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10-14 5:18:15讯:
红周刊 记者 | 李健
因为降准和降息的接踵而至,市场对2022年的行情预期乐观。梁辉在2021年初基于高端白酒的盈利增速不符合预期而调整配置,如今却再度看好高端白酒等行业机会。
2022年市场即将开始,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在接受《红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新的一年,因为流动性将比今年充裕,股市正收益可期。对于潜力板块和行业,他认为,高增速的行业和公司如新能源产业链、半导体、高端白酒等将受益宽松环境,为市场贡献主要机会。而银行、房地产、家电等低估行业,即便有一定的估值修复机会,但却不是明年的最优机会。
↑↑
(点击观看《红周刊》对话梁辉完整视频)
2022年市场正收益概率高
宽松环境利好高增长企业
《红周刊》:2021年的市场是比较难做的,2022年的市场会不会好一些?
梁辉:2022年比2021年会改善很多,因为政策有一个明显的宽松迹象。2021年之所以不容易获得较高收益,在于经济经历了一个先上后下的过程,下半年政策环境相对偏紧。
对于2022年,考虑到经济处在偏下行趋势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政策环境会相对宽松,11月的社融数据已经出现了小幅反弹。从历史上的宽松阶段来看,股票市场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比较高。另外,宽松环境还有利于增速较高的行业和公司,例如增长持续的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和头部蓝筹公司。
《红周刊》:您怎么看最近的降准、降息对A股市场的影响?
梁辉:这两个政策是重要的信号,传递了政策从相对偏紧转向相对宽松的调整。政策本身会释放一定的资金,无论对于改善总体流动性,还是股市流动性都有推动作用。
《红周刊》:今年传统行业表现一般,股价和估值一直在低位徘徊,怎么看它们明年的机会?
梁辉:银行、地产、家电等传统行业今年表现不佳和宏观环境有关,今年经济前高后低,这些行业确实很难有太好表现。到2022年,我们倾向于认为,它们获得高收益的难度依然较大,因为明年上半年经济处在筑底阶段,这些公司的盈利也不会快速抬升。目前,它们的估值水平低于历史平均值,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当政策转向,相关公司会出现估值修复的机会,但这不是明年的最优机会。
白酒是传统蓝筹中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它的增速更快,与经济的相关性也较低。在今年的市场调整中,白酒板块体现出了很强的韧性,明年或有不错的表现机会。
锂电池龙头业绩和估值暂时匹配
严密观察高预期能否兑现
《红周刊》:2022年高增速的行业有哪些?
梁辉:从大方向来看,还是新能源、半导体、TMT、新兴消费等行业增速较快,在这些行业中寻找高增速的公司相对更容易。目前,很多头部公司的估值已经被抬升到了较高位置,市场预期也给得比较充分,但这不代表这些行业存在问题,我们明年仍会在其中寻找主要机会。
《红周刊》:如何防范高估值风险?
梁辉:目前,市场对于主流新能源车企明年销量增长的预测是50%左右,所以如果明年这些车企的销量增速低于50%,估值就可能会收缩。这和市场上的全局流动性相关性不大,跟车企自身的增速相关性更高。
光伏也有类似的特征,市场对每家头部公司有一个增速预期,这个预期中考虑了中国和全球的装机量。如果明年实际增速低于这个预期,估值可能会出现下调。
目前,市场给光伏企业的预期很高,给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的预期也不低,在预期都很高的情况下,明年能否超预期我们不是百分百确定。因此,相比头部公司,我们更倾向于关注二线、高增速的公司。
《红周刊》:从您目前的调研来看,锂电池下游的需求怎么样?
梁辉: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订单需求依然旺盛。今年电动车的销量超预期,主要在于低端车,即A0级车的需求旺盛;另一端是高级电动车,如“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的需求旺盛。目前来看,两端的需求被刺激起来后,势头保持的还不错。
所以,我们看到锂电池企业,如头部公司的排产数据增长很快,最新数据显示,11月实现了翻倍增长。正是基于这个数据,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其实,对于锂电池龙头,按照2022年的盈利预期,未来一年的市盈率是没有变化的,它没有产生更多的泡沫。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些数据,如果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估值会存在下行压力。
《红周刊》: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在哪里?
梁辉:它们能够生存下来,市值也很高,我认为它们找到了生存之道。例如,传统车企因为有燃油车业务,所以很难全身心投入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而新势力(“蔚小理”)虽然规模较小,但它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动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从这一点而言,它们的竞争力未必就弱于传统车企。
另外一点在于,“蔚小理”在引入智能化方面比传统车企更加积极,通过这种错位竞争,能够把优势放大,不排除新势力车企未来会产生具有破坏性作用的可能。
互联网行业正变身传统行业
新消费机会更优
《红周刊》:您怎么看互联网公司的风险和机会?
梁辉:投资者(对互联网)心中期盼的或者说过去曾经见到过的高增速,在未来10年很难重现。过去10年,主流互联网公司股价的年化回报超过20%,未来很难再获得这个收益率。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到,目前,线上零售总额增速和全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几乎相差无几,可以认为,互联网最大的一个红利期基本结束。另外,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时长也达到峰值,在这个情况下,作为大消费的一个细分行业,互联网的边界扩张速度远远低于之前。
结构性的机会仍然存在,例如一些处在扩张阶段的新应用;或者一直布局某领域但没有产生利润的公司,市场低估了它的盈利能力,未来一旦进入快速变现期,股价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具体来说,如社区团购业务目前处在亏损阶段,需要持续的投入来拓展市场,但未来的成长空间相对广阔;还有像短视频应用,获取了大量用户时长,但目前的变现方式还不充分。
传统领域如电商,市场空间被挖掘得很充分了,个别非龙头公司的利润率还有一个提升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些领域目前不赚钱,但大家在上面花的时间很多,如B站,如果未来能找到合适的变现方式,也会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
《红周刊》:美股的互联网公司估值在20-30倍之间,和传统行业差不多。如果未来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按照传统行业估值,目前由估值“洼地”形成的“黄金坑”就不明显了。
梁辉:虽然海外已经按照传统行业给互联网公司估值,但互联网行业还是有很多特征是其他行业不具备的。一是互联网行业是To C行业,利润率理论上可以做到很高;二是互联网行业的边际成本很低,一旦某一个应用迅速得到推广,它的价值可能从零飞速增长到头部水平。这些都是传统行业所不具备的。
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是低估的,尤其今年香港市场整体低估,处在历史最低水平线附近,所以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头部互联网公司也是低估的。
但是,低估值未必会带来高收益。我们认为,在一些外部利好因素的催化下,如中国经济企稳向上时,这些公司会获得估值修复的收益。对于寻求稳健机会、对收益要求不高的投资者来说“黄金坑”是存在的。
《红周刊》:新兴消费品,如国潮、盲盒、美妆等,今年业绩和股价都表现不错。您如何判断它们的投资确定性的?
梁辉:拿体育用品举例,20年前,国际品牌普遍更贵,相较之下国产品牌定价便宜,还经常打折。国产品牌的质量也与国际大牌有明显差距。如今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国内品牌的价格有些甚至超过了国际品牌。日本的商品最初被认为质量不过关,但走过消费升级的阶段,现在日本的美妆和生活用品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价格也堪比世界顶级品牌。
我认为,中国的消费品,尤其是新型消费品大概率会复制日本的趋势,因为东方文化对产品的精细化要求更为苛刻,中华文化对民族的自豪感也更为鲜明。这是需求侧的确定性。
从供给侧角度看,这几个细分领域有一些差别。就运动品牌来讲,供给侧的格局很难发生太大变化,因为技术在不断升级,体育品牌公司需要长时间研发迭代、培育品牌定位,才能积累稳定的消费群体,这个过程需要若干年不断积累才能完成的。很难说一个新的品牌今天发力搞研发、做宣传,明天就成功了。积累难度的排序是,美妆弱于盲盒,盲盒弱于运动品牌,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投资的确定性也参照这个排序。
《红周刊》:对于医美和化妆品,它们的确定性怎么样?
梁辉:医美和化妆品不太一样,在化妆品行业,国际大牌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从占领心智角度来讲,国际大牌是成功的。因为是它们最初做对了这些产品的研发,然后把美妆观点传递给全球消费者,我们可以认为,美妆本身就是由国际大牌定义的。所以,中国企业跟随去做美妆存在天然的弱势,美妆不像运动服饰带有功能性,在亲身体验后,消费者愿意为功能性买单。美妆的功能性后置,买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对于已经影响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理念,扭转过程会相对漫长。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些中国公司在某些细分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所以增长速度较快。这些特殊领域存在机会,但从全局来看,美妆不会像运动服饰一样,出现集体性的崛起。
医美行业属于医疗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和化妆品完全不同。整个行业的增速非常快,所以其中的龙头公司业绩也一直保持高增长。而且最近两年,市场对它们的预期很高,政策也有积极的促进,进而推动了估值上行。但预期和政策是两个不可控的变量,所以虽然医美行业确定性高,可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还要再观察。
《红周刊》:您是如何确认下注的,另外新的一年预期收益目标是怎样的?
梁辉:我们有一个“灰度”空间概念。例如,一家公司从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因素配合,如公司自身发展问题、行业因素、竞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要观察的,都属于灰度的部分。我们基于这些灰度的部分去投资,当盈利能力不错,估值也合理的时候,在灰度的光谱里,它们就亮了一点,我们会先建一个仓位观察一下。
我们公司的目标是争取获得20%以上的年化回报,更高的收益率2022年的经济形势可能也不支持。
(本文已刊发于12月25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张泓杨 )