方达基金一位高管人士认为,在投资透明度方面,被动投资的ETF严格跟踪标的指数,投资规则清晰,投资透明度更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本市场资金长期化、投资者机构化、市场有效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投资成本更低、标准化更高、应用场景更广的被动指数基金将有望赢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证券发布的一篇报告也指出,美国科技股长牛背景下,美国主动基金战胜市场指数的难度反而增加。超70%的主动基金科技股配置比例低于标普500ETF,且跑不赢标普500总回报指数。这也体现在2024年公募FOF的持仓中,不少公募FOF虽然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上尽可能挖掘业绩稳定的基金产品,但此类主动基金产品哪怕取得相对不俗的业绩,但对相关公募FOF的业绩贡献仍然显著低于所配置的指数基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