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挖掘差异化优势,成为公募行业近期热议的话题。兴业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拟任基金经理楼华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来自兴业基金的红利指数投资“新方案”。
此次,兴业基金与华证指数公司联合研发推出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从跨市场、行业龙头覆盖、阿尔法动量因子筛选等维度出发,进一步挖掘红利资产,在全球利率持续下行叠加监管层提倡提高股东回报的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工具化产品。
三重维度升级
今年以来,红利投资大行其道,特别是红利相关指数和量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后发者,兴业基金希望能够在指数差异化方面贡献自己的智慧。
对于目前市场的主流红利指数,楼华锋总结出几方面特征:第一,指数覆盖的行业周期属性较强,银行、煤炭等行业占比较高;第二,指数覆盖的范围基本为单一市场;第三,指数大多以股息率作为核心指标进行加权处理。
此次,兴业基金与华证指数公司联合研发推出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正是从上述维度对于红利指数进行升级。从编制规则来看,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的成分股经过了三重筛选。
第一层,满足上市时间不少于一年、过去三个月日均成交额不低于2000万元、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排名前80%等条件的A股;上市时间不少于一年、满足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标的股票资格、过去三个月日均成交额不低于2000万港元的港股。剔除ESG尾部风险类型为“警告”或“严重警告”的样本。
第二层,在属于细分行业龙头的个股中,剔除股息支付金额波动较大的样本,筛选出近三年平均股息率最高的120只个股。
第三层,剔除阿尔法动量因子靠后的样本,最后保留100只个股作为成分股,A股的阿尔法动量因子为过去两年个股相比华证A指的加权复合超额收益率,港股的阿尔法动量因子为过去两年个股相比恒生综指的加权复合超额收益率。
发挥红利资产配置优势
谈到此次研发推出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楼华锋介绍,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同时纳入了沪港深三地市场标的。“A股和港股的走势并不同步,所以这样的跨市场组合能够起到一定的风险对冲效果,有利于平抑指数的波动,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虽然A股和港股市场同时受益于政策转向、经济复苏等基本面利好因素,但从当前估值水平来看,楼华锋表示,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短期或存在非理性的超涨因素;由于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港股市场波动幅度相对克制。目前,AH股溢价指标升至历史高位,在A股相对高估、港股相对低估的情况下,港股具备更高的估值弹性。并且,过去几年海外资金对港股的配置降至低位水平,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资金面转向或给港股带来机会。
在此基础上,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先从覆盖行业龙头入手,弥补以往红利指数行业相对过于集中的不足,然后再进行三年维度的股息率筛选。另外,楼华锋介绍,第三层的阿尔法因子筛选同样是此次重要的创新之处。
“股息率是一个相对指标,有些公司的高股息率可能是股价下跌引起的,说明公司基本面可能出现了问题,这样的股息率难以维持,所以我们需要把这样的标的剔除出去。”虽然公司基本面变化很难简单归因,但在楼华锋看来,股价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公司基本面变化,如果个股显著跑输大盘,那么就可以果断剔除。
整体来看,行业龙头效应、沪港深跨市场效应、阿尔法动量因子效应,共同构成了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区别于其他红利指数的创新化、差异化优势。
红利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从今年以来的政策方向来看,楼华锋表示,提高股东回报符合权益市场高质量发展方向,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措施,都是决策层针对性地为A股市场提高股东回报助力加码。“任何一个市场要长期向好,都离不开基本面的支撑和股东回报的保障,此前A股股东回报表现相对不尽如人意,未来这个领域将是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
具体路径上,楼华锋介绍,分红和回购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股东回报,只是形式不同。所以投资红利资产,其实就是筛选出那些真正重视股东回报的公司,剔除那些谋求重组、高位减持的公司。长期来看,提高股东回报能够给公司股价带来有力支撑。
在全球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楼华锋看好红利资产的长期吸引力,“红利资产虽然不如成长风格标的弹性大,但整体风险和波动更小,对于市场上的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参与投资,回报会更持续、稳健。”
相比成长风格,楼华锋坦言,红利投资不需要过多主动介入。一方面,红利资产的高分红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另一方面,红利资产追求的是现金流稳定、分红稳定,并不强调边际变化和成长属性,主动鉴别需求并不大,本质上降低了投资的复杂程度,所以可能更适合做长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